有一种付出叫“我愿意”爱心人士余龙的公益人生
爱心人士余龙
他叫余龙,第一次知道他的名字是在2014年采访烫伤女孩马热给麦时女孩的父亲告诉记者的,关于他个人的信息,记者能找到的资料不是太多,当时余龙只是女孩的捐款委托人。2014年6月,玉门市小金湾东乡族乡一村1岁女孩马热给麦全身被大面积烧伤。当时,余龙是最早得知信息的人,作为委托人,是他先发起了那次募捐活动,后来由于本报的介入,共筹集到善款50余万元。那时的他,在媒体的报道中只是一位电话咨询人,他站在募捐活动的背后,默默推动整个募捐活动的进行。时隔一年半,当记者寻找“最美甘肃人”时,终于有机会见到了余龙本人,他首次向记者聊了那次捐款背后的故事,聊了这些年他在兰州做公益的点点滴滴。
捐款背后的非议
今年37岁的余龙,是兰州一家公司的负责人,他看上去很朴实,也很有亲和力。
谈起那次捐款,余龙说:“当时,随着捐款数目的不断增多,有人放言捐款信息不透明,网上的质疑谩骂之声纷纷指向募捐发起人。因为捐款数额从10元到万元不等,我们都不是全职志愿者,只能晚上统计,但还是遭到质疑,其实挺委屈。”
虽然被质疑,但余龙并没有向任何人解释,只是在网站上详细公布每一笔账目。
“募捐到了后期,确实出现了很多问题。”余龙说,当时情况太复杂了,能做的,就只有公开账目。可是这笔钱该怎么用,孩子以后的后续治疗都得想到,当孩子做完最后一次手术后,医院账户还有157052元,第三方银行托管有179413元,咨询过主治医生后,这笔钱足够孩子以后的治疗费。当时他很为难,这笔款是交给孩子父母,还是继续托管。
但到后期,他们的顾虑也越来越多,担心不好的事情发生,“人在面对金钱时,谁都怕原本的善良会被其贪念和欲望吞噬,为了孩子的以后,我们与其家人决定,这笔钱,是孩子的治疗费,所以只有孩子需要时才可以动用。”
之后,他还帮助省人民医院烧伤科的阿丹、马义龙、希金虎捐款,基于无法回绝的原因,余龙答应了,并陆续又为其他3个孩子进行了募捐,共筹款50万元左右。自此之后,他拒绝了向他求助的消息,他说不是自己不想做,而是有些事真的无能为力。
善意需要坚持
余龙是一个北漂族,7年前北漂回兰后,他做起了义务教师,给孩子教英语。
2009年,余龙和朋友们成立了新星公益,作为负责人之一,他做起周末公益者,他的身影出现在了平凉、会宁、临夏等各个贫困村。
为孩子门带去课桌、衣物、文具以及体育用品等,同时,也为贫困山区学校搭建阅览室、图书馆。2015年,新星公益计划共搭建5个图书馆,4月,成功在临夏积石山县柳沟乡张家郭小学设立了第一个爱心阅览室。
7年来,新星公益走过的学校也有30多所,只要建立了联系,就会持续性的进行帮助。在甘肃贫困地区,有很多基础设施非常不好的农村小学,在许多自然村中,村里条件好的人,都跑到城市打工,他们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孩子是这里的未来,他们需要用知识滋养,长大后要改变这里的贫困。
因为孩子就是未来,所以余龙在坚持,他们的团队也在继续前行,7年来,他一直默默地坚持做公益,他说他的动力来自于自己有一位做教师的母亲。因为母亲,才能让他走进大学。“我可能没有别人成功,但是他正在试图通过帮助别人,改变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的命运,我相信今天的女童,是明天的母亲,一代母亲影响一代孩子,一代孩子影响一代历史。”兰州晚报记者徐倩影文/图
■特别提醒
兰州晚报联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共同举办“点赞中国人·甘肃”大型公益活动。通过报纸下方的二维码,利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直接进入报名页面,电脑用户可以直接复制http:
//www.wenjuan.com/s/bEbi2e/进行报名。
为了更好的甄选故事讲述者,请您认真完成人物故事简介。另外,也可以将生活中的感人故事,以文章、图片、视频或线索的形式,发送至电子邮箱814404976@qq.com,请注明姓名(本人或推荐人)、联系电话、住址以及故事简介。
本届“最美甘肃人”评选活动不设置任何门槛,更没有其他附加要求,活动推荐报名时间为期30天,截至9月4日。如有疑问可以直接联系本报记者徐倩影,电话:15214021020。
新闻推荐
兰州晚报讯(记者高慧霞)在玉门市玉门镇政府院内有一棵闻名已久的“左公榆”,这棵“左公榆”粗壮的树干高耸,郁郁苍苍,几个人手拉手方可环抱树干,是玉门市最古老的树,它是“左公...
玉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玉门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