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人教育”彰显兰炼一校办学特色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命脉和灵魂,是学校形象的根本,是创立品牌名校的基石,是现代学校核心价值的体现,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校文化建设对于兰炼一校的师生来说可谓感触颇深,也正是在2009年初兰州市教育局提出的“打造学校文化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的思想指引下,无论是课堂上的40分钟教学,还是课后的文艺演出,或者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出甘肃去游学,学校各种活动都围绕一个核心进行——“立人”。这就是兰炼一校的学校文化的核心。这种核心理念的宗旨则是让孩子们从中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老师,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同学以及自己生活的城市,学生性情温润泽被天下,孩子们心胸逐步开阔,孩子在学好加减乘除的同时,同样可以捧回兰州市科技创新市长奖。
“立人”教育向教育教学融合
要说“立人”的内涵,就首先要说“立人”的来历。兰炼一校校长朱雪松告诉记者,2009年,学校在兰州市教育局、兰炼总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关注学校的历史传统,敬重学校的文化积累,解读、构建学校思想和文化资源,借助企业文化和传统文化特色,确定了属于自己独特的以“立人教育”为核心的办学追求。从古至今,“立人”思想源远流长,“立人”一直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孔子讲“人者,仁也。”;老子说:“人无信不立”;朱熹提出“学者大要立志”;宋代大理学家程颐也讲“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近代伟大的思想家鲁迅指出:“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在这些深邃的文化背景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兰炼一校逐渐形成了以“立德立行”为核心价值,以“立德美之人、立智明之人、立体健之人、立美鉴之人、立勤劳之人、立有根基的中国人”为育人方针,把“立人”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实践当中,让所有的活动都滋养立人文化,让所有的空间都浸润立人文化,让所有的活动都传播立人文化。学校文化中心主任白燎原告诉记者,“立人教育”其旨在,爱:有心方可爱,无疆为大爱。要让学生懂得爱,行大爱,是为善。润:温润而泽,润则万物灵。要让学生性情温润泽被天下。乐:有乐心胸才可畅。畅才通,通才长,长才可以乐忧先天。立:有德,有智,有爱,有心,有行……终需立。于己:传递美善,涵养心智,引导践行。于人:自立立人,自强强人,自达达人。于社会:立德美之人,立智明之人,立美鉴之人,立体健之人,立勤劳之人、立有根基的中国人,此正为学校立人之本。
学校文化建设从课堂40分钟切入
为了将“立人”这样一个理念深入师生之中,学校首先从课堂入手,着力打造“双百”教育教学的至高境界的课堂文化。注意,这里所说的“双百”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校以目标教学为突破口,找寻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用“六助”:备助、自助、求助、互助、补助、续助的教学方法推进高效课堂,促进“双百”教育教学风格的形成。同步实施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改革以三个阶段进行:目标教学——“六助”教学——“双百”教学。教师坚守课堂教学阵地,开展行动研究,变革课堂教学模式,定期举行同课异构与赛课比拼活动,坚持课堂督导与以学评教、坚持牵手南京市夫子庙小学与深度教研活动,进行教学方式更新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施多元评价与素质教育,探寻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案和措施,促使“双百”教学特色的形成。
朱雪松告诉记者,三年前,学校就开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积极的探究,把孩子放在课堂改革最核心的位置,从目标教学法的实施,到2010年“六助”课堂教学模式标准的细化,到2011年“双百课堂”的深入推进,最终落脚点是建构高效的乐学课堂,让课堂成为一个磁场,主动吸引孩子去探索、去发现,让孩子把上学作为
最期待的事情,把课堂作为最快乐的场所,把教师作为最喜欢的长者。在教学中让老师们带着大爱走向学生,带着感情走进课堂;课前做到“四带”:“把笑脸带进课堂,把民主带进课堂,把多元评价带进课堂,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带进课堂”;课中做到“五让”:“目标让学生明白,问题让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规律让学生发现,学法让学生归纳”;课后做到“六问”:“学情分析透不透,学生关注到不到,学习层次分不分,学习兴趣浓不浓,思维引导深不深,学习收获大不大”。在学生培养方面要重视“五个关注”:关注生命立场、关注人文素养、关注智能开发、关注参与过程、关注多元评价;培养“六种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自我教育习惯;锻炼“七种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抗挫折能力、自理能力、沟通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一切以培养学生将来踏入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为标准,尊重学生生命价值,凸现学生主体地位,释放学生天性,为每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让每个生命都精彩。
“立生先立师
”再促教师专业发展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学校文化一旦成型,就会形成一种场域,产生一种磁性,它具有一种可以纵横辐射的魅力,对身在其中的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借助立人文化的“立生先立师”,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继续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校本培训模式,以“专家扶名师——名师带骨干——骨干帮新秀”梯队计划,分层培养,阶梯式发展螺旋上升。学校和南京夫子庙小学结成手拉手学校,先后有六十余位教师赴该校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深入学校,同时夫子庙小学派出三批专家团来炼一校进行教学交流、专家讲座。学校还和深圳龙岗区清林小学结成手拉手学校,有12位教师赴清林学习。
为了让教师从专业化发展之路上开拓出一片天地,学校扎实开展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并举办片级、市级、省级大型研讨活动,成为“全国‘十一五\’科研实践基地”、“西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基地”,“全市教研培训的重点基地”。朱雪松说:“我们紧紧抓住科研先导的思路,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先后有一项课题获得了甘肃省第八届基础教育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两项课题获得了兰州市第八届基础教育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两项课题分别获得了兰州市第六届基础教育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学校老师主持研究的课题达50项,其中结题的课题有39项,获省市奖项的有13项,国家级课题1项。上交论文达2000多篇,其中在国家级及省市级发表论文达100多篇,在校级以上刊物发表300多篇。出版了《在幸福的教育中守望》、《教师的幸福》、《不要让教师的生涯留有遗憾》等书籍,形成了一批骨干教师队伍。”
爱生奉献创新和谐的教师文化
在兰炼一校的教师活动中,你会发现一些别具一格的活动名称:“阳光苑”、“聚星阁”还有“草根课题”这些活动让青年教师找准自己的位
置,发现自己的不足,而那些骨干教师通过这些活动与青年教师共享自己成功的经验的喜悦,这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凝聚了每个人的心智,也升华为团队共同的智慧,达到教师普遍成长的目的,老师们也获得了相互支持的力量。进而落实着“爱生、奉献、创新、和谐”的教师文化。这八个字看起来简单,要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学校还是下了不少功夫。学校为了推进教师文化的发展,培育骨干教师队伍,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了“立人书院”、“立人讲坛”、“立人随笔”、“课题草根化”等活动。学校成立了教师工会,开展了“元旦”教师联谊活动、教师文体活动兴趣小组、教师茶话会、教师爬山活动、教师生日庆祝活动、教师阳关健身活动等,极大的丰富和促进了教师业余文化生活。大家欣慰的看到,老师说教少了,疏导多了;言传少了,身教多了;牢骚少了,理解多了;理念新了,课堂活了;方法多了,能力强了;开始在思考和研究中教学了,每位教师都从不同的角度转变着教育理念,显露出真知灼见。老师月月都能写出一篇“立人随笔”,经学校整理编纂成册;通过“立人讲坛”老师搞课题研究的积极性高了——三年的草根课题、市级、省级重点课题使老师们真正进入了教与研的领域,老师的授课方式变了,老师在“六助”的主导下让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人……近40项经典师生活动使学校成了一个充满魅力的乐园,老师的个性、思想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老师把学校当做自己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老师以能来到这样的学校工作感到荣耀。
名师工作室给力学校文化建设
2011年,兰州市教育局出台了《“兰州市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明确将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分学段、学科设立兰州市名师工作室。朱雪松校长被兰州市教育局、甘肃省教育厅评为兰州市教育系统的首批“金城名师”和甘肃省教育系统的首批“陇原名师”之一。另外,市教育局还建立了“朱雪松名师工作室”。这个名师工作室在兰炼一校的出现,毫无疑问地让学校文化建设发展有了更广阔的平台。朱雪松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她的工作室主要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究、教师培养,课题研究及辐射作用。要培养具有学科教育研究特色的骨干教师团队,要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究作为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分享。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工作室举办或承办全市和全省的大型教学研讨活动及论坛10余次;向周边地区送教下乡数10次;应邀到西北师大、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兰州市教育系统作报告近10余场次;接待兰州市三县五区部分学校来校参观学习30余次,讲座20余场。先后与4000余名教育工作者一起交流分享教育成果。
朱雪松校长认为,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设计
者和引领者,以名师带动形成名师辐射圈,引领老师向预定目标不断发展,使学校走上师资强校之路。
学生成为“立人”的最大受益者
在兰炼一校您只需要了解一下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你就会发现,孩子们是“立人”文化的最大受益者。如果说兰炼一校美在“以人为本,关注细节”的管理文化,美在“养德、启智、导行”的教师文化,那么学校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开发丰富多彩的课程建设,则更美在“乐问善思”的学生文化之中。
学校围绕“一个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两个主题”,体验与创新;构建“三大载体”,以具有支持性功能的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挖掘班级吉祥物的精神内涵,有39个班级分别提炼出了蕴含“立人”特色的班级目标、班级口号、班训、班级格言、班风、班级颜色、班徽,班刊、班级面貌焕然一新;以学会服务为特色的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形成了“启智礼”、“合唱节”、“孝亲颂”、“我是光荣小旗手”、“感动校园人物评选”、“诚信自习”、“学生讲坛”、“小问号里探究大课题”,“星光少年综合素质大比拼”等特色活动;以个性色彩浓郁的社团活动为载体,学校的小导游、小记者、学生文学社、图书管理志愿者、小小推普员、广播站、合唱队、独轮车队等阵地社团经常活跃在学校的许多场合和角落。
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各年级分别制订了礼仪分级目标:一年级懂规、二年级有礼、三年级明责、四年级能孝、五年级守信、六年级会和、七年级正心、八年级修身、九年级齐家,培养有根基的中国人。为此学校不断创新思路、拓宽学习时空,在认真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开全学科、开足课时,保证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同时,围绕“立人教育”的核心价值“立德立行”,立足学科,活化学科课程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深化“学校课程群”建设,以“游学课堂”为载体,研究开发出“书艺”、“独轮车”、“国防教育”、“走进石油”、“我身边的数学”、“国学教育”、“英语教材”、“魔方魔尺”,“小问号里探究大课题”等近20项特色校本课程。
其中独轮车课程以其益智益脑、锻炼平衡、灵活机动的特点深受师生们喜爱。学校在二至六年级开设了独轮车课,独轮车代表队连续六年分别参加全国独轮车锦标赛,均获一二等奖,承担了甘肃省第四届全运会、甘肃省首届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表演,被兰州市体育局授予“独轮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研究性学习作为学生以身边的“小问号”作“诱饵”,探究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从而形成“大课题”。学生每学期进行一次的研究型学习成果展示,并参加省市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大赛,多名学生分获国家及省市奖项,其中刘天民同学科技论文荣获甘肃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也是首届兰州市科技创新市长奖的唯一一名小学生获得者。学校连续四年被评委“兰州市科技创新先进学校”。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本以外的世界更丰富。2011年学校的游学课堂组织了30多个活动项目,共有60多名老师发挥自己学科以外的特长,1600多名孩子根据自身的特点、需要和兴趣选择游学项目。今年,学校继校内“游学课堂”延伸出校外“游学天下”,兰炼一校的孩子在深圳、南京、新加坡三地的友谊学校开始异地游学。经过三地的积极筹措,学校的孩子们在游学中与深圳同学们同吃住、同上学、同娱乐,小小童眼看世界。孩子们在这种全新的课堂模式下,接受先进理念的熏陶,锻炼自我、广交朋友,亲近名师,学会合作,为孩子的精彩未来奠基。
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及“每周一星、光荣小旗手、游学课堂、喜报激励兑换制度”等经典学生活动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自信、自立、个性、合作、支持等美好的东西一天天在孩子们的身上洋溢出来。三年来,立人教育大大促进了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发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让学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开放办学拓宽
“立人
”教育渠道
在长期的办学经验总结中,兰炼一校发现,开放办学是继续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破墙办学”不仅是推倒了物理意义上的围墙,更重要的是要推倒办学者心理和学校管理制度上的围墙,建立一种开放办学的有效机制。自2010年以来,开放的办学思路使学校将社区和家长及学校周边资源引入学校。
为了更好的实践学校“立人教育”理念,拓宽教育空间,共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和国防教育基地某部队共同编写了校本课程《国防教育读本》;设立“兰炼一校立人教育基金”,全体师生、部队全体官兵、总校机关领导及家校爱心社成员为“立人教育基金”捐款。学校还邀请军队校外辅导员为高年级学生进行了励志讲座。白
燎原告诉记者,学校将继续与部队合作进行这一举措为学校拓宽立人教育空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自2011年家校爱心社成立以来,成员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组织各种有益的文化、艺术类活动,协助学校搞好素质教育工作,爱心社成员定期召开会议,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家校爱心社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有益补充。在学校第六届艺术节暨庆“六一”表彰大会上,爱心社的家长们为孩子们表演了精彩的职业工装秀。2011年家校爱心社与学校共同编写了校本课程读本《走进石油》。
“立人
”教育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
学校秉承“立人”思想,以创新素质教育实践为主题细致地开展研究,坚持“文化立校”的思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凝炼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味,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创建“立人教育”品牌,引领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打造国内一流名校,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2011年9月20日下午,由兰州市教育局主办的“兰州市中小学文化建设现场会”在兰炼一校召开。这不仅是对兰炼一校学校文化建设的肯定,同时,也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之间交流搭起了桥梁。大会上,朱雪松代表兰炼一校做了《构建以“立人教育”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的汇报交流。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刘红做了文化建设的重要讲座,并对兰炼一校的“立人教育”做了高度评价。
2011年对于四川省的教育事业来说是收获的一年,在这一年,四川省通过“两基”国检。兰炼一校没有错过这样一个机会。国家教育部一司副司长杜柯伟、教育部一司处长俞伟越、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旦智塔等一行六人在国检期间,莅临兰炼一校参观和指导工作,对学校的“双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对学校的“立人教育”学校文化给予赞扬,并要求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爱生活动,关注学生的成长,使学校的办学迈上更高的台阶。
“影子培训”是全国推进农村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兰炼一校成为甘肃省十所“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实践基地”之一。三年来学校共接待了24位来自天水、白银、平凉、嘉峪关、玉门市、合作市、临夏县等地区的校长。参训教师在为期两周的学校管理、特色文化建设、教学管理与评价、科学研究、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深入交流学习,与师生零距离接触,真正做到“互为影子,同生共长”。
2012年5月18日,兰州市教育局与兰州新区管委会在宁卧庄宾馆举行“兰州市新区教育集群项目签约仪式”,兰炼一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兰州新区建立分校,明年9月份将正式招生投入使用。兰炼一校新区分校的建设,将是兰炼一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将不断推进学校向高质量、高标准、高视野、高品位的品牌化发展,更好地发挥其服务社会的职能,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经过几年的发展,朱雪松感言,“每一步成长都是一份感动,前进的每一步,变化的每一刻,都带着每个人的印记。她和老师们一同经历着这种成长的幸福,一同沐浴着“立人”文化的熏陶,感受着“立人”文化的力量。什么是好的教育,就是成人做了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正确的事。”“我们的孩子变了,我们的教师变了,他们在以自己的行动诠释如何立己立生、立教立学,他们工作在一个快乐幸福、发展创新的团队中。我们的家长变了,他们在“理解、和融、共享、共赢”的共同愿景中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走上了讲台,我们在相互提升中同生成长,在一所最具幸福感的学校中达到双赢。”
回顾兰炼一校在这三年文化立校的过程中,全身心的致力于把“立人教育”的理念内化为师生的思想,外化为师生的行动和物化环境建设。通过内化,提高了师生对学校文化内涵的认同度,在态度、观念、信仰与价值观上不但赞同学校中已有的一切,还让它成为个人的思想和思维方式、行为指南。通过外化,提高了师生工作、学习的自觉性,并在工作、学习中形成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互相帮助、相互尊重、彼此依赖、合作团结、乐于争鸣、张扬个性的文明氛围,让兰炼一校的每棵幼苗都扎下深根,让每位教师都演绎精彩,共同构筑教育殿堂最亮丽的风景。
玉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玉门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