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村新铺的水泥路敬老院服务人员为王英女老人梳头细
刘家村新铺的水泥路。 敬老院服务人员为王英女老人梳头。
细雨中,远远便看见头戴前进帽、身着中山装的刘尚财背着手,沿着刘家村去年刚铺好的水泥路走了过来。细雨中的刘家村显得干净整洁,每户农民家门口都有绿化带,衬着一排排红色的砖墙,而这些砖墙所用的红砖, 都是刘家村村民自己烧制而成的。刚刚卸任的村委会主任刘尚财便是早期带领村民“走出去”的创业者之一。如今,刘家村已经是临夏州有名的制砖专业村,而作为制砖能手的他,在为村子建立了第一个敬老院之后投资荒山开发,开拓生态旅游,他希望刘家峡的美景能让游客流连忘返。
制砖能手 让“刘”姓成为品牌
位于永靖县岘塬镇的刘家村是刘家峡水库的移民村,上世纪80年代,村里几个有想法的村民便开始走出村子,到外地的砖厂干技术活,而这些人便成了最早带领刘家村走上制砖致富之路的“领头羊”。刘尚财便是最早去格尔木的创业者之一。1992年,他带领10名村民,从格尔木来到玉门市,承包了一家砖厂,开始了自己独立的创业生涯。10年后,他把砖厂从玉门办到了青海,如今他在青海德令哈市经营着5家砖厂,每年有上百万元的收入。
刘尚财告诉记者,现如今刘家村的“刘”姓已经成了品牌,“但凡去青海搞投资,只要一听是永靖姓刘的,那生意保准谈成。”刘家村在外地经营的60多家砖厂里,有1200名技术工,几乎都是刘家村的人。
目前,刘家村已经是永靖县乃至临夏州有名的制砖专业村。全村8个社、564户人家中就有500多位制砖能人,带领本村的1200多名制砖能手,活跃在省内和青海、西藏等地,甚至走出国门。他们一年仅制砖劳务收入就达1200多万元,人均1.2万元以上,制砖收入成了该村农民收入的主渠道。
“我的厂子最好的时候每年能赚200多万元;刘家村最远的技术人员在吉尔吉斯斯坦。”刘尚财无比自豪地说,“村里还有100多辆私家车。”
投资公益 建成村里第一个敬老院
沿着村里新铺的水泥路一直走到尽头,便可以看见一个开阔的院落,32间瓦房围绕一个圆形大花园,这便是刘家村占地9亩的敬老院。
刘尚财称,最早带领他们“走出去”的人是刘世栋。30多年前,刘世栋到外地学习,掌握了一套过硬的制砖技术,回村后在村委会的支持下办起了当地第一家村办砖厂。正是这个砖厂,给刘家村带来了福音,而刘世栋也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了乡亲们。“他办村里第一个砖厂,我办村里第一个敬老院,让空巢老人们有人照顾。”刘尚财说。
敬老院是在2008年刘尚财当村长时负责建设的,“当时我投资了60万元左右,省慈善协会投资了一些。”今年5月,岘塬镇依托敬老院建立了“空巢老人爱心服务站”,专门为老人们配备了办公桌、椅子、电视机、灶具等日常用品,目前有7名空巢老人入住,4名服务人员负责老人们的起居饮食。
82岁的王英女老人便是前不久搬进敬老院的。王奶奶有5个女儿、1个儿子,“孩子们都外出打工,1个月才能看我一次。”奶奶蹒跚着脚步一边走一边说。面对相机,奶奶一点都不“怯场”,还不时说:“你们来,我真高兴。”
院子中间的大花园则是老人们的“责任田”,闲暇时老人们会自己侍弄花卉。同时服务站还购置了象棋、扑克、报架、书柜等设施,以丰富老人们的生活。“过两天还有2名老人将入住,我们计划以后还为老人修建锻炼健身场所。”岘塬镇相关负责人称。
投资荒山 开辟永靖旅游新资源
曾经,挖空了一座山烧砖,带动了一批人致富,如今,另一座山正在成为永靖的又一世外桃源。刘尚财站在如丝带般穿城而过的黄河之滨,在他的心里浮现出另一项致富的场景:开发荒山,发展生态旅游。
当谈及是否让子孙们继续制砖,刘尚财称,依托刘家峡水库,永靖的旅游业发展前景非常好。“发展旅游业应该是新的出路,我希望我的下一辈能利用永靖的生态资源,在生态旅游方面下工夫。”
这些年来,刘家村的许多村民在外面承包砖厂赚了不少钱,许多人兴修房屋,投资办企业。刘尚财却用经营砖厂所挣的钱,投资荒山开发,开辟生态旅游产业。2000年以来,他便承包了刘家峡水库边的退水沟荒山,如今荒山上已栽满了玫瑰、花椒、杏树等经济苗木,以及刺槐等绿化树种,这座荒山已经逐渐开始鸟语花香。
“来永靖旅游的人正在逐年增多,我打算在库区边建造一片绿化带,让前来旅游的人感受到永靖也不比海南差。”刘尚财笑眯眯地说。刚刚卸任村长的他希望这座 “农家山庄”也能成为永靖旅游业发展中的佼佼者。
文/图 本报特派记者 李繁荣
新闻推荐
4月26日下午,酒泉市大部分地区出现8级以上大风,肃州区出现沙尘暴,最低能见度900米。当日12时30分许,玉门、金塔、鼎新、肃北马鬃山、肃州区等地相继出现大风天气。据酒泉市气象台预...
玉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