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入画来

酒泉日报 2019-08-13 07:53 大字

本报记者郭军

通讯员史卫兵

近年来,肃州区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取得良好成效。

全域无垃圾是肃州区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最终目标。为此,肃州区建立垃圾处理新模式,由区财政投入350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对城郊6个镇采取“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转、集中处理”的方式处理农户生活垃圾,结束全区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堆放、无法有效处理的历史。

走进肃州区上坝镇营尔村1组村民景月萍家,院落干净整洁,屋内窗明几净,布置得井井有条。据景月萍介绍,近年来,上坝镇不仅对居民点进行了整体改造,还给她补助了两万元改造危旧房,让她住进了新家。如今,改造后的营尔村1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笔直的柏油马路、醒目的青瓦白墙,不仅人居环境大幅改善,也让文明乡风深入人心。

近年来,肃州区深入实施“千村美丽”示范村建设工程,整合资金8250万元,建成泉湖镇头墩村、总寨镇沙河村、银达镇佘新村等3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西洞镇罗马村等4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为全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出了示范。同时,肃州区坚持项目为先,全力以赴抢抓项目争取资金,加快改善农村基础条件。

“以前的老式厕所太脏了。现在厕所改成了水冲式,既干净又方便。”肃州区银达镇六分村村民段生满对“厕所革命”很满意。三墩镇鸳鸯村在落实区级每户3000元补助资金的基础上,村级再户均配套420元,统一配套蹲便池、淘菜池、洗脸池,完成户厕改造144户,全村户厕改造率达94.7%。

肃州区还坚持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的原则,仅2018年,全区共建成“三改”示范点350个,新建标准化水冲式厕所1万户,配套改水改厨1万户,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率达35%。

新闻推荐

让困难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温暖 酒泉市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纪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俊勇困难群众生活过得好不好,一直牵挂着各级党委政府的心。近年来,酒泉市立足低保托底职能,聚焦特殊...

酒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酒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