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贾平凹刘震云与师大学子面对面

兰州晚报 2013-06-01 14:25 大字

慕名而来的学生将师大体育馆挤得满满当当贾平凹雷达刘震云

本报讯“我这个人不会说普通话,在我看来,所谓的普通话就是普通人讲的话,我一直都讲陕西方言,交流还是有些困难,我今天尽量用陕西话讲得让大家都听懂。”5月31日,应邀前来的贾平凹、刘震云、雷达、李敬泽等著名作家、评论家们齐聚西北师范大学“文化名人进校园”活动暨著名作家评论家高端论坛开幕式现场。贾平凹幽默诙谐的开场白赢得了师大师生们的如雷掌声。在一阵阵会心的笑声中,贾平凹和学子们畅谈创作、交流写作心得。

贾平凹、刘震云受聘师大兼职教授

开幕式上,西北师大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刘基对应邀前来的文坛巨匠们的到来表示由衷的敬意。西北师大校长、博士生导师刘仲奎教授向雷达颁发西北师大传媒学院名誉院长聘书,向贾平凹、刘震云颁发了西北师大兼职教授聘书。刘基说:“贾平凹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因为有他,西北便显得“沉重”;刘震云不仅是新写实文学的代表,还是著名的影视编剧,为青年学生们所喜爱;雷达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最有影响的文艺评论家。他们的加盟,是西北师大的荣幸。”

著名评论家雷达在致辞时表示,作为一个甘肃人,应该为甘肃多出一份力,自己也愿意在以后多做点事情。他表示,当今的文学很多被拍成影视作品搬上荧幕,但在他看来,看一遍文学作品要比看十场电影要好,“这些年贾平凹写了《高老庄》、《秦腔》等一系列作品,刘震云的作品也深受读者的喜爱。这些都和他们始终扎根土地,善于发现我们典型的生活状态密不可分。”

“文化名人进校园”吸引众多名家

西北师范大学素以文为重,建校110余年来,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享誉全国的优秀作家,被誉为“甘肃作家的摇篮”。

据了解,此次西北师范大学“文化名人进校园”系列文化交流和学术活动旨在渲染和营造深厚的大学文化气氛,激发大学生的人生梦想。活动自4月20日启动以来,已经先后邀请著名文化学者、批评家、作家、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朱大可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朱小如,甘肃省著名电视艺术理论家刘炘等来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作为西北师范大学“文化名人进校园”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次西北师范大学“文化名人进校园”活动暨著名作家评论家高端论坛共邀请了包括著名作家贾平凹、刘震云、李敬泽、雷达、徐兆寿、阎晶明、白烨、李星、李国平、刘锦明、曾小春、柳冬妩、雪漠、丁燕、陈昕、邵振国、程金城、叶舟、高凯等著名文人大家回到百年名校——西北师大这个“甘肃作家的摇篮”。

当天下午,参会嘉宾们相聚在西北师大专家楼报告厅内,参加了以“中国文学表达与对外传播”为主题的研讨活动。研讨会上,与会嘉宾们分别作了主题演讲。

贾平凹: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计划

随后的演讲环节,贾平凹操一口浓重朴实的陕西方言,围绕“身处在这个时代和在这个时代作家的命运”这一主题与师大学子们面对面进行交流。

贾平凹首先以一个作家的视角,为学子们分析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状态:“我们正面临着数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巨变时代,这种时代变幻莫测。在我的文学创作过程中,历经了十年动乱、改革开放等时代变迁。30年中,中国由弱变强,身处这种变化中是‘有幸\’的,也是‘不幸\’的。比如农村改革,从社会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是好的,但具体到个人则有不好的一面。作为一个处于转型期的作家来说,这些都给我提供了创作素材。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在这种时期人性中一些丑陋的东西也被暴露出来,这种社会背景决定了这代作家们的命运。命运决定你必须靠近这个时代,你要在针砭时弊的同时,又承担着维护光明和希望的责任。”贾平凹说:“有读者问我,你觉得最难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选材,还有一难是,这些人、这些故事都必须是现实发生过的,这一切关在家里靠编是编不出来的。”

虽然“进城”多年,但贾平凹依然保持着农民的本色。他说从小养成的习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比如日常生活,只要有茶喝、有面吃就够了。比如到现在还是一口陕西方言,还是不会说普通话。十多年来,他每年都要出去跑两次,一次是去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一次是到农村、乡镇去。进城也好,下基层也好,都是为了了解当下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作为一个有计划的作家,贾平凹表示写作是自己在这个世上要完成的一项任务,“只要你的任务没完成,上帝就不会要你”。

贾平凹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计划,创作也是如此。“当年我刚走进大学校门的时候,先是计划着把自己的文章搬上年级的黑板报上,这个计划我实现了。就又计划着一定要在校报上发篇文章,我也做到了。于是我又计划着一定要把自己的文章登上《西安晚报》、北京的报纸上,这些愿望我都实现了!所以说人一定要有信心,创作尤其如此。”

学生提问

学生:您从不上网,那您还是用钢笔写字吗?

贾平凹:家里买了电脑,可我小时候没有学过拼音,所以至今也没用电脑,仍然用笔写作。虽然现在人人都在用电脑,但我一直没学会。我认为人一辈子写多少字是有定数的,电脑上敲字快,一下子把这辈子要写的字给敲完了,那不是等于我的写作生命也就提前结束了嘛!

学生:您的作品很多,您最满意哪一部?

贾平凹:反正都是自己写的,自己也就都满意(笑)。写了那么多作品,要说哪部作品对我来说比较重要还能说几个,比如《废都》、《秦腔》等。

学生:接下来您有什么目标?贾平凹:作家嘛,肯定是写东西。

学生:对于您的作品,有不少批评的,您如何看待?

贾平凹:有赞誉就会有批评,被批评是很正常的事情。

刘震云:一个人的命运和时代紧密相连

“贾老师有句名言:‘普通话是普通人说的话\’。他在证明,他由普通人向不普通迈进了很多步”。著名电影编剧刘震云话音未落,现场已是笑声一片,掌声震耳。

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刘震云说自己来到甘肃,来到兰州,感觉很亲切。因为自己在14岁时第一次出远门,第一个目的地就是兰州。

他说:“一个人的命运和时代紧密相连。”作为一个农村孩子,刘震云谈到了小时候如何在“舅舅”的启发下从只有80口人的小村庄走出来,为了将来“能吃上白馍,取上媳妇”这样一个“宏大”目标,从熟悉走向陌生,从一个农村孩子成为一个作家的历程。

走出家乡的小村庄,有了在酒泉当兵的经历,为纪念一位曾经的战友,他写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新兵连》。如今,回忆起《新兵连》、《一地鸡毛》、《温故1942》等早期作品,刘震云依然感觉很温暖。“那时的我很年轻,但我在作品中的情感流露却是那么的质朴。”

谈及创作,刘震云还讲到了文学和时代的关系,他提到了鲁迅、艾青,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所以他们看到的是不同的现实,他们在各自的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命运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

学生提问

学生:您认为莫言是不是当代最伟大的作家?

刘震云:这个问题很不善良啊!这就如同大哥娶了一房媳妇,洞房之夜有人问做弟弟的感受如何。莫言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作家,这一点毋庸置疑。

学生:您的小说被改成影视作品,比如《手机》、《温故1942》等,对此您有何看法?

刘震云:其实我和影视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只是恰巧我有那么一个或者两个朋友从事电影,其实我的作品是不适合改编成影视剧的。

新闻推荐

弱市之下不宜重仓

华泰证券兰州酒泉路营业部分析师王鹏分析,端午节前A股市场连跌7天,创3年来最差纪录。资金面明显收紧,各期银行拆借利率大幅跳升,股市面临惯性下跌和资金面压力的双重夹击,上...

酒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酒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