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 一地生“四金”铺筑脱贫路

甘肃农民报 2020-08-11 00:31 大字

本报讯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马丽) 近年来,瓜州县把产业培育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的根本出路,按照“抓点、建园、带面”的思路,采取“六统一”模式,精心打造产业链高度聚集、功能有机融合的现代扶贫产业示范园28个,构建了产、加、销一体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大扶贫格局。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收“租金”、园区务工赚“薪金”、股份合作分“股金”、订单种植得“现金”的方式,在全产业链上实现多元化增收,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400元以上。

流转土地收租金。鼓励引导贫困户将土地成片集中流转给用于园区发展建设的承接主体(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承接主体按照高于当地土地流转的均价给贫困户租金。流转的土地由承接主体采取同种同管模式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有效提高了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目前,全县已建成的28个现代扶贫产业园,集中流转周边贫困户及农户土地3.8万亩,贫困户户均年获得土地流转收益3200元。

务工就业挣薪金。县扶贫、人社部门联合对贫困群众进行定向式劳务技能培训,并督促承接主体与贫困户签订就业务工协议,安排贫困群众到园区长期务工,贫困户不仅实现就近就业,还照顾了家。目前,全县已有812名贫困劳动力入园打工,占全县园区务工总数的80%以上,男工年均工资收入2.4万元,女工年均工资收入1.6万元。同时,在园区周边间接带动贫困户1500余户发展运输业及其他相关服务业,年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扶贫资金入股分股金。在现代扶贫产业示范园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扶贫资金撬动、引导作用,按照“产权归村集体、经营权归企业或合作社、收益权归贫困户、监管权归乡镇政府”的“四权分置”管理机制,将村集体扶贫资金作为股金折股量化贫困户打捆用于园区建设,承接主体每年按不低于入股扶贫资金8%的比例进行分红。目前,全县投入资产收益项目扶贫资金1.1亿元,7295户贫困户享受资产收益分红,户均年分红614.5元。

订单种植得现金。园区采取与周边贫困户长期合作的方式,由承接主体与贫困户签订订单合作协议。贫困户根据统一要求进行种养经营活动,承接主体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程技术托管,确保农产品质量达标,同时由承接主体负责统一回收对外销售,不仅解决了贫困户生产管理难题,也降低了经营风险。目前,全县订单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

新闻推荐

瓜州锁阳城

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去锁阳城了,但我仍然愿意一次次前往。戈壁荒漠,沙丘旱河,烽燧古城,这些沉静而辽远的物象会瞬间俘获了我焦躁...

瓜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瓜州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