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敦煌:历史文化视域下的古代工匠

澎湃新闻 2020-01-13 13:54 大字

2019年12月22日,“汲古论坛”第六场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楼334会议室举行。本期论坛主题为“敦煌历史文化与敦煌古代工匠”,邀请了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敦煌文献研究所前所长马德主谈,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李海波、山东大学文学院张鹏、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景天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赵玉平等四位学者对谈。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喻静主持,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崔红芬评议。

喻静首先介绍了“汲古论坛”的创立宗旨与发展历程。“汲古论坛”依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取意赵朴初先生“汲古得修绠,开源引万流”题词。旨在研讨古代文史哲艺相关问题,关心跨学科、跨语际与跨文化议题,了解前沿新知,兼顾冷僻旧学,注重研究方法的更新和反思,促进人文学者的互动与沟通。自2019年3月创设以来,论坛先后围绕“作为文化典范的颜真卿及其书法”“在阿富汗宝藏里发现中国”“陈介祺与晚清金石文化的振兴”“多学科视野下的邺城考古新发现”“数字人文与古典文学”等主题,成功举办了五场文化学术研讨活动,受到广泛好评。

在介绍与会学者时,喻静重点回顾了与马德研究员的学术交往,以及在阅读其关涉敦煌佛教、石窟、吐蕃文化等领域研究著述时的感受。相比与敦煌壁画、造像这些珍贵的艺术遗存,以及由此产生的关涉敦煌文化、思想、伦理、信仰的探讨,敦煌工匠群体是最容易被研究者忽略的。马德研究员在《敦煌古代工匠研究》一书中倾注了浓厚情感,以传承敦煌精神为使命,阐释并践履着敦煌工匠精神,而这些正是我们的情感依托和精神支撑。

敦煌文献研究所前所长马德研究员

重返场景:敦煌历史文化的基本面貌

马德研究员首先从厘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入手,强调敦煌文化的范围应包括今天的敦煌、瓜州,肃北、阿克塞两个自治县,以及玉门市的部分地区,即相当于汉代的敦煌郡,大约有8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作为特殊的研究对象,在传世文献记载稀缺佚失的情况下,尤需关注出土文献的嬗递脉络,深入实地进行研究才能更好地传承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遗产第一个方面包括历史遗迹和遗物,从自然时期、游牧民族时代、农业起源时期、汉朝延伸至隋唐之后的州县城池,以及肃北岩画、小方盘城、河仓城、悬泉置、锁阳城等遗物、遗迹。第二个方面主要是石窟,主要开凿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水峡口下洞子石窟、东千佛洞、肃北五个庙、一个庙、玉门昌马石窟等,汉代敦煌郡范围内的石窟都属于敦煌石窟,他还重点介绍了西晋司空索靖题额号仙岩寺,高僧竺法护、昙猷译经弘法等生动故实。

敦煌石窟涉及到的艺术类型包括建筑、造像、彩塑、绢画、书法、板画、刺绣、纺织品、剪纸等。以敦煌壁画为例,类型上包括经变画、装饰图案、历史人物画,经变画即以画像来解释某部佛经的思想内容,历史人物画主要是供养人像及少量的历史人物故事画。藏经洞文物主要包括写本、美术品、印刷品三类,写本以写经为主,含有社会文书、历史文书;印刷品则有经、画、日历等,并展示了《沙州都督府图经》《大般若经》《大乘无量寿经》等珍贵写本。

以莫高窟为首的敦煌佛教石窟群保存了我国古代洞窟八百五十多座,壁画五万多平米,彩塑三千多身,可堪称为在世界范围内留存至今仍可见的规模最大、所涉艺术样式最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宝库。观照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可以重绘过往一千多年里敦煌社会生产生活的生动图景。而这些珍贵历史文化遗址的开凿者正是那些在历史岁月中逐渐被湮没的无数工匠,对敦煌古代工匠及其与敦煌历史文化间关系的考察正是守护、传承、发展敦煌精神的应有之义。

莫高窟第296窟-北披-福田经变部分-北周-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供图

莫高窟第454窟-南壁东起第一幅-楞伽经变之家庭制陶-宋-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供图

史论相融:敦煌古代工匠的学理探索

对敦煌历史文化的历时、共时阐述,构成了研析敦煌古代工匠的视域背景。马德研究员分从敦煌工匠的基本情况、职别与级别、隶属与生活待遇、社会生产生活、石窟营造等五个方面予以具体介绍,勾勒出了敦煌古代工匠的方方面面。

敦煌古代工匠是敦煌石窟艺术的创造者,其职业类别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与社会生产及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为人们提供劳动工具、衣食住行的各行业工匠,如铁匠、木匠、皮匠、鞋匠等;另一类则是从事石窟营造或其他类型文化艺术活动的,他们是最具敦煌特色的工匠,如画匠、塑匠、打窟人、笔匠等。工匠的技术级别分为都料、博士、匠、生共四级,都料是工匠中技术级别最高的,具备从事本行业设计、规划及组织施工的才能;博士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可以从事高难度技术劳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可独立完成工程施工任务的工匠;匠是能够独立从事一般技术性劳动的人,在工匠群体中所占人数为多;生即学徒,是工匠中的最低一级。敦煌石窟营造业的发达,促成了一代代能工巧匠的出现。

从隶属上来看,敦煌古代工匠可分官府、寺院、个体三类,前两者基本上身份世袭,此类技术劳动可视为是一种“常役”,官府管理的工匠可以互相派遣或役使,并提供定量饮食与适当报酬;个体工匠实则为平民身份的手工业劳动者,当官府或寺院雇佣时,需要有偿使役。《塑匠都料赵僧子典儿契》《王梵志诗》等敦煌文献对工匠潦倒的社会地位及贫贱的生活待遇皆有描述。

石窟营造的流程一般先是选择岩面以开凿洞窟,然后绘制壁画和塑像,最后修造窟檐。就壁画制作而言,早期洞窟里的壁画采用的是西域画法,即凹凸法,后来则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

关于敦煌艺术的地方特色问题,马德研究员引介了敦煌学大师史苇湘先生的说法,即艺术是一个民族创造美的历史,它的使命是帮助广大群众认识自己的传统,发扬民族审美特征;美是创作,尽管受到各种各样条件的约束,但是在约束的大框架之下,仍然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艺术贵在求变,追求一个创新和变化的过程;信仰因素是支撑艺术的不竭力量源泉。

莫高窟第302窟-西披-福田经变之伐木修造图-隋-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供图

榆林窟第3窟-东壁-五十一面观音经变-西夏-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供图

回归意义:敦化文化精神的多维阐释

关于敦煌工匠的民族精神,马德研究员将其归结为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绽放聪明与智慧的创造精神、信仰与信念支撑下的奉献精神,而包孕其中的则是对这些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给予了其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敦煌石窟、敦煌遗书以及保存在敦煌大地上的历史遗迹、遗物,是属于全人类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古代工匠是敦煌石窟的营造者与敦煌艺术的创造者,是绵延悠久敦煌历史的缩影。他们用自己的勤劳、智慧甚至生命,留给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艺术财富。关于敦煌历代工匠的研究展示出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对于人类历史,敦煌首先是一种奉献、创造与包容的精神。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敦煌、敦煌历史文化和敦煌工匠精神,正承载着全人类的命运,从历史走向未来。

四位对谈嘉宾分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对马德研究员关于敦煌历史文化与敦煌古代工匠的全景展示作了精彩回应。李海波教授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弘扬、文化传承实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守住本心就是一种工匠精神。张鹏副研究员指出从市场指向和宗教服务的视角出发,或许可以找到重新解读敦煌古代工匠的可能性,即在敦煌提供宗教服务的包括非宗教人士和宗教人士两类,而工匠属于非宗教人士。景天星副研究员将丝路高僧与敦煌工匠的精神做一类比,包括信念的坚定、心灵的清净、精神的崇高以及对人类文明的重塑、对民众智慧的启迪,而贯穿其中的要义则是对人类文明精神的一种传承。赵玉平助理研究员就唐人宋之问《为太平公主五郎病愈设斋叹佛文》“天女散花,缀山林之草树”一句里的“散花”所指请教了马德研究员。崔红芬教授则从敦煌学与西夏学的交叉与互补出发,为敦煌古代工匠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与视角。

喻静副所长高度评价了马德研究员的精彩讲座,认为其“用最朴实的语言上了一堂最华丽的课,然后又用了最平易的语调讲述了一门最精深的学问,马老师的责任感和忧戚感,深深感染着每一个人”。话题也激发起论坛听众的浓厚兴趣,就维摩诘经变、天台学与昙猷间的关系、石窟壁画风格等问题向主讲、对谈的六位学者请教。论坛历时三个多小时,在充满激情的讨论中圆满结束。

“汲古论坛”会议现场(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全域无垃圾 酒泉在行动 酒泉市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综述

这是一场让乡村变美的“革命”。2017年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突破行动在酒泉大地火热掀起。半年后,全省全域无垃圾专项...

瓜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瓜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