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考古学家彭金章填补敦煌石窟考古空白

陇东报 2017-08-03 08:51 大字

8月2日,记者从敦煌研究院获悉,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原主任、研究员彭金章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7月29日11时55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2岁。

年过半百投身敦煌研究

彭金章先生,1935年2月6日出生于河北肃宁县寨南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58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学习,196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1963年7月毕业后分配到武汉大学历史学系从事教育工作,曾任武汉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兼考古教研室负责人,1985年12月聘为副教授。

1986年10月,他调入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从事石窟考古研究工作,1994年5月调任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主任,1995年12月聘为研究馆员,2003年11月退休。曾兼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甘肃省文博系列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客座研究员、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彭金章先生在武汉大学任教期间,创办了该校考古专业。在武大讲授《商周考古学》多年,经常带领学生进行田野考古实习,并对发现的考古资料进行研究,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考古专业人才。先后发表了《试论河南偃师商城》、《殷墟为武丁以来殷之旧都说》、《安阳小屯非盘庚始都辩》等论文。

曾负责莫高窟北石窟考古课题

调入敦煌研究院工作后,彭金章先生迎难而上,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之后,一直没有放松对石窟考古乃至敦煌学的研究工作,笔耕不辍,在敦煌石窟及周边遗址考古中取得了重要成就。他持续多年对敦煌壁画中的密教题材进行考察,先后撰写发表了《莫高窟第14窟十一面观音经变》、《莫高窟第76窟十一面八臂观音考》、《千眼照见千手护持》等一系列论文,出版了专著《敦煌石窟全集·密教画卷》,对敦煌石窟密教图像这一以往少有人涉及的领域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性研究。

此外,他先后主持了莫高窟第96窟窟前殿堂遗址、瓜州县锁阳城遗址西北角墩、高台骆驼城古墓群等多项考古发掘工作。特别是1988年至1995年间,他主持对莫高窟北区243个洞窟进行了持续8年的艰苦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一大批鲜为人知的重要遗迹和珍贵遗物。由他任课题组负责人的“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窟考古研究”课题,先后被批准为国家“九五”社科规划重点科研项目、200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

经过多年持续的调查研究,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考古报告《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1至3卷正式出版,深入揭示出北区石窟有禅窟、僧房窟、廪窟、瘗窟等不同类型和功能,与南区礼佛窟一起构成了莫高窟的有机整体,使人们对莫高窟获得了新的更加全面的认识。2006年,记者还就此事专门采访了彭金章先生,并于当年9月19日刊发专题报道《揭开莫高窟北区神秘面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为敦煌石窟研究奉献终生

彭金章先生先后发表了《敦煌莫高窟考古新发现》、《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窟清理发掘的主要收获》、《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窟清理发掘简报》、《试论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的波斯银币和西夏钱币》、《从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考古发现看古代文化交流》等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论文,从多方面深入论述了莫高窟北区洞窟大量遗迹、遗物对于敦煌历史文化发展演变,以及丝绸之路上多民族文化、中西文明传播交流历史研究的价值。

莫高窟北区考古在敦煌石窟考古研究领域取得了开拓性、突破性的成就,为推动敦煌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彭金章先生又主编了《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研究》论文集,进一步推进了敦煌石窟的研究工作。

他十分注重培养青年学者,奖掖后学,常常将自己所知毫无保留地提供和传授给同行学者及青年学子。他还常常在各地讲学,讲解敦煌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珍贵价值,凡是听过他讲学的人,大都会为他充满激情、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讲解所感染,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兰州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李超/文图片由敦煌研究院提供

新闻推荐

建旅游风光大道 助百姓奔赴小康 ——瓜州县城至锁阳城遗址公路改建项目全线贯通

夏日的傍晚,晚霞似锦、红柳葱茏,一条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在夕阳的映照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像一条流光溢彩的橙色绸带蔓延开来,连接了瓜州县城至锁阳城镇周边村落,勾勒出一幅贯通城乡的迷人画卷。...

瓜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瓜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