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楼兰残纸秘闻

鑫报 2015-01-08 11:10 大字

楼兰残纸秘闻◇石空

公元330年春天,虽暖乍寒。在楼兰城外的军士正在认真检查排队等待过关的百姓。军士在一个柴禾商面前停下来,检验完毕后,把银钱给了他,并和往常一样把这件事记在木简上,并郑重其事地写上了当时的年号——建兴十八年。

建兴十八年?这个中国历史上没有的年号,军士为什么还在使用呢?历史上曾有过西晋建兴年号的,但只延用四年,即公元316年已经废弃。可怜的士兵们,生活在与世隔绝的沙漠里,还在沿用早已废弃的年号,每天望眼欲穿地等待援兵的弛援。

这里被称为“沙漠中的庞贝。”

……无边无际的黄沙像雾一样鸣叫,风卷起黄沙在肆无忌惮地滚动着、哆嗦着,从天的这边滚向天的那边,一切都被风沙掩埋了。

沙漠给人的印象只是一片黄色。其实,沙漠是一个颜色多样的世界。沙漠里面是由米粒大小的沙粒组成,每一颗沙粒都有自己的颜色——红的、绿的、蓝的、黄的、紫的,几乎世界上所有的颜色都能在沙漠中找到它的原色。

这里是楼兰,它已经消失了1600多年。

楼兰,位于东经89O55′22′,北纬40O29′55′,在新疆若羌县境内。它西南接且末、精绝、于阗,北连东师,西北通焉耆,东通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枢纽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楼兰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早在史前楼兰就是一座著名的“城廓之国”。古代的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就在楼兰分道。司马迁《史记》载:“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汉书·西域传》称:“楼兰国最在东垂,近汉,当白龙堆,乏水草,常主发导,负水担粮,送迎汉使。”西汉时,楼兰的人口达1.4万,商业发达,繁荣昌盛。在汉匈争战中,楼兰时而向汉,时而降匈,苟安于两大政治军事势力的夹缝之中。

汉武帝通西域后,楼兰一度投向匈奴,攻击并劫掠汉朝使者和商队,致使汉与西域的交通受阻。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命赵破奴、王恢率兵数万从敦煌出发,直击姑师、楼兰。擒俘楼兰王,并封王恢为:告候。匈奴知楼兰投汉,又发兵攻打楼兰。楼兰只好将两个人分别送去做匈奴和汉朝的人质,以求自安。后匈奴质子被封为王母,亲近匈奴,背向汉朝。尉屠降汉,将情况报告汉朝。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汉派傅介子一行30余人前往楼兰,设计杀楼兰王子,立尉屠耆为主,改国名鄯善,并遣发史兵率屯田抚,在玉门关至楼兰沿途修置烽燧亭障。东汉公元2世纪初曾派班勇主守楼兰,在此建立了西域长史府,一直延续到魏晋。

按考证,楼兰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并生养繁殖,青铜器时代曾一度十分繁荣。然而,在大约1700年前后,楼兰都突然神秘地消失了。

地质学者曾分析过楼兰消失的成因:在距今7万-8万年前,青藏高原快速隆起,阻隔了印度洋暖流的走向,对中国西北的气候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致使印度洋的温流无法到达东亚地区。从此使正处于这一地区的罗布泊则面临干旱之灾。从此,干旱和沙漠化大规模侵蚀这一地区。另外,一个偶然的事件加剧了罗布泊地区的干旱化过程:孔雀河上游曾发生过一次滑坡,滑坡堵断了孔雀河河道,致使河流改道,流向罗布泊的河水中断。河流改道后,汉王朝曾派索勒率兵1000人及鄯善、焉耆、龟兹三地3000人、疏治河道,以解楼兰缺水之患,但虽经努力却无济于事,楼兰终因河流改道而荒废。

关于罗布泊及外在其流域的楼兰的消失之迷,除上述地理环境的原因之外,更多的是人为因素所致。大体有以下几种说法:一、人类的无度开发破坏了楼兰的生态体系,大量树木的砍伐和对水资源过度利用造成这一地区环境的急剧恶化。

二、瘟疫的肆虐。楼兰城突然经历了一场急性传染病,瘟疫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袭击了楼兰,一家又一家的人在病痼中死去,毫无抵抗的楼兰人只好选择了弃城而逃。他们来不及收拾行囊、打点行装,在一个早晨仓皇而去。这从楼兰遗址中发现的尚未带走的粮食、食品可见一斑。在流行病的面前,恐慌弥漫全城,选择逃生的人们扶老携幼,沿着塔里木河毫无目的地四处逃散,只要离开楼兰城——离开得越远越好,并且他们根本不敢在若干年以后再次回来看望生于斯养于斯的故土。

三、战争的毁灭。夹在中原王朝和西域列强之中的楼兰,连年遭遇战乱,民众苦不堪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完全处于绝望之中的人们,不得不放弃故土而远走他乡,从此,楼兰成为一座毫无生机的鬼城。从此,无人再敢踏进楼兰去寻找他们的梦。

也正是这样偶然中的必然性使楼兰保持了1600年前的原样。也为后来的考古保留了美艳妍丽的“楼兰美女”,也保留了被视为罕世真品的“楼兰残纸”。

准确地说,楼兰是在4000年前的某一天突然销声匿迹的。它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的过程,如存在一样的波澜壮阔,楼兰的突然无踪成为了千古之谜。

东晋隆安三年(399年)时,法显高僧西行取经路过此地,这里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注,见法显《佛国记》)一派“古来白骨无人收”的荒凉破败的凄惨景象,自此一座名城轰然倒下,迷失在茫茫沙漠之中了。

1600年之后,楼兰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从而也就有了本书的主体源渊。1900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率领的探险队在新疆探险,不知道他的探险是属于军事目的还是人类的好奇,也许兼而有之吧。那天探险队在沙漠中艰难地行进,向导爱克迪丢失了一把铁铣,顺原路寻找途中遇到沙暴迷失方向,意外地发现了一座风沙掩埋下的城堡,告诉了斯文·赫定。斯文·赫定对其进行了挖掘,从而发现了楼兰古遗迹。接着,英国人来了,美国人来了,日本人来了,一批一批的外国探险家抵达楼兰,挖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文物。其中,就有570余件楼兰残纸和简犊。

据这些探险家们的资料,当时的他们雇佣的苦工中,有牧民、也有猎户、渔民,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罗布泊地区生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注:关于这一记载见《斯坦因西域考古记》之第八章《古楼兰的探险》)

楼兰残纸的发现地,古时属于西域36国之一的鄯善国。残纸中提到的李伯曾汪西域长史。西域,有广狭二义,广义是指我国新疆及中亚、南亚、西亚,皆称为西域,狭义是指新疆天山南北,一般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一带,甘肃敦煌以西的地区。鄯善国远距敦煌300多公里,在丝绸之路的必经地白骨堆之南的河岸边。它是汉朝和西域的必经之地。

西汉初,强大的匈奴横亘在汉朝与西域之间,对汉王朝构成极大威胁。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发起对匈奴的河西战争,并取得决定性胜利。《史记·大宛列传》记:“这次战争之后,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而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赶走匈奴,汉朝在汉武帝设立河西四郡,实行移民充边和屯田的政策,以确保通往西域的门户不再关闭。《史记·平准书》记:“初置张掖、酒泉,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戌田之”。可见,当时的移民戍边屯田的规模是何等之大。汉简记载也证实“戍田卒千五百人为騂马田官写泾渠,乃正月巳酉淮阳郡”。河西四郡设立后,汉朝又在楼兰设立了西域长史府。楼兰汉朝时的交流方便多了。

西汉至魏晋是河西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其一是中央王朝国势壮大扩疆拓土的需要,加大对河西四郡的投入,确保对西域的控制。其二是丝绸之路开通后,河西地区成为连通长安与西域的大通道,商业繁荣,社会昌盛,领全国开放风气之先。其三,河西地区自然条件良好,地势辽阔,耕地平整,水系发达。域内有氐置水(今敦煌县党河),籍端水(今瓜州县、敦煌县疏勒河),呼蚕水(今酒泉市北大河),羌谷水(今张掖市黑河)、谷水(今武威民勤县石羊河)等五大河流贯穿其间,水草丰茂,物产丰富,畜牧兴旺。其四,“八王之乱”之后,中原陷入连年战乱,烽烟四起,民不聊生,而河西地区抚恤贫穷,轻赋薄税相对安定祥和,为当时国域内唯一的一方和平净土。于是,中原流民纷纷奔赴河西。一些名仕学者也随往西迁,带来了中原文化和生活习俗,使之与当时文化进一步融合贯通。其五,这一时期,河西教育文化事业迅速发展,兴儒教、倡佛学、设立学校、培养人材,使东汉以来被破坏的学校教育制度得以恢复,张轨当政时期,在凉州设“崇文祭酒”,“行乡射之礼”,倡导教化、表彰忠孝礼义、推崇清贞德素、高才硕学、著书经史、惩恶劝善、整顿丫汪纲,使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以上五种原因,使河西地区人口大增,才俊汇集,呈现出劳动力和人才大会师,思想观念生产技术大交流,大融合的好局面。

经济繁荣、政治稳定为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楼兰残纸及居延汉简等考古文献对这一段历史有大量记载。同时,我们也以这种社会文化为背景,以甘肃河西地区为依托,把楼兰残纸放在联通中西文化的丝绸之路的大语境中去加以考察和研究。

新闻推荐

“反弹琵琶”兴陇原

“反弹琵琶”兴陇原【中央媒体看甘肃】“反弹琵琶”兴陇原——甘肃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调研行(三)经济日报采访组   ...

瓜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瓜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楼兰残纸秘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