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穿梭 借“文化遗产克隆技术”在东京体验弥勒文化传播
时空穿梭
——借“文化遗产克隆技术”在东京体验弥勒文化传播
新华社东京9月16日电 从9月11日至10月10日,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为参观者提供了“时空穿梭”的机会——通过“文化遗产克隆技术”对佛像惟妙惟肖的复原,人们可以如身临其境一般,体验一场弥勒文化传播之旅。
在一座色彩艳丽的交脚弥勒佛像前,东京艺术大学特聘教授宫廻正明介绍,这是用超级“克隆”技术做出的、敦煌莫高窟第275窟交脚弥勒菩萨70%比例大小的佛像。原佛像是敦煌早期弥勒佛像的代表作,也是深受保护、不轻易对外开放的。在这里,大家不仅能亲眼看到佛像,还可以随意拍照留影。同时,“克隆”作品还具有轻便、可拆卸、便于移动的特点。可以说,“克隆”技术解决了“文物保护”与“公开展出”之间的矛盾,可以让更多人感受敦煌文化的灿烂。
“文化遗产克隆技术”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技术,是如何实现对文化遗产作品惟妙惟肖的复原的呢?
东京艺术大学特聘教授深井隆说:“首先,我们根据中国敦煌数字研究中心提供的第275窟的3D数据进行建模。然后用特殊的泡沫塑料进行塑型、拼装。之后涂抹上敦煌当地的土打底,再将佛像表面及背屏上的图画用高清打印机打印在轻薄且延展性、贴合性都非常好的和纸上并贴上去,最后用与制作敦煌佛像相同的古代颜料进行上色,并由专业美术人员完成缝隙拼接及细节修补,一件‘克隆’作品就基本完成了。”
深井隆说:“我们的‘克隆’技术不仅仅是照搬原作品,更重要的任务是依托真实可信的历史数据,尝试修复丢失、残缺的文化遗产。比如第275窟的交脚佛,原作品中右手和左手手指都有残缺。经过敦煌研究院允许后,我们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再根据同时期其他历史作品的特征,为佛像补充创作了左手和右手指,尝试为大家展示完整的佛像。”
谈到策展缘由,东京艺术大学特聘教授、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井上隆史说:“这次展览是有关弥勒的‘克隆’作品的一个集大成。你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到弥勒从犍陀罗传到阿富汗,经西域、敦煌到朝鲜半岛,再到日本的整个传播路径,也可以体验到今年刚刚完成的策展作品巴米扬E号窟天井壁画《青弥勒》和敦煌第275窟交脚佛。敦煌位于整个传播路径最中间的部分,它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希望更多人通过‘克隆’技术感受到敦煌魅力。”
这场文化盛宴也是中日文化合作的又一范例。中国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在接受记者视频采访时说,敦煌研究院与东京艺术大学有近三十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历史,此次展览是双方的合作展出。“日本方面在原始真实、科学的数据基础上对文化遗产,特别是对一些已经消失的文化遗产进行全息复原,十分可贵。”
新闻推荐
兰州红色教育基地——八路军办事处。李超摄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这里不仅有被誉为“...
敦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敦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