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是牛此是羊……敦煌文献上小孩儿的字可可爱爱 能今古共赏

澎湃新闻 2021-02-18 17:20 大字

前不久,有网友晒出了几张敦煌文献P.2622《吉凶书仪》上小孩儿写的字。这份文献其实记载的是当时婚丧嫁娶的典礼仪注,但是背面却被当做了草稿纸,习书练字,还画了一排小动物。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刘全波是敦煌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他的考证显示,这些动物是一名叫做李文义的小朋友给自己的弟弟李文进做启蒙识图教育的时候画的画。“P.2622《吉凶书仪》背面布满了各成体系的杂写、杂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十三幅具有题字的白画动物图像。纵观十三幅白画,绘画技法简单明了,不似专业画师所作,经过考证,我们认为应该是《吉凶书仪》的学习者与李明振同学的赤心乡学郎李文义所作,其目的则是为其弟李文进进行启蒙识图教育。”

除了这些个动物,李文义还拿汉字在每个动物旁边批注了“此是马、羊、蛇、大虫、兔、狗、牛、狼”。略显稚嫩的笔触让人不禁感叹千年来小孩的天真无邪丝毫未变。

有网友评论:人类幼崽,从古至今都是可可爱爱。我见那正襟危坐的画古今有别,小孩子的涂鸦却能今古共赏。有种热泪盈眶的冲动,一千年啊,依旧不影响后人阅读,这就是汉字文化传承吧。

外国网站上就有人发问:现代中国人能读懂古代汉语吗?

有网友回帖道:如果说给任意一个普通中国人一篇古汉语的文章,他/她可能无法完全弄懂整篇文章,但是可能可以猜出大致的意思。中国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学习文言文。学习文言文对于他们来说不像是学习一门新语言。虽说句子的结构有所不同,但是大多数汉字的意思在历史的演进中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类似的提问还有很多,只是问法不同,来感受一下老外的疑惑:现代中国人能识别古代汉语书写体系的符号吗?他们能够读懂对标中世纪时期或者更早时期的汉字吗?一个现代中国人能够理解或者读懂多早以前的汉语?如今的普通中国人还能够看懂古代汉字吗?外国一网友还从文字学的角度解释了这个问题:汉语文字学把汉字分成古文字和今文字。这里的古文字说的是隶书以前的文字,包括从甲骨文到小篆。小篆目前仍在现代中国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印章里。

除了中国人能不能读懂古汉语,还有许多人发出“现代中国人能不能无障碍阅读竖向排列的汉字,看不看得懂繁体字”这样的提问。也难怪,除去对中国的不了解之外,还有一层原因是英语在一千多年里经历了极大的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勇先在《英语发展史》里讲得很详细。

公元449年(我国南北朝时期,421年陶渊明写了《桃花源记》),包含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若干个日耳曼部落入侵不列颠的时候带去的语言就是现代英语的雏形,被学者称为古英语。

目前现代英语中最常用的前100个单词中,有96个来自盎格鲁-萨克逊方言(日耳曼部落方言),诸如the、of、and这类。

而且,在入侵不列颠的时候,这些盎格鲁-萨克逊人拥有的基本上是口头语言,文字欠发达,用的是如尼文字母,也称为北欧秘符。要现代的英语母语者读明白1500多年前的如尼文字母写成的古英语,几乎是不可能的。

哪怕到了680年(我国唐朝时期),著名的古英语口头文学、欧洲最早的方言史诗《贝奥武夫》才刚刚出现,一直到750年前后(李白活跃的时期)《贝奥武夫》才留下了下面这样的文字记录。别说读懂,光是要母语者认识字母也不容易。这还是在拉丁字母因为基督教在英国传播而取代了如尼文字母之后。张勇先对比了差不多同时期的汉语语言文化的发展:“6世纪中期,顾野王的《玉篇》已完稿,收录汉字16917个......就词汇量而言,当时的英语是无法与汉语相提并论的。”

承载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是文字和典籍,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汉字是甲骨文,距今至少3600 年,经历篆书、隶书、楷书等阶段,汉字字形和读音都演变有序,传承可考。今天,受过中等文化教育的青年,稍加训练即可认读先秦文字。

学术界大多认为距今五千年左右,中国的汉字已经出现,中国各地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与末期遗存中的不少“符号”已经具有“文字”特点,有的学者称之为早期“文字”。再晚一些的如距今约4300—4100年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中已经考古发现了可以确认的汉字,而且其一直延续到现在。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可以说是已经“成熟”的汉字。继之,西周青铜器铭文、东周陶文与盟书、简牍、帛书之上的文字,这些是在商周甲骨文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的大篆、小篆及“六国文字”。秦始皇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他采取了“统一文字”的“国策”,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增加国家文化的凝聚力,作出了永载中华史册的巨大贡献。正是由于秦始皇的统一文字于小篆,经汉唐时代,由小篆至汉隶、楷书,至今使汉字成为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突出代表。

就世界各国而言,类似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团团有话说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且一脉相承。时至今日,除中国外,四大古国中哪国文化延绵不断?放眼世界,除汉字外,其余二千年以上文字,其国人还有几人理解含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我们要努力学好汉字,努力继承和发扬好中国文化,让中华文化持续屹立在世界文化之巅,造福世界人民。

作者 | 勤恒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历史研究院”(ID:zglsyjy)、中国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此是牛,此是羊……人类幼崽,从古至今都是可可爱爱》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走进敦煌探秘鸣沙山 在美景中聆听历史的回响 文旅中国

在中国,甘肃敦煌似乎是神秘的代名词,踏着前人走过的足迹,行走于绿洲和戈壁间,永远不可能预料到,下一刻出现在你眼前的是怎样的...

敦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敦煌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