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毁林案”,防护林面积不该是个谜

齐鲁晚报 2021-01-29 04:49 大字

□孔德淇

近日,媒体曝光“敦煌万亩防护林遭‘剃光头’”,受到外界广泛关注。当地相关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相关调查结果称“未发现阳关林场林地大面积减少”“调查中没有发现剃光头式砍伐的情况”。针对当地所称的“防护林面积6979亩”,媒体又爆出多份此前披露的资料,白纸黑字显示阳关林场“防护林13300亩”。

事到如今,国有林场的防护林面积俨然成谜,转而成了社会公众的心头之惑。当地红头文件上“白纸黑字”显示的数字,和省发布会上通报的为何如此悬殊?这个疑问不彻查、解释清楚,恐怕无法服众。

一个简单的调查通报,竟得出一个与此前红头文件相互矛盾的统计数字,令人深感诧异,这显然不该是一个负责任政府的应有所为。眼下此事舆论热度持续走高,调查结果通报更让当地陷入次生舆情危机。在网上,网友纷纷追问:两个数字孰真孰假?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出现了造假的情况?这些也合力形成共同的舆论诉求:不要敷衍了事,更不要试图以此“掩埋”真相。

就此事来看,仍是“疑点连着疑点”,很多疑点指向性明确一致,即此次防护林事件到底是数字问题还是作风问题?当地相关部门有义务、有责任将事件真正调查清楚,给出答案。无论如何,国有林场的防护林面积都不能“一题多解”,相关责任人是否存在问题、应否接受处理,这点更不应有斡旋余地。

根据实地调查,当地民众一直持续反映毁林问题,也有包括中央媒体在内的新闻机构进行报道,但都经地方调查组核实回应“不属实”,画了句号。此事没有得到有效监管,显然也需要画上一个重重的问号。

现实中不光是甘肃,部分地方政府在调查回应中内容不清晰、不准确,含糊其辞、语焉不详的现象并不罕见,这难以缓解公众的真相饥渴,倒是增加了很多人的疑窦,给人“捂盖子”的观感。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既重要但也脆弱,需要最大力度保护。从这个意义上说,敦煌万亩防护林面积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关键性的数字不该成谜。此事也提醒地方相关部门主动、依法履职,认真严肃对待公众关切,同时着眼于历史维度,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极高位置。

目前,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办公室也已派员赴敦煌,就“敦煌万亩防护林遭剃光式砍伐”问题进行独立调查,相信事情很快就会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

新闻推荐

沙漠防护林遭剃光头式砍伐 媒体:不应成糊涂账 须有人负责

光明日报1月23日消息,在我国八大沙漠中总面积排名第六、流动性排名第一的库姆塔格沙漠,每年以约4米的速度整体向东南扩展,直...

敦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敦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