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目老演员老观众老 传承遭遇断代窘境 救救敦煌文化余脉小调戏
敦煌曲子戏传承人张吉成在表演《顶灯》名段
作为敦煌民间一度繁荣的地方戏曲,敦煌曲子戏已经在民间流传了上千年,在已经形成的风格中,仍保留着敦煌遗书中的曲子词和曲调,是敦煌文化的重要“余脉”。“2006年,敦煌曲子戏因曲调优美、特色鲜明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让有着百余年历史的曲子戏传承有了希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敦煌曲子戏越来越成为‘小众’爱好,不但传承人面临断代,后继乏人,就连观众也面临断代的危机,敦煌曲子戏的传承保护成为了当下敦煌人重要的文化保护课题。”敦煌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马良宝接受记者采访时向记者表示了他的担忧。
千年瑰宝久演不衰
敦煌曲子戏,亦称“小曲戏”、“小调戏”,题材广泛,久演不衰,为研究千百年来敦煌社会风貌、风土人情、乡俗民规、婚丧嫁娶,提供了生动、丰富、详实的资料,起源可追溯至唐、宋代。曲子戏最早来自曲子词。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遗书,保存的曲子词有590首之多,涉及曲调80多种。敦煌学术界将其统称为“敦煌曲子”、“敦煌曲子词”。清代以前,这些曲子词及曲调在藏经洞封闭了近千年。1900年,随着藏经洞的发现,才又重见天日,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但曲子词在民间却始终流传、发展、充实、延续着……
敦煌古称沙州,地处甘肃河西走廊最西端,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自汉代以来,长期成为中原文化、西域文化和欧亚文化传播、交流、融汇之地,为内地文化在河西走廊和敦煌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在清代雍正年间向敦煌的大批移民,敦煌曲子戏吸收了西北秦腔、眉户及甘肃各地曲子戏的各种曲调,逐渐发展成了独有的地方戏种。清末至民国是敦煌曲子戏最为盛行的时期,村村都有自发组织的曲子戏班,并产生了较有影响的曲子戏演员。“东牛西牛两个旦(花旦),没有换柱子娈(玩)不转”,说的就是第二代曲子戏的3位优秀演员,东牛、西牛、换柱子均为艺名,东牛名赵吉德,西牛名王登义,换柱子名高中,此外还有孙家福、沈生财、孙家友、周进录、方荣在观众中也颇有名气。
全面普查大力保护
近年来,敦煌市抽调专人对敦煌曲子戏进行全面的普查、整理工作,逐项登记建档,制定了详尽的保护规划。针对敦煌曲子戏演唱老艺人相继去世,面临失传的现状,邀请在世老艺人演唱,对敦煌曲子戏的曲目进行了记谱录音工作。
与此同时,敦煌市文化馆为了促进国家级保护项目敦煌曲子戏的发展,非遗中心每年组织举办一届敦煌曲子戏大奖赛,现已成功举办8届,有效的促进了敦煌曲子戏的发展;2016年初,请专业的摄制组成功录制43出传统经典敦煌曲子戏、44个经典曲子戏曲牌,22个经典唱段。2017年,成功争取国家艺术基金用于支持敦煌曲子戏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先后于2009年、2012年、2017年组织编辑出版了《敦煌曲子戏》第一集、《敦煌曲子戏》第二集、《敦煌曲子戏》第三集、《曲子戏资料汇编》,共有127个剧目、移植剧目33个、新编剧目40个。在此基础上,敦煌文化馆积极举办曲子戏培训班,挖掘曲子戏爱好者,让老艺人传唱,广泛培养自乐班中的年轻演员,敦煌市还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积极扶持民间自乐班的发展,使曲子戏的传唱后继有人。
遭遇传承断代窘境
随着社会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如今,延续百年的敦煌曲子戏正遭遇传承断代窘境。敦煌曲子戏第六代传承人王应战告诉记者:“目前,专门从事此戏种的艺人只有几十人,且大多年事已高,曲子戏已步入老剧目、老演员、老观众的‘三老’阶段。虽然文化馆每年都在加大培训力度,但真正传承的年轻人却不多。”
现在,敦煌曲子戏已传到第六代,年龄大都在五六十岁以上,他们凭借自己的曲艺,吸引曲子戏爱好者加入自乐班,学唱敦煌曲子戏,使曲子戏在民间不断弘扬、发展、延续。现在,敦煌曲子戏不仅仅为当地群众演唱,一些民间自乐班还常年坚持在莫高窟、月牙泉等旅游景点和部分宾馆饭店、农家院为广大国内外游客演唱。他们每天为游客演唱曲子戏及民间小调,演奏曲子戏曲牌,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给游客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敦煌曲子戏已成为传播敦煌民间文化、宣传敦煌的一个重要平台。
敦煌曲子戏专家陈钰告诉记者,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参与到其中。青年人喜欢曲子戏,曲子戏的传承就有了生命力,就能传承下去。让老艺人传唱,培养爱唱曲子戏的年轻演员。这样,虽然老一辈的曲子戏艺人相继去世,但新一代曲子戏年轻唱家接替而出,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学智文/图
新闻推荐
旅行,是一种心态的调整,会让你看到更精彩的世界陈大刚到了宁夏,必须去中卫市沙坡头和石嘴山市沙湖。从银川到中卫,我们都是沿...
敦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敦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