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诞生12个音乐微博物馆“一馆一特色”音乐氛围浓 这家开了24年的琴行 由祖孙三代共同守护

天府早报 2019-10-17 02:10 大字

■天府早报记者 段祯 实习生 王冰 摄影报道

当音乐与博物馆碰撞,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近日,成都诞生了一个音乐微博物馆群,12个音乐微博物馆均位于四川音乐学院附近。每隔几米就能见到的乐器行,不时传来的悠扬琴声……天府早报记者步入这条街区,已然能感受到浓浓的音乐氛围。12家微博物馆之一,古月胡微博物馆(古月胡琴行)由胡德本老先生于1995年创立,也是这一带最早一批开设的琴行。时代变迁,琴行经营也遇到新的挑战,作为琴行的第三代管理者、胡德本老先生的外孙女艾莺坦言,需要把新的理念注入琴行。

尺八、筚篥、清音鼓……

一些“冷门”乐器能在这里找到

古月胡微博物馆,正对四川音乐学院大门,用篆书书写的“古月胡”三字,已让人嗅到一丝年代感。店面分两间,以西洋乐器和民乐分别归类,“把两者混在一起,会显得特别奇怪。”作为古月胡微博物馆馆长、琴行第三代管理者,80后的艾莺是胡德本老先生的外孙女,据她介绍,馆内既展销西洋乐器、名家制作的精品乐器,也展销许多面临失传的传统乐器,以及一些不起眼但不可或缺的小配件。

相比起来,西洋乐器的部分有一些现代的装修设计,民乐部分的陈设则保留了琴行原本的样子,是祖孙三代希望留住的“原汁原味”。

艾莺拿出一些传统乐器给天府早报记者看,“比如清音鼓,四川清音是流传在民间的一种说唱音乐,曲牌丰富,唱腔优美,流传到今天已经有200多年了,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用清音鼓演奏,演奏者一边打板,一边敲,一边唱,但现在会演奏清音鼓的人很少,有清音鼓销售的琴行也极少了。尺八,挑选也非常有讲究,因歌口必须在竹节上,以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还有马锣啊、唢呐啊,也都是具有四川地方戏曲特色的乐器。此外,还如乌木管子,就是《国家宝藏》第二季里出现过的筚篥。”艾莺透露,包括管乐、弦乐、民乐、打击乐等在内,馆里有上千种小类的乐器销售。

1995年5月正式运营

是这条街最早的一批琴行

1995年5月,古月胡琴行在如今的新生路正式开业,也是这条街上最早的一批琴行。

“当时的店开在这条街的尽头,面积差不多有60多平方米,后来乐器多到放不下,又在街对面开了一间20多平方米的店面。”艾莺笑言,当时琴行并没有特别的定位,“能卖啥子就卖啥子,因为很难进货,能进到啥子就卖啥子。”大约是在2000年以后,琴行才搬进了现在的店面。

艾莺的外公胡德本老先生,从1957年起在四川音乐学院乐器修理室工作,十几年从事各类乐器的制作、修理以及学院演出的舞台美术工作,退休后便创立了琴行,后来姨妈胡春蓉“接棒”,成为了琴行的第二代管理者。“姨妈弹得一手好的琵琶和古筝,在剧团里从事琵琶弹奏,从事这个行业不懂乐器可不行。”采访中,有一些顾客来店里询问,记者还碰到了如今已90岁高龄的胡德本老先生,“恰巧今天三代馆长都在呢!”“哈哈,他天天都来,他必须在哦!”胡春蓉说,“老爷子现在除了耳朵不太好,身体很硬朗,完全看不出来已经90岁了。”

老琴行经营遇新挑战

需向更精细化更专业方向转变

这些年,琴行换过地址、扩大过门面,经历过改变,但也有始终坚守不变的积淀、传承。2015年起,艾莺开始全面接管琴行的工作,“我从小学钢琴、小提琴,会的是西洋乐,这一点和上一辈不一样。”读书时,艾莺并没有选择音乐专业,毕业后也没有从事相关方面的工作,但这并不妨碍运营琴行,用她自己的话解释,“从小在琴行长大,在川音校园里跑来跑去,这一切对我来说并不陌生。”至于为何要全面接过琴行的管理工作,艾莺说“因为家里的需要,因为时代在发展。”为此,艾莺也没少“补课”:到琴厂了解制作,去乐器展参观,和厂商沟通……“这些非常专业,不了解根本没办法销售乐器。”

从修乐器,也做乐器的外公胡德本为起点,琴行至今走过24年,随着时代变迁,琴行经营遇到新的挑战。对此,艾莺并不否认,“竞争确实激烈,网店多,琴行多。”但与此同时,“乐器也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一定要上手,才能真的感受到它,它也需要长期的调试和维护,这是实体店的优势所在。况且琴行开了这么多年,也是有一定口碑的。”在艾莺看来,“琴行需要向更精细化和更专业的方向转变。”如今祖孙三代一起照顾琴行,老店在散发醇厚底蕴的同时,也在焕发着勃勃生机。

点击

1906年的德国小提琴

馆内的收藏品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一把来自1906年的德国的小提琴,这把小提琴同另外三把老琴单独陈列,足以显示出它们的“尊贵”身份。据古月胡微博物馆艾莺介绍,这把小提琴是他们从香港得到的,现在市价为八万四千元人民币。它的背板由云杉制成、面板由松木制成,工艺精美,演奏效果好,具有收藏和演奏价值。作为一名小提琴演奏者,艾莺说:“有时候小提琴放得越久,木材越干燥,共鸣声更好。我们一共收藏了四把老琴,这把是最老的,也是声音最好的一把。”

限量版古筝

除了这把小提琴,古月胡琴行内还有 一 个“ 重 要 嘉宾”——一台古筝制作大师徐振高八十寿诞限量版古筝。艾莺介绍,这一批纪念版古筝只生产了80台,每一台都有编号。“这台古筝,除了琴体部分是兰考泡桐木之外,其余地方全由紫檀木制成,现在这么大的紫檀木极难寻觅。除此之外,琴体上‘双鹤朝阳’的样式,是敦煌琴标志性图案,而敦煌琴相当于民族乐器中的‘爱马仕’。”艾莺表示,作为收藏品,这台古筝从2012年收来至今放在店里7年,价格每年上涨10%,现在的售价约为11万元人民币。

延伸

12个微博物馆“一馆一特色”

近日,由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街道主办,成都艺美惠社区文化发展中心承办的望江·音乐家十二乐微博物馆艺术节暨器乐文化周活动在府南音乐广场举行。由12个以音乐文化为载体的微博物馆组成的望江·音乐家十二乐微博物馆群也揭开神秘的面纱。12个微博物馆坚持“一馆一特色”的原则。

今后每月,微博物馆都会举办音乐大师分享会,举办乐器公益课堂,每天以免费、免票的方式向大众开放。此外,他们还将继续拓展望江·音乐家的价值所在,通过文创开发等方式,努力创新音乐产业、文创产业甚至旅游产业的新模式。

新闻推荐

敦煌艺术文献展在马来西亚举行

新华社吉隆坡10月12日电(记者郁玮)“丝路:文明互鉴——敦煌艺术文献展”1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幕,马来西亚各界百...

敦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敦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