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科技创新合作论坛举行 用科技创新护航文物保护

西安日报 2018-09-08 04:17 大字

本报讯(记者陈黎文艳见习记者廉晶)如何让高科技为文化遗产保驾护航?本届西部文博会举办了“2018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科技创新合作论坛”。来自国内外的16名专家学者就“文物保护修复与科技创新”“新时期博物馆建设与管理思考”两大专题做报告,集思广益、分享经验,探讨如何更好地运用科技创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如何为文物保护插上科技翅膀?在“文物保护修复与科技创新”这个专题讨论中,8名专家学者带来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宝贵经验。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李志荣认为,文物图像的记录和采集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一环。运用数字化图像采集技术,可以将文物原真呈现、放大,看到肉眼不能观察到的细节,从而让复制、保存壁画等濒危文物成为可能,也就是用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建档”。“我们已经运用数字采集技术复制了敦煌莫高窟。”

“科学技术在文物保护利用领域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探索建立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当前及未来文物保护利用的必然趋势。”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告诉记者,本次论坛必将为文物科技保护工作增动能、提速度。

作为本届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11家主要博物馆向公众展示博物馆文物保护成果和博物馆文创产品;30个国家文物局全国重点科研基地、7所陕西重点高校科研机构、4家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与考古科研单位向业界展示最新文物保护利用科研成果。

新闻推荐

敦煌新鲜瓜果进景区进酒店大受游客欢迎

金秋九月,正值敦煌的旅游旺季,也是敦煌瓜果的丰收季。为进一步发挥文化旅游首位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

敦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敦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