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打造一个大产业 酒泉市文化旅游产业如火如荼
酒泉,风景如画。这里山脉连绵,戈壁浩瀚,绿洲成片,构成了雄浑独特的风光。
酒泉,文化昌盛。这里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化,为古代亚、欧地区民间的联系、交往,为丝绸之路的发展、繁荣、兴旺,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2017年,在这幅意蕴悠远的山水长卷上,酒泉上下思想统一、目标同向、行动一致、力量凝聚,全面打响区域首位产业发展攻坚战,并浓墨重彩打造了一个文化旅游大产业。
酒泉,正以倾城的姿态,迎来文化旅游产业大转型、大变革、大发展的“美好时光”。
近年来,酒泉市把文化旅游业作为首位产业,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呈现持续繁荣发展态势。
◆打基础:着眼未来的战略之策
“美好时光”的开启,立足于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历史与现实的深层考量,对机遇的适时把握,对未来发展的精准定位。
2017年9月22日,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成果新闻发布会在敦煌召开。本届文博会期间,共有51个国家、3个国际组织的582位中外嘉宾,以及2100多名参展商、知名企业代表、演职人员共同见证盛况:文化年展全方位展示了3500多件文化艺术精品;讨论通过《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方案》;俄罗斯、韩国等近20个国家及国内20个省区市的500家企业汇聚文博会国际文化产业展览交易会……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这一届敦煌文博会立足经贸物流,在融合推动中展示丝路魅力、促进经济发展,这成为本届敦煌文博会不同于首届的一大亮点。
前来参会的中国贸促会会长姜增伟感慨地说,文化产品和服务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对外文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已成为对外贸易的新亮点。
围绕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布局,酒泉市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启动了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借助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永久落户敦煌的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的人文交流、文化创意、艺术展示等活动,把酒泉市的文化资源统筹、映射、放大到这个国际平台上,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大企业、大集团带动战略,进一步优化全市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有力推动文化和旅游、体育、科技、农业、金融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有效确保了酒泉市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稳步推进,“敦煌文化”和“航天文化”两大品牌逐渐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文化品牌。
◆“文化+”战略下的深度融合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
建机制、抓落实,酒泉市在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上做足了文章。
为了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培育首位产业,酒泉市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酒泉市“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要积极引导文化消费,加快广播影视产业、文化经营单位、印刷包装产业、工艺美术产业、文化艺术行业转型升级。
围绕这一目标,酒泉市着力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推进文化创意设计产业、数字文化产业、展会产业三大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全面实施“文化+”战略,推动文化和旅游、体育、现代服务、特色农业、城市建设深度融合。
酒泉市还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切实优化文化产业项目、园区(基地)、文化企业的布局和建设,设立酒泉市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领域。
同时,依托敦煌文博会,持续扩大敦煌文博会平台效应,拓宽渠道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多层次全方位提升文化交流合作水平。
在2017年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经贸合作的戏份相比首届更加多了。
精心的组织换来了令人欣喜的成果。
有关方面开展推介及产品发布活动124场次,达成意向贸易额6752万元,现场销售823万元;旅游产品展览及推介会重点推介362个项目、签约13个项目,达成意向性投资300多亿元。《敦煌神女》《敦煌盛典》《丝路花雨》等一批优秀剧目实现常态化旅游演出,有效地带动了文化旅游消费。
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加快了酒泉市广播影视产业、文化经营单位、印刷包装产业、工艺美术产业、文化艺术行业五大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创意设计产业、数字文化产业、展会产业三大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酒泉市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促进城乡文化均衡发展,提升城乡文化品位。目前,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完备,文化机构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网络建成,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全市共投入资金20多亿元,先后建成了酒泉市博物馆、敦煌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敦煌大剧院等一大批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目前,金塔县“两馆两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中,全市8个文化馆全部达到等级以上标准,8个公共图书馆有7个达到等级以上标准,新建成8个美术馆,完成了全市6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达标建设,完成了437个行政村“乡村舞台”建设任务,实现了全覆盖,完成了6个街道综合文化站的达标建设任务,完成了50个社区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即将全面建成。
酒泉市还先后启动“图书漂流”志愿者服务活动、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和“乡村舞台”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村村通工程,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达到13.72%。文化精品创作初见成效,形成了文化与旅游、体育、休闲、养生等产业融合加速推进的良好态势,酒泉文化对外知名度和文化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市、县两级常年开展送文化下乡、节庆文化、广场文化、文化艺术培训等活动,基本形成了有届次的广场文化艺术节、业余专业艺术调演、全民读书等活动,阵地文化活动好戏连台,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全市举办的大型文化活动每年都达120多场次,观众达50多万人次。为进一步让广大群众共享公共文化发展成果,各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坚持节假日不休息,常年向群众免费开放。据统计,全市文化“三馆”平均年参观人数超过150万人次。
◆重保护:更加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
酒泉是古丝绸之路经济、军事重镇,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节点城市,更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市”。
2017年的夏天,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主题宣传活动”如期举行,来自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和非遗传承人进行了展示展演宣传活动……
近年来,酒泉市抢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把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作为亮点工程来抓,在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文化旅游项目推介招商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性互动格局。
目前,全市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已达41个,全市已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5项,省级非遗名录28项,市级非遗名录286项;各县市区公布的保护名录多达462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3人,省级35人,市级155人,县级385人。
酒泉市还积极引导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成果转化。开发出敦煌元素书签、唐中期壁画茶台桌布、酒泉夜光杯、彩塑系列、敦煌板画、瓜州皮影和剪纸、肃北银器、阿克塞民族服饰及工艺品、酒泉特色创意产品等11大类32类161件文化旅游商品,拥有著作权产品23件。
□本报记者郭军
新闻推荐
本报北京讯(记者徐锦涛)1月4日下午,第三届敦煌文博会组委会会议在北京召开,正式启动第三届敦煌文博会筹备工作。据悉,本届文博会拟定于今年9月在敦煌举行,拟定主题为“展现丝路风采,促进人文交流,让世界...
敦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敦煌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