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莫高窟创建1650周年系列报道之九:开放篇 名扬四海的游客“圣地”

甘肃日报 2016-09-13 00:00 大字

莫高窟创建1650周年系列报道之九:开放篇

名扬四海的游客“圣地”

游客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观看主题电影《千年莫高》。孙志军摄(资料图由敦煌研究院提供)

本报记者施秀萍

题记:有人说,一个伟大的过去,往往预示着一个辉煌的未来。莫高窟,或许正是如此。

从早期的零散游客到每年1万人次参观,再到每年10万人次,再到每年百万人次,呈几何式翻番增长的游客,用数字为我国中古时代规模最宏大的文化遗存莫高窟做着“吸引力”的注脚。

从自然开放到正式开放,再到预约参观,再到“数字+实体+预约+实名”,随着时代变迁不断更新换代的开放模式,见证着“敦煌儿女”从未懈怠的脚步。

正式开放,迎来大批游客

1944年,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莫高窟正式纳入国家管理体系。

此后,到莫高窟来的人尽管以专业人士和敦煌当地的居民为主,但莫高窟的游客还是渐渐地多了起来。“敦煌守护神”常书鸿曾于1961年5月9日在《甘肃日报》上发表《敦煌莫高窟的维修工作》一文,对1949年后参观莫高窟的人数做过统计:1949年9月至1959年9月,10年间共接待游客14.65万余人,其中庙会等节日期间的游客比平日多,而外宾共计195人。

这一时期,莫高窟大抵是自然开放的,直到1979年。  (转7版)

(接1版)

这一年,随着敦煌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对外开放城市,敦煌文物研究所依据洞窟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制定了洞窟开放标准,选择了不同时代的代表性洞窟正式向游客开放。

开放,让“藏在深闺少人识”的莫高窟焕发出巨大魅力。

1984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扩建为敦煌研究院,提出“保护、研究、弘扬”六字方针,其中“弘扬”即指旅游开放和对外宣传,这极大地促进了莫高窟旅游,加上当时国家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工作的深入与扩大,当年来莫高窟的游客从1979年的24701人次一跃飙升为10万人次。

1987年,莫高窟以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全部6项标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结合当时蓬勃兴起的丝绸之路热,莫高窟旅游人数在次年再上台阶,达13万人次,其中外宾近2.3万人次。

此后,随着西部大开发,随着中国与世界旅游市场的繁荣与旅游经济的发展,莫高窟迎来了大批中外游客,游客数一再攀升。1999年、2001年、2004年和2006年,莫高窟游客从20万到30万再到40万人次,再一跃至50万人次;2011年,达67万人次,2012年达80万人次……

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尽管莫高窟在历史上都是私家建造的礼佛殿堂和家庙,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精美绝伦的多彩艺术和独特珍贵的多重价值在不经意间又创造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自1979年旅游开放以来,莫高窟共接待了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470多万游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2006年,敦煌研究院第三代“掌门人”、“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在《敦煌莫高窟旅游开放的效益、挑战和对策》一文中就指出莫高窟旅游开放的巨大效益。

首先,通过旅游开放,向世界各地游客展示了悠久灿烂的敦煌文化,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使莫高窟成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五十个地方”之一;同时,也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激发了人民反思历史、振兴中华的精神。

其次,旅游开放促进了敦煌文物保护事业的大发展。随着游客增加,门票收入增长,一改过去经费短缺、保护工作捉襟见肘的窘境;另一方面,通过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也极大提高了敦煌研究院保护与管理的水平。

尤为重要的是,莫高窟的旅游开放对树立甘肃形象,尤其是在促进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的旅游繁荣、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有数字为证。1979年,莫高窟所在的敦煌是一个人口不足10万的农业小县,信息不灵、交通不便,全县财政收入只有217万元,是吃国家财政补贴的穷县。到1989年,财政收入突破1500万元,一举摘掉吃财政补贴的帽子。1998年,敦煌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到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20.9亿元,是1979年的195倍;其中,旅游收入3.9亿元,占GDP比重达18%,真正成为支柱性产业,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此同时,敦煌市的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教育卫生和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预约参观,探索开放模式

发展的道路上,永远是鲜花与荆棘交织并存。

“莫高窟旅游开放在带来巨大效应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樊锦诗从莫高窟洞窟情况和开放情况两方面作了详细分析。

从洞窟情况看,莫高窟虽然规模宏大,但大多数洞窟空间狭小,洞窟可承载游客容量十分有限,且莫高窟属于遗址博物馆,洞窟文物既不能移动,也无法布展;窟内壁画、彩塑又采用当地麦草、泥土、木材制作,材质脆弱,加上千余年自然与人为因素的破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酥碱、起甲、空鼓等多种病害。

从开放情况看,莫高窟的游客数量呈持续高速增长态势的同时,也呈现出极强的季节性和时段性,旺季特旺,淡季特淡,且旺季游客承载量严重超标。

两大因素导致的挑战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游客增加不仅让洞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且打破了洞窟原有恒定的小气候环境,对窟内本就十分脆弱的壁画、彩塑构成了严重威胁。而国务院早在1987年11月24日的《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通知》中就强调:“像敦煌壁画这类易于损坏的稀世珍宝,不能作为一般性的旅游开放点。必须严格控制参观人数,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另一方面,呈“线性”分布的莫高窟洞窟造成游客集中在窟前无法分散,因洞窟狭小造成的洞窟拥挤现象愈加突出,游客看不清、看不好,无法获取更多历史文化信息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而《国际文化旅游宪章》则明确要求“古迹保护和旅游规划应该确保带给游客一段有价值的、满意的和愉快的经历。”

没有孰重孰轻,没有孰优孰劣,没有孰先孰后,必须同时解决这些问题。

在“保持文化遗产的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原则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方针的基础上,敦煌研究院确定了“在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充分展示莫高窟的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的思路。

对策,则是一系列“组合拳”:法制建设+规划制定+国际合作+游客承载量研究+适度利用+展示讲解+预约参观+游客调查+宣传教育……

2003年3月1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2005年6月,《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2006-2025)》出台。其中,依照《规划》要求,对莫高窟的旅游开放和服务管理做了全面、科学的统筹规划,将开放洞窟的总数量由此前的40个增加到60个(正常开放30个、旺季调节洞窟20个、特别开放洞窟10个,游客可以凭正常门票参观其中的8个洞窟),取得了显著分解客流的目标。数据显示,冬春季旅游淡季的游客人数以每年23%的增幅增长。

为做到分时段、有计划、有质量地接待游客,同时降低洞窟负荷,2005年,敦煌研究院在旅游旺季实行参观预约和预报制度。当年9月,预约率达82.8%,在缓解洞窟压力、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方面成效显著。

赢得“开门红”,敦煌研究院又于2007年7月研发了更加便捷的“莫高窟网上预约”系统代替人工预约,省内外180家旅行社注册预约。“预约制的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樊锦诗说。

“我们讲解的是历史、是艺术、是文化,我们传播的是价值、是尊重、是文明。”除免费提供残疾人轮椅、冬季免费提供棉衣、夏季喷雾降暑、延长开放时间等贴心举措,不遗余力地提高游客的旅游品质外,敦煌研究院高素质的讲解员队伍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相较而言,莫高窟是难懂的,讲解员就是引领游客畅游莫高窟灿烂文化的一把钥匙。

1979年,莫高窟只有5名专职讲解员;到1997年,实现英、日、法、德、韩五种外语讲解;到2015年,讲解员达135人,成为全世界文化遗产地和博物馆系统中规模最大的一支讲解队伍。他们通过生动而富有内涵的讲解,让游客领略艺术宝窟风采,传递千年厚重文化,也让游客知悉莫高窟来之不易、存之亦艰的珍贵,赢得更多游客关注、热爱和理解;他们还通过预约制、游客调查、大客流路线分流,在缓解洞窟压力与提升游客体验丰度方面做着细微而有效的努力,成为莫高窟的“第一形象代言人”。

数字+实体,开创丝路亮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敦煌旅游环境的不断完善,莫高窟旅游热持续升温,旅游人数屡创新高:2012年8月,莫高窟游客超16.8万人次,创莫高窟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单月客流最高纪录;此后,纪录一再被打破。

不断攀升的游客量见证着莫高窟的无穷魅力,也考验着敦煌研究院的管理能力。

“一些游客可能一生就来一次莫高窟,不能把他们挡在门外。”“莫高窟是不可复制、不可逆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不好就是历史的罪人。”

两种声音,始终在“敦煌儿女”耳畔萦绕。2001年,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所合作,启动“莫高窟日游客最大承载量”研究。2013年5月16日,经过长达十余年的洞窟监测与大数据分析,确定莫高窟比较安全、合理的游客接待量为每日3000人。

这与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景区应当公布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制定和实施旅游者流量控制方案,并可以采取门票预约等方式,对景区接待旅游者的数量进行控制”的理念不谋而合。

但3000个名额显然供不应求!2012年,日游客量超过3000人次的天数就达100多天;“十一黄金周”日均更突破1万人次,甚至高达18660人次,是莫高窟每日游客最大承载量的6倍!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早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不懂数字化、自称“不爱赶时髦”的樊锦诗却大胆地决定,要“建一座数字莫高窟”,打造一个令世界瞩目的时尚创举。

2014年8月1日,“敦煌儿女”期盼了很久的日子终于来临:历时4年、投资3亿元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投入使用——历史性、革命性地改写了莫高窟的开放与保护模式。

试运行的“数字体验+实体洞窟”的双重参观模式,不仅并未如外界传言“莫高窟实体洞窟不再向游客开放”,而且实际参观洞窟数在旺季保持8个,淡季则增加到12个;与此同时,通过“导流削峰”,将莫高窟单日游客承载量由3000人次提升至6000人次,达到文物保护、游客承载量和游客文化体验提升的多赢效果。

这一天,通过网上预约参观莫高窟的游客人数虽然只有2679人,但却是值得铭记的里程碑式的日子:这标志着开放了35年的莫高窟旅游由人工管理变为信息化管理,由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理。莫高窟保护与开放的双手牵得更紧了。

2014年9月10日,运行了35年的莫高窟景区售票处停止线下售票。莫高窟率先在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实施了“总量控制+预约参观+在线支付+数字体验+实体洞窟”的全新参观模式,当年游客数达79万人次。

莫高窟的魅力与日俱增。2015年7月8日,首次出现6000张门票半日售罄的现象。7月20日,为避免“黄牛党”倒票情况出现,莫高窟实施“实名+预约”这种国内旅游景区罕见的措施,并一次性提前预约一个月的门票。7月22日,为应对超大客流和未能预约的游客,启动“预约+应急”互补模式,让来敦煌的游客通过不同方式一睹莫高窟。

2015年10月7日,在数字展示中心运行425天后,敦煌莫高窟传出“年度游客接待量首次突破百万人次”的消息,“单日游客超过一万人次”的火爆场面也渐成为这处古老文化遗产的常见现象了。这一年,莫高窟接待游客量再创新高,达114万人次。这意味着,全新的参观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尽管,游客数一再“井喷”,不过,千年等一回的“数字敦煌”工程也相当给力:敦煌研究院通过近一年的监测发现,在总量控制的参观新模式下,莫高窟开放洞窟的微环境指数达标率明显提升,而且,每日游客接待总数与时间呈现了较为平稳的线性特性,窟区游客流量峰值由之前的2300人次降至1200人次左右。

2016年,尽管莫高窟旅游持续升温,“敦煌儿女”却在匆匆的脚步中,多了一些淡定与从容……

敦煌,是伟大的。因为她的伟大,我们迎来一个辉煌的时代,还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敦煌儿女,也是伟大的。因为他们,千年莫高以更加健康美丽的身影张开怀抱,迎接着五湖四海的“朝圣者”。

新闻推荐

甘肃冬春旅游力推八大产品近百项优惠“大礼包”吸引游客来甘

甘肃经济日报讯(记者张栎)为迎接元旦、春节的到来,全面展示甘肃省冬春旅游的独特魅力和民俗风情,省旅发委会同各市州共同推出八大冬春旅游产品和丝路旅游优惠“大礼包”。八大专项旅游线路产品包括:畅...

敦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敦煌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