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将健康理念融入公共政策
本报记者 王 耀 田世荣 房惠玲
近年来,甘肃省卫生计生系统认真贯彻国家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服务群众健康、促进全面小康的安排部署,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持续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推进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大力倡导大健康理念,积极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以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为带动,促进全民健康。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公共政策:充分考虑“健康”影响
“如今,我们的奶牛草产业规划和中药疗法正在逐步推广,如果能在全省推开,甘肃牛奶就可以打出绿色牛奶品牌了。”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刘维忠很是满怀信心。对此,经过调研,甘肃省卫生计生委想出了解决办法,2013年,委托甘肃中医药大学(原甘肃中医学院)研究制定草产业规划,即牛吃几种特定的草可以预防乳腺炎,同时对已经患乳腺炎的奶牛,采用生栀子研粉加鸡蛋清外敷,或配制中药替代抗生素治疗。作为试点之一,2013年在白银市白银区四龙镇的鑫昊奶牛养殖示范园启动了中药防治奶牛乳腺炎项目。项目选择产奶牛237头,按照泌乳量相近的原则分组展开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药组预防奶牛乳房炎效果明显,添加的中药配方对牛乳腺炎的治愈率达100%。
今年7月下旬,在“千年药乡”陇西县首阳镇董家堡村的陇西药圃。记者一进入大棚,就闻到了艾草的熏香。三四平米的缓冲室没有人,小桌上艾草燃着,桌上还放着一台电针仪和两个小药箱。药箱里放有艾条、艾灸支架、火罐、花椒艾叶袋、矿盐袋、刮痧板、刮痧油等物件。而从大棚里走出来的药圃技术员杨世祖说:“这些都是政府给配的。近两年来腰腿不疼,全靠这些宝贝了。这一带的农民家家户户种药材,常年蹲在地里劳动,腰腿疼是常见病。特别是在大棚里,常年湿度60%-70%,关节受不了。冬天大棚内外温差二三十摄氏度,一出来就感冒。镇卫生院和村医2014年冬天送药上门,手把手教大家怎么用。”
同样,在白银市白银区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内共有151个温室大棚。记者注意到,每个大棚均配有“缓冲间”,均为2013年改造项目。大棚管理员张小英说:“蔬菜温室大棚内闷热潮湿,且空间有限,需蹲下或弯腰劳作,蔬菜从种植、生长、成熟、采摘,每个周期都离不开人。一天忙活七八个小时,腰酸腿痛不说,一出棚,强烈的温差也令人苦不堪言,这些缓冲间具有过渡调节大棚内外温差的作用,还可以利用乡卫生院医务人员手把手教会她们艾灸、穴位按摩等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的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腰腿痛等‘大棚病\’等。”
鉴于近年来儿童白血病患病率呈上升态势,其中环境污染被认为是儿童白血病的重要诱因,不少患儿家中有过装修史。2012年10月,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原甘肃省卫生厅)与省教育厅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充分认识室内空气污染对少儿健康的危害性,做好相关警示、防范工作,建立沟通机制和对口检查制度,同时,动员全社会共同做好室内装修的空气质量监测工作。
政策引导:健康促进模式改革
“受当地风俗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健康饮食习惯难以在短期内引导改变。”今年5月20日在渭源县召开的全省健康促进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现场会上,通渭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县针对Ⅱ型糖尿病等20种病虽已制定了健康干预处方,但部分人群尤其老年人的生活习惯难以改变,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处方依从度低,普及健康卫生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沟通困难,还需大量人员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凸显干预效果。
据了解,健康促进模式改革是甘肃省深化医改的又一举措,2016年将在全省全面推行。甘肃省卫生计生委提出创新健康服务模式,大力实施健康素养提升工程,积极推进健康促进模式改革的思路。对此,甘肃省印发了《甘肃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行动计划(2014-2020年)》《关于健康促进模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明确各县级政府是健康促进模式改革试点的实施主体,提出以县为单位对各类健康服务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改革县级、乡村和社区卫生计生机构以及村卫生室的职能定位,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将90%的门诊服务归集到乡村和社区医疗机构,90%的住院服务归集到县级医疗机构,实现“保健在家庭、小病在乡村、大病去医院”。
今年8月10日,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召开全省卫生计生***和健康促进模式改革视频推进会议。根据计划,今年年底省上将对健康促进模式改革试点工作进行评估总结,并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年度目标责任考核,2016年将在全省全面推开。截至目前,甘肃省健康促进模式改革试点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省级试点范围已从定西、陇南、酒泉、庆阳、白银等5个市的6个县(市、区)的82个乡(镇、街道)、370个村(社区),扩大到82个乡(镇、街道)、493个村(社区),分别占试点县的乡镇和村(社区)总数的98.84%和41.05%。一些未纳入省级试点的市(州)和县(市、区)也积极创造条件,结合实际开展了试点工作。
同时,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取得新突破。各试点县(市、区)积极改革探索、实践,创造出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康县将健康促进融入美丽乡村、健康乡村建设,探索建立了以健康十字歌为核心的“四查五访六干预”工作模式。渭源、通渭等县探索实施了“4+1签约服务”模式,建立健全了“入户调查—健康体检—随访干预”工作流程。康县、渭源等县开展了健康家庭创建活动。再者,健康体检和随访干预工作深入推进。6个试点县(市、区)共有10.67万人享受了免费的健康体检,筛查出各种疾病患者4.96万人,入户随访干预指导4.4万人。渭源县还筹措资金270多万元,为全县9000多名干部职工做了免费健康体检。
敦煌市被确定为2014年全国首批“健康促进县”试点建设市(县),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在试点2年建设周期内,制定有利于居民健康的公共政策,创建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业,创新健康促进体制机制,健全健康促进工作网络,总结适合基层实际的、可推广的健康促进综合干预模式,探索促进区域健康促进工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逐步建立: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长效机制
健康,不仅与医疗服务有关,还与贫困、教育、环境、就业等多种社会因素相关,这是目前全球已经形成的基本共识。
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刘维忠说,健康促进模式改革主要目标就包括:建立完善党政领导、部门参与、全社会推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大健康工作机制,使健康工作成为各部门和全社会工作的一部分,为维护群众健康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通过各部门合作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减少水、空气、土壤、食品等污染,创造健康环境,减少疾病发生。通过入户开展健康管理,给群众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减少病人,解决看病难问题。还要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纠正医院和医生趋利行为,使医院和医生更加注重、主动参与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以减少病人,降低医疗费用。节约费用引导更多医务人员参与到疾病预防和入户健康管理队伍中来,这样提高了群众的健康素养、节约了医保费用。
近日,全省各地积极行动,实施“大卫生”、“大健康”战略,陇南市、定西市、嘉峪关市陆续制定出台了将健康融入所有公共政策的指导意见,将“大健康”理念纳入所有公共政策,发挥公共政策对公众健康的导向作用,努力做到把影响公众健康因素降到最低。
记者了解到,目前,“两后生”中医推拿、药膳、月嫂、老年家庭护理技术培训正在全省逐步展开,甘肃省中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卫生职业学院等已经出版了相关教材。今年,这些培训计划纳入了全省扶贫款支持范围,培训面将进一步扩大。庆城县、陇西县、和政县、凉州区、敦煌市等投资几十亿元建设了中医生态养生园,依托中医生态养生园区,全省正在实施四大中医养生旅游产业,其中中医治癌旅游、中西医整形美容和毛发移植旅游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减肥旅游和睡眠旅游产业正在启动。
新闻推荐
记者庄俊康通讯员贺生兵敦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现有耕地面积35万多亩(含农林场站),人均占有耕地3.66亩,是全省优质棉花、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瓜果之乡。境内多数耕地土壤的养分含量相当于...
敦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敦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