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和生活日常
本报记者王艳茹通讯员孙灿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宣传片用中国式美学惊艳了世界,尽显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二十四节气再次成为人们关注和热议的话题。
本期,邹城市非遗传承中心主任王崇印走进《文化济宁·百姓讲堂》,带来一堂生动的《二十四节气和生活日常》,为市民揭秘藏在时间里的中国智慧。
蕴含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二十四节气将天文、物候、农事和民俗完美结合,千百年来一直被我国人民所沿用指导生活生产活动,不仅是一年的时光轮回,更是人与自然和世界相处的方式,蕴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智慧。
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也意味着对这一优秀文化遗产的认可和对中国承担保护职责的信任。
二十四节气是一个对春夏秋冬气候变化明显的地区才会有意义的知识体系。只有四季分明的地区,才会有明显的季节与物候变化,人们才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气候变化与物候特征。据王崇印介绍,受地形地貌影响,我国中纬度地带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下游部分地区四季分明,与北纬30度左右重合。同时,形成“八风”,即立春时节开始刮东北风、春分开始刮东风、立夏开始刮东南风、夏至开始刮南风、立秋开始刮西南风、秋分开始刮西风、立冬开始刮西北风、冬至开始刮北风。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四季和如约而至的“八风”,让“二至二分”(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和“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气候特征鲜明,为二十四节气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框架。在众多时间知识体系中,二十四节气因疏密得当,符合大自然变化的节律,而得到广泛流传和发扬光大。
产生于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
二十四节气产生于农耕社会,不仅具有先进的农学思想,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耕社会的思想体系和重农传统,也存在制度方面的因素推动它成为指导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历法。而中国古代文明属于典型的农耕文化类型,它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早期农耕文明起源地之一。农耕方式发明以后,依靠这种以种植作物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一直延续,大约自春秋战国开始至秦汉时期,主要依赖种植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已经确立。
高度发达的农耕社会具备文化积累的基础,而具有连续性的象形汉字,也便于不断探索积累,进一步促成了各种知识的继承与发展。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内容形成持续了很长时间,西周时有“两分”与“两至”,战国时增加了“四立”,到西汉《淮南子》上才内容完备,这些如果没有象形字的延续性,也难以不断承继。
王崇印表示,二十四节气产生于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体系中,并且是有着强烈和谐关怀与包容理念的文明体中,仅仅农耕社会的生产发达还不足以产生二十四节气概念,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农学思想与理念来配合。老子强调“道法自然”,庄子崇尚自然,提倡无为,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自然会影响到当时的农家学派,《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等四篇透露出强调农时的重要性,这些都促成了内涵丰富以掌握农时为目的的二十四节气产生。而二十四节气恰好就是合理利用农时的典范,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知识体系,也是当时发达的农学思想具体的体现。
在天、地、人三者和谐的模式下,著名的“土脉论”出现了,它把土壤视为有血脉的、能变动的,并与气候变化相呼应的活的机体。古人认为土地是命脉,把土地当生命,自然懂得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尊重自然,依赖自然,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来做事,获得回报。二十四节气产生后,内涵逐渐丰富,相关的农谚是其内涵的条理延伸,用来指导农事活动,按照天道,安排生产与生活。
天文和郡县制度起到关键作用
二十四节气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发达的天文学知识。中国是欧洲文艺复兴以前天文现象最精确的观测者和记录的最好保存者。中国最古老、最简单的天文仪器是土圭,也叫圭表。它是用来度量日影长短的,有了它,可以确立冬至(日短)与夏至(日长)时间。
王崇印认为,旧时的天文观察是以实用为目的,天是一个有意志、有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是中国最高统治者的政治需要,也是所有中国人的礼仪需要。中国的天文学观察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相互运动的现象,最后将地球上因为太阳运行所主导的天气演变周年(365天)重复的现象,分成二十四份,称为二十四节气,用来指导生产与生活,可以说中国的天文学是一种实用天文学。
此外,秦汉时期中央集权体制——郡县制度,为二十四节气产生与推广产生了最重要的推动作用,否则,各地不会形成与之相配套的农谚和各地的因地制宜的调整。秦朝推行一统制度后,很快就被汉朝取代,汉承秦制,延续秦朝书同文、车同轨、日同历。汉武帝在太初元年颁行了太初历,将一回归年平分为二十四节气。也就是说,通过官方推行,才使得二十四节气成为古代中国用来指导生产与生活的普遍历法,客观上它是秦汉以来中央一统体制的产物。
因此,真正广泛使用二十四节气的,开始于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原始目的主要是着眼于生活历法和生产历法,针对节气来安排农事,即把太阳周年分成二十四等份后,群众开始根据各地不同小气候逐渐掌握了二十四节气与农时农事间关系,并根据实际微调,形成了各地不同的地方特色。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精耕细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精髓是与自然和谐,即“时宜”。它是中华民族的原创文化,是古代民众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求索、认知、总结的智慧结晶,所蕴涵的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重要方面。历史上,二十四节气伴随着王朝历法的颁布成为老百姓遵循的日用之时,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人们对于二十四节气进行因地制宜、因俗制宜的创造性利用,形成了十分丰富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甚至成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二十四节气的节令生活,是中国和谐理念的重要呈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
新闻推荐
近年来,邹城市香城镇从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内容、方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把握群众认知规律和接受习惯,通过“四结合...
邹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邹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