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问题出亮点 创新作为破难关 坚决打赢全市港口码头环境整治攻坚战
通讯员邢海春高峰
自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下沉济宁市开展环保督察以来,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高度重视,坚持“不出问题出亮点”的总要求,聚焦职责职能,压实工作责任,强化担当作为,以最高标准、最大力度、最严要求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港口码头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深入微山、鱼台等8个县市区53家港口码头集中开展督导检查,共发现整改各类问题587个,圆满完成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保障任务,坚决打赢了港口码头环境整治攻坚战。
“实”字当头,强化统筹推进。专班式推进。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围绕港口码头扬尘管控、水污染治理和船舶污染物接转处三大重点,研究制定了《保障工作推进方案》和《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了以中心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港航协调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和文件资料组、督导检查和案件落实组、后勤保障和宣传报道组3个工作组,负责环保督察的协调配合工作。模块化督导。派出4个包保组分片包保,深入港口开展“四不两直”督导检查;派出1个机动组对落后县市区、港口码头进行重点帮促,全力消除问题隐患。智慧港航环保三级平台实行24小时在线监管,切实发挥线上监察“千里眼”作用。各监管单位严格落实领导带队夜查制度,夜查频次加密到每日一次。一线监管人员节假日全员无休,全部下沉一线现场督导。清单化管理。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检查重点,对全市53家港口码头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整改清单、标准提升清单“两个清单”,逐港逐项提出具体的整改提升标准,建立问题排查治理台账,并编发“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专报”15期、“大排查大整治、大规范大提升专报”18期,每日通报问题整改情况,全程跟踪整改落实。精细化保障。为配合做好中央环保督察组档案资料调阅准备工作,按照“精、细、准”的要求,对照问题清单,逐项整理材料,形成了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有考核的完整资料链条,按时完成了中央督察组10项调阅资料的报送工作。
“强”字贯穿,狠抓攻坚治理。强化港口大气污染整治。按照净化、硬化、亮化、绿化、美化“五化”目标,对照三级包保和疏港路保洁“两个清单”,组织开展了港区环境整治活动,全面清理卫生死角,确保到边到沿、四面见线、整齐干净。突出做好“扫黑除尘”“除旧见新”“大体检”活动,严格落实露天散货堆场功能分区要求,设置醒目隔离墩,堆场全部苫盖压实,所有港作机械划线定位摆放,破损路面及时修复到位。强化港口水污染整治。以“污水零排放”为目标,7月19日在邹城荣信港、太平港召开了全市港口码头污染防治规范化建设现场会,持续开展起底式、拉网式的“大排查大整治、大规范大提升”活动,重点对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水管网、收集池、挡水坎、接料板等开展排查治理,确保水污染处理设施正常运转。提前做好恶劣天气应急防范措施,备足防汛应急物资,腾空收集池库容,防范汛期雨污水溢流。19家大型港口码头全部配备了污水处理站用电监测、微型水质监测站、泥位计智能监测“三件套”,并接入监控平台24小时在线监管。截至目前,建成生产污水处理站53个、生活污水处理站13个、沉淀池69个、排水沟5.4万米,港口水污染治理能力和监管水平显著提升。强化船舶污染物接转处整治。围绕船舶污染物接转处“建成率、完好率、使用率、接收率”,组织各港口对智能接收柜、流动接收车、含油污水储存柜等接收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对设施外观锈蚀、字体脱落、跑冒滴漏、未设置接收管架、不能正常启动等问题进行整改维护,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重点加强对船舶污染物接收台账、转运合同、“济宁 e 交付”使用情况的检查,加大线上线下抽查力度,实现船舶污染物接转处记录、台账等资料的规范化管理。
“先”字定位,加快提档升级。率先建设监管平台。投资50多万元在全省率先建设了船舶污染物联单监管“济宁e交付”信息平台,船员注册微信小程序,扫码即可自助交付船舶污染物,并同步生成电子接收证明,实现了船舶污染物“电子联单”闭环流转。监管人员通过“济宁e交付”系统,实时查询到港船舶垃圾的接收、转运和处置情况,彻底取代了传统的纸质接收证明,实现了船舶污染物接转处的动态智能监管。领先打造服务品牌。按照“小型港口建亭、大型港口建站”的工作思路,指导16家大型港口先后投资30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了集“接收、宣传、服务、应急、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环保服务驿站,为船民提供饮用水补给、燃油加注、骑车出行、快递收发、无线上网、日用品采购等30余项便民服务,创新打造了京杭运河“济舟港湾”品牌,成为了运河上船员的“家”。驿站总面积达到2300余平方米,涵盖了垃圾接收区、便民服务区、环保宣传区、信息公开区、应急保障区5大区域,为船员提供多功能、人性化的“一站式”交付服务,实现了船员由“要我交”到“我要交”和港口码头由“要我接”到“我要接”的两大转变,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船员的一致好评。
“新”字引领,完善制度规范。创新提升治理标准。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绿色化、标准化、智慧化、现代化”港口的要求,在技术导则基础上,围绕“规范、提升”两大目标,研究出台了《港口码头水污染防治和船舶污染物接转处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和《港口码头水污染防治规范指南》《港口码头船舶污染物接转处规范指南》“一意见两规范”,分别制定了港口码头水污染防治、船舶污染物接转处“十查十看”工作法,建立完善了重点突出、标准清晰、便于操作、全面覆盖的检查程序,形成了一套新的行业治理标准。创新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提出了船舶污染物接转处设施全、运转好、流程优、专人管、接转真、台账实、经得查的“三十字要求”,实行了接收环节“先交付后作业、一船一报备”和转运环节“两称重一计量”工作机制,进一步堵塞了监管漏洞。主城区港口创新建立了船舶污染物交付积分激励机制,提高了船员交付的积极性,实现了船舶污染物来源可溯、去向可循、全程可控和真接收、真转运、真处置的“三可三真”目标,打造了船舶污染物接转处“济宁样板”。
经过港航系统上下共同努力,全市港口码头污染防治水平进一步提升,督察期间未出现一起交办案件和信访件,实现了零问题、零通报、零问责“三零”目标。最高检检查组、中央环保督察组均给予一致好评,市环保督查协调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特发感谢信以示感谢。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用实际行动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严格履行工作线牵头责任,以港口码头‘绿色化、标准化、智慧化、现代化’为目标,统筹推进港口大气、水污染和船舶污染物接转处工作三大重点工作,持续巩固第三季度集中攻坚整治成果,压实责任,创新突破,全力推进港口码头污染防治工作再上新水平,创造更好的‘济宁经验’,推出更多的‘济宁标准’,打造更优的‘济宁样板’,为推动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作出更大贡献。”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闻推荐
本报邹城讯(通讯员王博)近日,看庄镇为进一步规范村集体“三资”监管,夯实乡村振兴物质基础,促进农村基层和谐稳定,采取多项措施...
邹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邹城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