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医传承 悬壶济世 记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郭宗兵
本报记者张昭晖
本报通讯员周静汪天娇
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区,有这样一位青年医生,长年累月用真诚热情和精湛医术赢得患者的信任。在他所在的病区,始终充斥着和谐融洽的氛围,一些老年慢病患者甚至成了“常驻客”,只要有头疼脑热、腰腿酸疼都会找他问诊。不论面对什么患者,他都会用尽可能低的成本,让他们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中医的“简便验廉”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就是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郭宗兵,一位低调、亲和的80后中医人。
2004年,刚大学毕业的郭宗兵在武汉开始了自己的从医生涯。然而,他的第一站并不是中医,而是病毒性肝炎治疗。在随后几年的工作中,郭宗兵发现,针对部分疾病,单纯应用西医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治疗效果也并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个一直困扰着他的问题,郭宗兵选择考研深造,钻研领域也发生了巨大转变。
面对复杂病情,只有根据病因、症状、患者体质差别选择合适方法精准施策,才能实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这或许正是郭宗兵想要寻找的答案。由于是半道出家,郭宗兵每日刻苦研读中医药经典著作,以恶补自身相对薄弱的中医理论,在一次次看病问诊中发现问题、提升自我,并开始在前人既有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创新。经过十余年的积累沉淀,郭宗兵在诊疗肝炎、肝硬化、酒精肝、肝癌、脂肪肝、胆囊炎、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口腔溃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多种肝胆、脾胃及肺系疾病,尤其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慢性咳嗽、不明原因引起的发热等方面积累了充足的临床经验。
在郭宗兵的患者中,有很多病龄长达十余年的老年患者,一些慢病长期反复的老年人身体耐受性差,无法进行手术,还有的患者同时患几种疾病,这时,中医治疗的优势便体现出来。在治病的同时调理患者身体,在精准诊疗、量体施策的基础上提供有温度的人文关怀和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患者的健康有了保障,也营造了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83岁的杨大爷十余年前查出早期肺癌,手术治疗后,在中医科调理了近十年,期间有些不舒服便会来就医,如今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生活质量。而类似这样的患者,在郭宗兵那里还有很多。
近些年,郭宗兵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中药膏方研制上,在他办公室有节储物柜,里面用大罐小瓶盛放着十余种中药材,很多都是他在生活中收集的,将其中的几种按照一定比例调配制成药膏并贴敷于患处,能有效治疗颈肩腰腿疼、早期面瘫等疾病。去年冬天,53岁的范先生突患面神经麻痹,先是麻木无力,几天后半边脸失去知觉,同侧眼睛无法闭合,连吃饭也十分困难。郭宗兵接诊后,采用中药外敷疗法,将药饼做成硬币大小直接贴敷在耳前的面部神经孔处,让药物直达患处,比针灸、手术治疗更加温和。住院治疗十天后,患者神经麻痹症状得到明显缓解,面部表情恢复自然,生活也回归到正常状态。同时,对于一些轻微的关节疼痛,中药贴敷仅一两天就能缓解,科室的住院患者和陪人家属谁有类似症状,郭宗兵听闻后便会主动为他们配药。虽然只是举手之劳,却在不经意间解除了他人的痛苦,更为自己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身为一名医生,能够尽己所能治病救人,还人以健康,便是对自身价值的最大认可。即使不在诊室、病房,郭宗兵同样有着一颗医者仁心。2019年4月,在邹城峄山景区,菏泽游客刘先生突发心脏病,面色苍白、表情痛苦,侧卧在坐椅上不能动弹,正当身边亲人心急如焚又手足无措之际,正在景区陪家人游玩的郭宗兵听闻呼救声,迅速赶到患者身边。在缺乏急救工具、120急救车无法上山的情况下,郭宗兵用景区保健箱里的一支针灸针点刺患者的十宣穴放血,并间断进行穴位按摩,最终争取到宝贵的急救时间。也正是得益于郭宗兵这一系列精准操作,刘先生顺利获救。看到救护车将病人转送至医院,完成了生命接力的郭宗兵也悄悄离开人群。直到数日后,寻找恩人心切的刘先生一家打听到郭宗兵是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并网站上看到他的信息,郭宗兵在院外救人的事迹才被人所知。
在郭宗兵看来,临危救人是一件“既平常、又分内”的事,换作其他医生在场,他们也会做同样的事情。这就是郭宗兵,秉承新时代儒医精神,常怀一颗医者仁心,一边学习继承发扬千年国粹精华,一边用手中针药为患者祛除病痛,用郭宗兵的话说,只要自己还是一名医生,就永远为百姓健康尽一份力。
新闻推荐
本报邹城讯(通讯员张丹丹李田田)近年来,凫山街道把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不动摇,大力调结构促转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大...
邹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