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香城之路”

济宁日报 2021-03-21 09:40 大字

本报通讯员李宁

近年来,邹城市香城镇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培育优秀人才、发扬儒韵乡风、整治人居环境,走出了乡村振兴的“香城之路”。 全镇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大力实施村集体经济“扶弱促强”工程,积极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去年全镇66个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泉山村达到75万元以上,北齐村达到了90万元以上。创新实施23村扶持发展项目。投资1710万元实施了23个村葡萄园建设工程,新扩建桃园阳光玫瑰葡萄园500亩,村集体与果田良品公司签订保底收益协议,各村集体按照投资金额10%获得保底收益,运营进入盛果期将在此基础上对销售纯收益进行再分红。运营第一年将为每村实现10万元的固定保底收益。探索“文旅融合”新途径。泉山沟村利用老民宅、旧学堂等闲置宅基地,先后建成泉山大院、自助厨房、乡村记忆馆,建成精品民宿客栈8间,改造青年旅社17间,打造民宿院落36处,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大力发展民宿经济,泉山人家农家乐以每年6万元的价格拍卖了3年。民宿、泉山客栈和青年旅社打包以每年拍卖,保证了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

打造特色乡土文化

该镇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多角度多维度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打造文明乡风。传承传统文化。高标准打造了“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的桃园公社“四同”教育基地,对泉山沟的“仁泉”“孝泉”“礼泉”等泉文化进行充分挖掘,打响“香韵邹鲁、礼行天下”政德教育品牌。弘扬文明新风。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文化广场、儒学讲堂、百姓大舞台、农家书屋66个村全覆盖。大力实施文化进万家,去年举办孟子乡音文化惠民演出120余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千余场,开展“少年孟子读书班”20余期。揭牌启用香城镇太极拳培训活动中心,全面提升全民文化活动参与度。连续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评出标兵人物100余人,带动全镇上下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该镇重视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为全镇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

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坚持发展以“党支部+乡情+产业项目”为主的归雁经济模式,加大政策、土地支持力度,去年成功引回人才30人。落实“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依托农村种植园区、农村养殖企业、农村合作组织等,规划布局一批实训基地,统筹开展集中培训,去年实现全镇农村实用人才总数达到1000人以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人。壮大后备干部力量。重视青年人才选树,通过市委组织部考选村党支部书记,去年选树优秀村党支部书记6名。重视后备干部培养,从优秀党员中“挑”,从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和返乡创业大学生中“选”的方式,进行优秀青年筛选,组成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同时由乡镇党委成员、驻村干部和村“两委”班子负责培养,定期对他们进行谈心谈话,摸清他们的思想动态,解决好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综合素质。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该镇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抓手,在农村垃圾分类,做好环境卫生方面齐发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完善硬件设施,投资800余万元建成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站4座,同步配套分类垃圾桶、电动三轮车,每天可处理生活垃圾6吨。实现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全覆盖。与明德物业公司合作,组建了254名保洁员队伍。探索垃圾分类积分制,垃圾分拣员对各家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评定、给与积分,村民每个月凭借积分可去村里的垃圾分类管理站兑换洗衣粉、洗洁精等生活用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探索建立资金拨付、集中整治、表彰奖励、网格监管和督查问责“五大”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针对村级财力有限的现状,按照每人5元的标准,镇财政先行向村级拨付启动资金,鼓励全员参与环境卫生整治中。开展集中整治,统一验收,根据验收结果实施奖惩。为保持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制定了环境整洁村日常管护机制,形成日常管护常态化。

新闻推荐

诚信经营 放心消费 这58家被评为省级示范单位

本报记者宋娜通讯员周倩日前,山东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公布2020年“山东省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公示名单,其中涉...

邹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