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全市颁发不动产登记证书31.8万本 实现不动产转移登记+水电气暖同步过户 本报记者 万德龙 近日,“在线访谈”栏目邀请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就济宁市自然资

济宁晚报 2021-03-02 08:34 大字

万德龙

近日,“在线访谈”栏目邀请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就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方面的工作、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等方面,与网友在线交流。

完成交房即办证6个小区3388户

2020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顺利完成国土“三调”统一时点更新,科学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194个村庄规划编制。制定《济宁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暂行规定和执行通则》,推动规划管理精细化、科学化。同时,在耕地保护方面,全市新增耕地1.87万亩,提前半年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放管服”改革方面,打造“一网通办”新模式,实现“不动产转移登记+水电气暖”同步过户、一链办结,全市颁发不动产登记证书31.8万本。完成交地即办证189宗、6440亩,完成交房即办证6个小区3388户。联合住建等7部门出台《济宁市处理城镇居民住房产权历史遗留问题实施意见》,化解3万余户居民小区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加快推进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全市登记发证率95.99%。

初步建立林长制体系完成新造林14.86万亩

生态修复方面,超额完成采煤塌陷地治理双80%目标,济宁塌陷地治理被列入全国10个生态价值典型案例、邹城市被列入全国50个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之一。初步建立林长制体系,完成新造林14.86万亩,完成湿地修复10.33万亩。

目前,济宁市已通过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国家认证评审,是全国7个城市之一、全省唯一通过国家评审的城市。自2018年10月启动国际湿地城市创建以来,济宁市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围绕城市湿地生态建设、重要湿地建设、小微湿地建设等6项建设任务,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加强湿地建设。

“十三五”期间,先后实施了南四湖湿地和23个湿地公园保护修复项目,累计完成湿地保护修复52.92万亩,全市湿地面积达238万亩,湿地率为14.2%,湿地保护率达77.38%,湿地生态服务功能逐年提升。2020年2月被国家林草局和国际湿地公约组织中国履约办公室确定为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遴选名单。

新闻推荐

不戴头盔血的教训

头盔对于摩托车驾驶人来说,是遇到危险后的最后一道防线,可就是有人抱有侥幸心理,不带头盔就上路行驶,一位摩托车驾驶人就因此...

邹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邹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