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在城区11处社区幸福食堂建成投用基础上,又在13个镇建设幸福食堂 新时代文明实践里的幸福“食”光

农村大众报 2021-02-23 15:13 大字

农村大众报邹城讯(记者张超通讯员盛超王珊珊)2月11日大年三十,邹城市太平镇王行村的幸福食堂里,喜庆的春联和大红的“福”字高挂。一大早,村里的老人们便来到食堂,听大戏、包饺子。村党支部书记王建说:“过年了,我给各位老人拜个年,祝大家永远幸福!身体健康!”

今年74岁的陈忠岱老人,按惯例一进腊月,住在城里的孩子们就得把老两口接进城过冬了。可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老人却改变了候鸟般的生活方式,“就在村里过冬啦!因为咱村里不比城里差啊!”

去年10月,王行村投资近20万元,建设了这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幸福食堂。食堂除了每天能为老人提供就餐服务外,还开设了棋牌室、健身活动室和书画室,不仅解决了老人吃饭问题,更给老人提供了一个娱乐的场所。说起村里幸福食堂的好处,陈忠岱掰着手指头给记者数起来:“俺们在这里吃得好,还能听戏,还有大夫给俺们免费检查,还能和街坊四邻打打牌、写写字、拉拉呱,这多热闹!”

邹城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23万。如何解决好失能、半失能、孤寡、独居、空巢老年群体照料,特别是“用餐难”的问题,成为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2020年,邹城市将建设11处社区幸福食堂纳入年度“民生实事”之一,拿出近1000万专项资金保障实施。“去年下半年,我们在城区11处社区幸福食堂建成投用、社会反响较好的基础上,又在13个镇各建设了1处幸福食堂,解决周边村居老年人用餐问题。”邹城市民政局副局长吴波介绍,为了让群众吃得健康、安全有保障,邹城市成立了幸福食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市长任组长,从原料采购、加工制作、价格管控、卫生健康等方面完善机制流程。

以此为契机,王行村抓住机会,盘活闲置废弃的临街房屋,建设了王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幸福食堂。为给老人做好饭,村里招募了大厨,老人们每天花上5元钱,就能解决两顿饭。“前段时间请镇上的医疗志愿服务队来义诊,发现就这两个月的时间,有的老人体重增加了十来斤!”王建说,他打算根据医生的建议,发动村里返乡的大学生,带着老人们学点简单的健身活动,活络一下筋骨。

王行村的幸福食堂还很贴心。大年初三这天下起了蒙蒙细雨,76岁的于凤云老人因为行动不便无法前往幸福食堂就餐,志愿者陈松提前用餐盒备好了饭菜,只用了5分钟就送到了老人家中。今年,不少外出务工者响应号召“就地过年”,有的老人暂时不能和子女团聚。为了减少老人的孤独感,王行村的幸福食堂春节“不打烊”,志愿者准备了视频连线服务。看着父母身体健康,吃得好,过年不孤单,在大连工作的村民王慧视频里这样说:“村里对老人这么好,俺做儿女的在外放心!”

新闻推荐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初步推荐对象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

李鲁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伟山东省邹城市钢山街道党工委委员、后八里沟村党委书记张波山东省微山县微...

邹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邹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