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兴农思想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

济宁日报 2021-02-22 05:50 大字

刘贵之

刚刚在京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向全党全社会发出明确信号:“三农”工作在新征程上仍然极端重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以农立国,以耕读传家。乡村是中国的“根”,也是儒家文化的“根”,而儒学是乡村文化的魂。

两千多年前,孟子在民不聊生的战国时代,十分关注农村,关心农民,称之为古代农业思想的引领者并不过分,如“制民之产”“井田制”“不违农时”“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等等,其农业思想走在了时代的前列。综合孟子乡村振兴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孟子关于农村愿景的丰富内涵

从养民的基本要素做起,孟子向齐宣王具体勾画出仁政王道的蓝图:“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孟子还提出“井田”,就是按方块形状来划分土地。要实现“井田”之“均”,先要实现“经界”之“正”,怎样实现“经界正”呢?孟子提出一个具体方案,即每一方里的土地为一个井田,每一井田有九百亩,这样的一块土地由八家耕种,每家各耕种百亩,同时共同耕种提供剩余产品的百亩,最后实现“九一而助”,这也是孟子平均思想的反映。孟子的愿景,完全是从关心人民疾苦,解决民生问题为出发点,特别是社会上“鳏寡孤独”这四种弱势群体,要照顾好。孟子说:“文王发政施仁”,首先考虑这四种人。

孟子这一农村美好理想愿景,尽管有其局限性,但毕竟立足于时代现实,较为系统的表述出先以家庭富裕为始,再扩展到整个农村社会,这是一幅图景清晰的圣人梦想。这一重要振兴农村思想,尽管没有一个国君发政施仁,予以采纳,但他追求农村社会的升平景象,让老百姓过上安定生活的信念毫不动摇。这充分体现了孟子终生为追求理想“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

孟子关于民生的基础——“制民之产”

欲使民,必先教民;欲教民,必先富民;欲富民,必先置民之产。这是孟子“制民之产”的逻辑思路,除了轻敛薄赋、使民以时之外,就是要解决农民“五亩之宅”的土地问题,如没有土地,没有衣食之资,“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提出“仁政”,首先是“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对齐宣王说,“您要施仁政,为什么不从根本上做起呢?”英明的君主要规定人民的产业,才能使人民有坚定的信念,不违法乱纪,有所作为。孟子深刻地指出:“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敬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所关心的“恒产”,“产”,就是土地,“恒”者,不变也,用现代话语,就是“财产权”。有了“恒产”,从根本上根除农民“流民”的心态,从而让“恒心”植根于农民的意识形态内,使劳动力能够与定量的土地充分结合在一起,并且永远不变,才能够创造社会财富,同时为国家提供赋税,这才是解决农民生存的根本。

孟子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孟子开篇说教梁惠王,施行仁政思想,也包括保护生态环境,“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主张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要尊重自然规律,这样粮食鱼鳖都够吃了,木材也够用了,老百姓的生养死葬都满意了。

孟子还讲到牛山的例子,“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针对这一现象,孟子提出“养”的观点,他说:“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章句上》)牛山原本树木茂盛,但因人为砍伐以及新的嫩芽也被牛羊啃食,致使牛山变得光秃秃的。假若得到合适的保养,没有东西不生;假若失掉合适的保养,没有东西不消亡。孟子在这里还上升到高度,人的本性也和牛山一样,其良心所具有的仁义之性是永远不会放失的,必须时时加以培养。孟子的养气之说,的确发人深省。

孟子认为,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取物以顺时”,以达到良性的生态循环。孟子的这一生态观,对于当下人们如何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很好的榜样。

孟子关于用仁义道德教化民俗的思想

儒家传统的乡村治理就是以人伦、道德、礼治、法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教化。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 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孟子认为,人与禽兽最根本的不同就是人通过教化,明人伦,讲道德。孟子还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孟子·滕文公上》)要建立学校教人们明人伦,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说起性善论,孟子还用水来比喻,认为农民得不到正确的教育,人的“善端”就得不到发展。在《孟子·告子章句上》中,孟子提出:“人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性的善良就好像水性向下流一样。人没有不善良的,水也没有不向下流的。人的善恶全由后天造成,若得到良好的教育,就会为善,反之就会为恶。孟子主张用仁义道德教化百姓,改善社会气,使人们能够相亲相爱,互相尊重,以达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和谐状态。孟子还提出了超出血缘关系的大爱思想,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善养吾浩然之气”,努力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孟子的这些精神,仍然是我们乡村振兴中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合一”的宝贵精神财富。

千百年来,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国老百姓最朴素的追求和愿望。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而又具体以农业为基础的富民乐民、尊民抚民、以教化民等等重要思想,至今仍然有着跨越时空的魅力。我们应当用扬弃的观点去粗取精,汲取孟子思想的智慧和力量,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当下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农村振兴战略,起到引领和支撑作用。

(作者系邹城市儒家文化研究会会长、邹城市老年体协副主席)

新闻推荐

续写春天的故事 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山进周慧迪本报通讯员梁明杰张桂梅50多个春秋冬夏,50多年风雨兼程,鲁抗已经成为济宁社会经济中的标志性象征,她的存...

邹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邹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