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公安局 动态巡处勤务流程再造推进110接处警改革
邹城市公安局以“实战化运筹、实体化运作、实效化运营”思路推进接处警“流程再造”,大力实施动态勤务新机制固本工程和网格巡防原模式提升工程,组建110接处警大队专职机构动态接处警,实现了“警情快速前置、警力动态前移、警令直达前沿”。
做好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改革
在济宁市公安局总体方案框架下,坚持“不走形式、求实求效”导向,邹城市公安局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建设、抓推进,专题会议调度研究110接处警改革,对人员配置、勤务运行、装备保障等具体工作,亲自督促、亲自协调。积极向邹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并经市长办公会研究通过,一次性争取25名转业士官安置到邹城市公安局,全部充实到110接处警一线。按照“队伍更强、业务更专、工作更实”的标准,制定《邹城市公安局110接处警改革实施方案》及工作规范、考核细则,成立110接处警大队,专司城区110接处警工作,突出显性用警和动态巡处的快速反应能力,对警务机制真改革、动真格。
做精力量配置服务警务实战
邹城市公安局党委专题研究110接处警专业队人员组成,从指挥中心、政工、特巡警、治安、法制、刑侦、反恐和派出所等警种选调业务能力强的14名人员任职,7个中队正副中队长各1名,大队民警平均年龄34.5岁;从反恐大队抽调队员44名分配至各中队,保证了每个中队5名民警、6名辅警的警力配置。按照“边建设、边训练、边提升”原则,对全体网格民(辅)警开展警情签收、现场询问、警械装备使用、现场取证、处警反馈等业务知识集中培训56个小时、现场巡逻防控4600余公里、实战技能演练7次,使巡处警力对本网格做到“三熟知三熟练”,并在110接处警工作中形成“实战—总结—训练—实战”的常态教育培训机制,多角度提升专业素质、多维度锻造专业队伍。同时,以模块化预案保障勤务应急机动,研究制定了协作救援、应急联动、信访维稳等不同警情的模块预案及处置措施,一旦出现类似警情,网格巡处力量立即启动预案,开展工作,极大提高了快速反应、协作增援、应急联动实战效能。
做优机制运营提升巡处效能
网格化布警更优。以邹城市公安局城区派出所辖区为依据将城区划分为7个网格,由7个中队负责每个网格巡处工作,第八中队负责城区范围内交通警情先期处置。每个中队出警班组严格按照“1+3”模式(即1名民警加3名辅警)进行配置,实行全天轮班制,各班次交接班均在网格内现场进行,确保24小时不脱岗、不空档。一体化巡处更优。实行“有警接警、无警巡逻”勤务模式,全天候巡防、巡逻中处警,实现巡逻防控压警情,快速反应抓现行。巡逻防控以车巡为主、步巡为辅,按规划网格开展110接处警、对案事件进行先期处置、治安防范工作。动态处警原则上由本网格的110接处警专业队车组负责,邻近网格的处警力量作为增援梯队,遇重大紧急警情,刑侦、交警、特巡警等相关专业警种部门以及辖区派出所、路长制警力梯次增援,协同处置。扁平化指挥更优。从全局选任3名专职指挥长,负责110警情调度指挥、日常管理考核,对辖区内警务工作行使最高指挥权,完善“1+5”实战指挥调度机制,扩招30名接警员,确保对每一起警情的跟踪调度、信息关联和法律支撑。规范化移交更优。细化警情分类处置,对重大紧急警情、涉及化学危险品事故警情、求助类警情、纠纷类警情、举报类警情等由110接处警专业队负责处置,先期到达、控制现场,求助类警情、纠纷类警情进行现场调处,伤害类、盗窃类、黄赌毒等构成案件的警情移交相关警种处理。
(通讯员侯宪锋蒋帅)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王佳眉今年以来,邹城市看庄镇认真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求所愿,把群众意愿当作各项工作的“风向标”,用脚步丈量民...
邹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