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千年小村庄变身蘑菇小镇 撑起致富伞 绘出新美景

济宁晚报 2020-07-14 07:54 大字

本报记者万德龙通讯员张长青

依山傍水,鸟语花香,青砖瓦房的小院落,整洁精致的河沙滩,玲珑剔透的小菜园,乡土风味的农家乐……你能想象到的田园风景在邹城市大束镇钓鱼台村都能找到。络绎不绝的游客,也让这个因西周时期虺王钓鱼而得名,拥有千年历史的小村庄热闹了起来。

生态环境改善村庄颜值内涵双提升

几年前,钓鱼台村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村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我们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近两年,下大力气开展环境整治,发展村庄支柱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建说。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乡村振兴的好政策,先从生态环境入手,前期打造了河道,提升了路面,整治了村中街道,让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村里第一家农家乐负责人蒋庆云,对于当初自己的眼光甚是满意。“现在生意非常好,特别是周末节假日天天都爆满!”生态环境好了,钓鱼台村吸引来了众多游客,村民们也开始因地制宜发展起了特色采摘游、乡村农业乐,多渠道增收致富。

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的是村庄“颜值”的提升,产业的发展壮大才是实现振兴的美丽“内涵”。在钓鱼台村西的土地上,一排排现代化食用菌大棚拔地而起,依托邹城市蘑菇小镇建设,该村发展了近100亩地的蘑菇种植产业,并探索出了一条“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新路子。

百亩蘑菇种植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我这个棚第一季能收入两万多块钱,一年种两季,两季能有5万多块钱的收入。”菇农苏瑞环在紧张地忙碌着,采摘着最后一茬的蘑菇。

“刚开始发展食用菌产业确实费了一些周折,村民种传统的农作物种习惯了,对于种香菇这一块既没经验也没技术。”朱玉建回忆说。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他和村两委成员通过镇政府与当地山东友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由村集体筹资400多万元建设了20个香菇种植大棚承包给农户,企业负责提供菌棒、技术,所收获的香菇也全部由企业回购销售,仅今年上半年,就实现销售收入200多万元。

钓鱼台村的美丽蝶变仅是邹城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邹城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整体规划、点上突破,聚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市。该市聘请中国农科院编制《邹城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实施农旅融合打造示范带、突出特色打造示范片区、全域推进打造示范镇、创新模式打造示范村、三产融合打造示范项目“五个示范”工程,串点成线、以点带面,统筹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2019年12月被评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市”。

新闻推荐

邹城好少年袁郡希: 用行动为胸前的红领巾增光添彩

本报记者万德龙在邹城市南屯煤矿学校,有一位熠熠闪光的校园之星,她脸上总挂着自信的微笑,她就是该校四(1)班的中队长、班长袁...

邹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邹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