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合伙人”的启示

大众日报 2020-06-01 09:59 大字

□记者 张春晓 报道济宁“阅湖尚儒研学游文创基地”项目投资人、济宁市“乡村振兴合伙人”田彬(右一)和其他两位创始合伙人。□本报记者张春晓吕光社

连续多日,记者行走在济宁的乡村,感受着因“乡村振兴合伙人”赋能而带来的山乡变化。作为一种新的人才招引与合作模式,这项具有探索性的制度,在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方面初见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已设立市级乡村振兴工作站20家,招募合伙人173名,落地项目146个,带动就业1.4万余人,带动村集体增收3600余万元。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实践证明,合伙人必须与产业融合。没有产业支撑,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合伙人就是没有依托的浮萍,无法扎根、不可持续。只有积极引导合伙人因地制宜投身特色种养、文旅休闲等乡村优势产业,通过产业“抓牢”合伙人,才能反过来以合伙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在邹城市,28个合伙人中,有15个是以创办企业的形式参与乡村振兴项目。以产业吸引合伙人,合伙人推动产业更优发展,成为邹城市合伙人工作的一大特点。例如,邹城市在大束镇大手笔打造“蘑菇小镇”,作为合伙人,山东友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启相带领企业在此投资4.5亿元,建设友泓食用菌项目,解决镇上农户金针菇的市场销路问题,直接拉动本地农民就业。大束镇另一位合伙人赵亚亮与招募村合作创办了“枣行人家”农家乐,他与村委会和农户商定投资和收益比例,在确保各方有利的基础上,每年可为村民增收20余万元,为村集体增收5万余元。

有产业基础,如何引才也大有门道。济宁市除了通过召开现场会、发布会,对合伙人项目进行现场推介这种传统方式外,还设立引才平台,实行市场化招募。今年济宁指导部分县(市、区)联合发达地区现有的“人才飞地”等平台,设立“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联络站”,利用现有“双招双引”平台拓宽合伙人招募渠道,一批项目正在积极洽谈中。

合伙人最了解合伙人,以现有合伙人招募新合伙人也是探索推行的新渠道。据统计,济宁市合伙人中,有三成都是由之前的合伙人介绍的新合伙人。同时,合伙人招募应引育并重。在积极引进外地合伙人的同时,也要重视对本土合伙人的培育。采访中,多地表示,要避免对外地合伙人热情似火,对本土合伙人不管不问。本土合伙人对家乡故土的情怀更深,在自己的土地上干事创业的意愿更持久。济宁市的合伙人大部分都是本地人或者是济宁籍外出工作创业者,也足以证明培育本土合伙人的重要性。

招募合伙人和招商引资有什么区别,是记者在采访中反复跟当地提及的一个问题。济宁市人社局负责人说,其中关键是改变“一租了之”“一包了之”的传统合作关系,推行“共建共赢、利益共享”的合伙方式。要充分发挥合伙人对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示范带动作用,体现合伙人带头致富、帮穷带弱的社会价值。坚持把集体、村民和合伙人利益放在优先位置,让老百姓安心,让合伙人放心,实现共赢。

既然不能“招来即止”,那就要拿出十足诚意,精诚服务,保障“合伙人”干事创业。济宁所有招募试点县(市、区)均组建了乡村振兴合伙人服务专班,建立了定期会商和常态化联络制度,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是在邹城市大束镇,省农科院研究员姚强作为专家型“合伙人”,被纳入了邹城市人才工程中,享受高层次人才各项待遇。合伙人林启相说,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当地专人专班都会主动靠前解决,前段时间办理土地审批,有关部门就实行了容缺办理。

合伙人可通过合同约定享有乡村和乡域内项目开发等优先权,在项目报批、土地流转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享受针对性扶持政策……如果说这些是对合伙人真金白银的“硬核”支持,那么颁发“合伙人证书”,授予合伙人“名誉市民”“名誉村长”称号,请他们对招募村的发展提出意见建议,则增强了合伙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为了更好调动合伙人积极性,兖州区出台规定,合伙人是党员且条件具备的,支持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不是党员的,优先推荐入党,列为村(社区)后备干部培养对象。领办集体企业的,允许通过集体协商,确定薪酬待遇及所占股份。

通过一系列措施,合伙人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许多合伙人都表示自己非常珍惜这一身份,愿意为当地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人才振兴离不开组织振兴。基层组织不牢,合伙人项目落地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从济宁市试点工作情况看,凡是组织力量较强的试点乡镇,招募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新闻推荐

把“幸福”端到餐桌上 邹城市田庄社区幸福食堂见闻

本报通讯员屈凡告魏娜邹城市凫山街道以“敬老爱老、便民利民、共建共享”为宗旨,着力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优质、便利、实惠...

邹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邹城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