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金融系统优化供给助力疫情防控

济宁日报 2020-02-06 08:06 大字

本报济宁2月5日讯(记者张帆)今天上午,记者在邹城市一正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的仓储物流配送中心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将各类药品和医疗用具分拣、装袋、核对、扫描、装箱、出库,把它们配送到公司在邹城市各镇街的41个门店里。

“多亏了农商行给我们‘雪中送炭’,追加了授信,让我们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基本医疗物资。” 邹城市一正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斌祥介绍,疫情发生以来,老百姓购买购买防护用品的需求量大增,但公司却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采购。邹城市农商行了解情况后,简化审批流程,当天就放款170万元,解决了公司的燃眉之急。

“按照正常审批流程,需要3到4天的时间,但企业不能等,老百姓不能等。”邹城市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魏涛告诉记者:“针对当前医疗防疫物资和防护用品紧缺现状,我们主动加强与客户的服务对接,拉列清单,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切实加大对医疗器材、药品生产、药材采购等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及时开通‘高速通道’,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服务提供专项贷款,助力企业扩大产品供给能力。”

为强化疫情防控金融保障,济宁银保监分局联合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专门下发通知,督导辖区银行保险机构采取有效措施优化金融服务、助力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要求济宁市银行机构主动加强疫情防控、卫生防疫、医疗器材、药品生产、药材采购、医疗机构等市场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及时开通“绿色通道”、增加授信额度、优化审贷流程,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服务、最优的利率提供专项贷款,支持企业保障医疗物资供应。

“面对疫情,我们要提供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济宁银保监分局党委委员、二级调研员盛作安说:“针对当前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还款压力比较大的情况,我们引导银行业机构通过降低利率、调整还款期限和方式,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影响、渡过难关。”

“此外,还要发挥保险‘社会稳定器’的作用。”盛作安表示,济宁银保监分局还指导辖区保险业发挥专业优势,坚持“能赔快赔、应赔尽赔”,保险公司启动24小时客服专线电话报案服务,开辟绿色理赔通道,加强信息排查、应急响应、理赔服务等各项工作,对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出险理赔客户优先处理,稳定社会预期。

新闻推荐

酒驾换座欲骗交警

本报记者梁琨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临近春节,邹城一男子酒后驾车不说,遇到交警检查,情急之下还在车内和妻子换了座位,而这一...

邹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邹城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