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开花结果” 更要“绿树成荫”

济宁日报 2019-08-25 09:43 大字

王建李弦德

上海“首席技师”千人计划、江苏省80万重奖19岁工匠、潍柴集团1亿元表彰奖励科技创新成果和优秀团队、山东省校企合作培养齐鲁工匠……随着社会专业性人才缺口越来越大,技术性人才培养难度越来越高,各领域“工匠”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我们身边真正的优秀工匠不少,各行各业的工匠都怀着追求精致和卓越的目标在各自的岗位上研究技术和提升能力。我们需要对工匠精神心存敬畏,工匠精神绝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用来当摆设。

技师型人才培养没有捷径所言,有的更多的是水磨工夫。不能仅仅做一套培训,处理几个问题,完成正常流程就认为成长神速;也不能找几个“工匠”带队、组建一波种子选手、大肆推广“盆景”就认为人才丰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细致的匠心工程,名师指导、细节讲解、大赛练兵、攻克难题缺一不可,这需要整个社会、所有企业更加耐心的呵护。

而对人才最好的尊重,莫过于一场从起点到终点的“生涯护航”。笔者所在的兖矿集团东滩矿,去年出台了“个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建立8个专业人才库,精选名师为每名入库人员制定动态职业生涯培养规划,定期考核定期修改。建成人才锻造提升基地,打造 5 个集人才培训、技术研发、学术交流、实践教学、成果展示为一体的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制定《群众性革新创造成果管理办法》,开展群众性革新创造,激发广大职工创新潜能。仅今年上半年就组织学习研究、项目攻关 30 余次。创新设立“优秀人才奖”和“人才培养伯乐奖”,表彰激励为矿井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优秀人才 7 人和为人才选树培养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 14 人,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当然,我们稀缺的不仅是“掐尖儿”的“工匠”人才,还有“中流砥柱”——基础的技术人才,所有企业要从根本上破解“技工荒”,必须改变陈旧的人才观,营造重视技能、尊重技工的社会氛围。在提高技工人才收入同时,更要注意突破其成长渠道瓶颈,从导师带徒、技术分享、职业晋升等多个角度强化职业培训、细化激励措施、搭建成长舞台、打通晋升通道,从“开花结果”走向“绿树成荫”,让年轻人看到当技工也可以有尊严地活着,也能看到事业前途和人生希望。唯如此,才能迎来技工人才的春天。(作者单位:邹城市东滩矿工会)

新闻推荐

张擎擎 060

工作单位:邮储银行邹城市支行服务格言:一颗服务心,万般关爱情

邹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