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当煤海“螺丝钉” 记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杨村煤矿职工张振华
本报记者宋仪凯
他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扎根煤海30多年,用青春和赤诚把“螺丝钉”精神发扬到了矿区的每一个角落,他叫张振华,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就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钉”。
杨村煤矿建井之初是年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的薄煤层小矿,煤炭都是靠工人们在低矮的工作面上一锨一锨攉出来的,煤矿人都知道薄煤层开采条件的艰苦。当时二十出头的张振华带头蜷伏着身子,扒着满是煤渣的底板,向着百米深处的工作面爬去。这一“爬”就是20年,累计在工作面爬了6000公里,比从祖国最北端到最南端的距离还要长。
在2602工作面施工中,因地质条件影响,出现大量涌水,高度一米的工作面水深就达半米以上。面对恶劣条件,身为副班长的张振华第一个脱掉衣服,带领工友们在低矮的巷道里,移设备、回单体、架顶棚、捞浮煤,爬行着往里拖运排水钢管,尽管钢梁磨破了肩膀,煤渣划破了膝盖,他全然不顾,连续工作16小时。正值麦收大忙季节,家在农村的妻子几次捎信叫张振华回家帮一把,而他家就在离矿不到40公里的邹城。他几次想向工区请假却欲言又止,最终却只给妻子捎回了一句“等忙完这阵子再说吧”。十多天过去了,工作面生产恢复正常,而妻子辛苦一年收获的小麦却因来不及抢运被暴雨冲走了大半。
安全是煤矿永恒的主题。身兼班组长、群监员、质量验收员的张振华对安全和质量的认识比一般人更深刻,安全生产这根弦丝毫没有放松过。为了安全他总是第一个到达工作面,将工作面巡查一遍,发现问题及时组织整改,还时刻不忘提醒工友:“井下生产安全质量都重要,马虎凑合的思想要不得”。
在2705工作面施工时,遇到一个落差达2.5米的大断层。一天,一名工友回撤支柱时,顶板有一块长6米、宽5米、厚0.3米的岩石已经离层,而下面只有一架木棚托着,这名工人由于没注意观察,将要回柱时,被巡查到此的张振华果断制止了,并立即组织加强周边区域的临时支护,不到5分钟时间,伴随着一声巨响,那块岩石轰然掉落,顿时整个工作面被击起的煤尘所笼罩,那名工人顿时惊呆了,就连张振华也是心有余悸。
作为质量验收员,别人一个班爬个一两趟,而他要爬6趟,哪里质量不合格,他都要求班组整改到合格为止,有人说他死心眼,又不多拿一分钱,完全可以灵活点。而张振华坚信,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安全。他一趟趟地边爬边检查,仔细观察顶板有无险情,柱子是否歪斜。刚开始一个班下来,膝盖和手都磨得血肉模糊,时间久了,他的手和膝盖都形成了厚厚的老茧。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全区工程质量合格率月月达到100%,优良品率达到90%以上,工作面单产屡次刷新纪录,创出了全国煤炭行业薄煤层炮采领先水平。
2015年,为加快陕蒙基地开发建设,兖矿集团提出了对接开发的号召,张振华当即报名加入到援建队伍之中。因为有一手井下皮带维修的绝活,张振华就被分配到综掘工区干起了老本行,专门从事检修班皮带维护工作。由于井下湿热、迎头淋水大,一个班下来,衣服都能拧出水来。面对这些,张振华没有任何怨言,他说:“我们是来援建的,就要把任务完成好,决不能给杨村煤矿丢人”。一次,张振华刚刚上井洗完澡,就接到井下电话,滚筒坏了,需要立即下井抢修,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影响时间,他没来得及吃饭又匆匆下井,经过8个多小时的紧张抢修才使运输系统恢复正常,他也才拖着疲惫的身体上井,此时,张振华已连续工作了16个小时。由于工作紧张、井下湿热,张振华曾连续40天没有休班,先后两次患上了湿疹,他从没有因个人原因休假,一次次高质量完成了工区交给的工作任务。
新闻推荐
近年来,在邹城唐村镇活跃着这样一个说唱团,他们将党的好政策和身边的新鲜事编成一个个接地气的节目巡回演出,让文明新风吹到...
邹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邹城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