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集团向蓝天要效益

齐鲁晚报 2019-01-28 05:31 大字

洁净煤项目炉具生产线洁净煤生产线本报记者刘相华

这是一群可爱的人。

1月15日,上午9点钟,零下3度,微风,山东济宁邹城千泉街道九里涧村,一群穿着蓝色制服的人,在各个农户家中不停地穿梭,发放手册,讲解示范,记录问题。

虽说这是入冬以来邹城最冷的一天,但是严寒并未阻挡住他们的热情和执着,因为他们坚信自己在做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这件事就是兖矿集团的“一号工程”:蓝天工程。

过冬取暖费仅需1600元

“这个炉子花了400块钱,再加上2000斤炭,一共1600多块,足够今年过冬了。”邹城市北宿镇吴官庄村村民孙利,指着堆放在院子南墙根里的煤炭对记者说。

只见这些煤炭被装在袋子里,每袋45斤,整整齐齐码在墙角。孙利告诉记者,他们家4口人,3间房,是今年11月份才安装上的这种炉子。

“一天也就烧个1袋半吧。”孙利说,他的孩子小,用上了兖矿的炉子和煤炭,不仅没有烟味,灰也少,暖气片还烫手。

相隔不远的邹城市千泉街道九里涧村,村民田大娘也是蓝天工程的受益者。

“刚开始,我这个炉子没花钱,买3吨炭,他们就免费送一个炉子。”田大娘说,以前她们家过冬,都是用的散煤,烟多,味大,呛人,还不耐烧。“现在可好了,不仅暖和,还能做饭,你看我们家的烟囱都不冒烟了。”

根据记者了解,九里涧村共有495户村民,到目前已经有140多户安装上了这种新式炉具。

“这种环保解耦炉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刚开始推广的时候,几乎没有一位村民会用,需要我们一遍遍地跑,手把手地教,直至会用,用得熟练。”被誉为蓝天女卫士的田勤告诉记者,这是破解推广难的关键所在。

为此,兖煤蓝天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在去年12月份调整领导班子后,成立10个售后工作服务组,入村进户为村民提供包保服务。

据了解,目前蓝天公司13个售后工作服务小组90余人,对接邹城市14个镇800多个村,为2万多户村民送去服务。

两大利器:好煤配好炉

“洁净型煤+解耦炉具”是兖矿集团实施此次蓝天工程的两大利器,在蓝天公司内部,他们亲切地称之为“蓝天煤”“蓝天炉”。

“千万别小看这小煤块和炉子,他们可都是宝贝疙瘩啊。”兖矿集团副总经理陈峰教说。这两大利器是兖矿集团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国家“千人计划”博士团队等机构开展合作的产物。

“煤和炉必须匹配使用,要不然达不到预计的效果。”蓝天公司总经理孟磊介绍。

蓝天公司通过煤炭前端洁净加工和提质改性;中端燃烧过程控制、环保节能炉具研发;后端污染物超低排放治理这三项关键技术,将普通烟煤加工制作成为燃烧指标环保的洁净型煤。

据悉,蓝天公司相继建成年产100万吨洁净型煤厂和年产10万台自动化炉具生产线。在邹城累计推广洁净型煤4.6万吨、环保炉具2万余台;河北承德清洁供暖示范区试点推广洁净型煤和环保炉具300户。

孟磊介绍,这是蓝天工程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其燃料成本分别是煤改气、煤改电的1/2、1/3,且户均取暖设施投资减少2/3,冬季户均室内温度由10℃提高到18℃左右。

“大型炉具区域集中清洁供热我们着手做了。”孟磊介绍,全国约有30万台10t/h以下的小型燃煤锅炉,存在热效率低,无除尘脱硫脱硝等环保设施,再加上这类区域相对分散,不适于集中供热,且供电、供气基础设施不能满足要求。

针对这些市场痛点,蓝天公司开发出150kw、300kw两种型号的炉具,满足1000-3000平米的供暖需求,并已经建立了5个应用示范点。经示范应用,满足供暖需求,成本仅为电锅炉成本的1/3,天然气锅炉的1/2,且供暖温度提高5℃以上,污染物排放达到工业锅炉超低排放标准。

向蓝天要效益

“用了我们的蓝天煤和蓝天炉,你根本看不到烟囱里冒烟,你看到的只有空气的波动。”陈峰教自豪地对记者说。

兖矿集团的蓝天工程就是要向蓝天要效益,它要出的乡村振兴,要出的是新旧动能转换,要出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蓝天工程的关键在于它使用的是最为丰富的普通烟煤改性制成的洁净型煤,不仅能够有力解决洁净能源领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和供需矛盾;而且它还通过热解气和半焦分级燃烧等炉内复杂处理过程,使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减排90%、60%、40%,同时减排一氧化碳70%以上,真正促进低碳环保。

值得注意提及的是,蓝天工程集技术研发、产品生产、设备制造、运营服务、金融支持于一体,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特别是针对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可以通过合作建厂、项目扶持、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达到惠及百姓、拉动发展、赋能企业的成效。

不过,孟磊笑着对记者说,他现在做的可是亏本的买卖。

蓝天煤的生产成本是1260元/吨,而目前的价格是1020元/吨,政府每吨补贴400元,到农户手里的价格是620元/吨,这相比于散煤840元/吨的价格,仍具有相当大的空间。解耦炉的生产成本每个在1500元左右,使用寿命8年,目前主要有三种型号,价格分别是1380元,1280元,1230元,政府对每个炉子补贴880元,到农户手里的价格就是500元,400元,350元。

“只有规模上去了,或者我们的技术提高了,成本大大压缩,蓝天煤和蓝天炉才具备市场推广的可能。”孟磊坦言,这肯定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不过,“以排放指标论英雄”的清洁供暖方案是蓝天公司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

煤黑子抓“一号工程”

兖矿集团的主业是煤炭生产,纯纯正正的煤黑子,却非要做蓝天工程,并且还要当做“一号工程”来抓,这不是向自己宣战吗?

一份兖矿集团内部会议纪要里的一句话一语破题:为煤炭行业的长远发展寻找放心的未来!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煤炭。

然而,我国燃煤中约有20%至25%是散煤,每年消耗量6亿吨至7亿吨,污染排放量却占到了燃煤排放总量的70%左右!不改变这一现状,不仅“绿水青山”无从谈起,煤炭产业的路也必将越走越窄。

而要实现散煤治理目标,无论是煤改电改气还是新能源替代,其门槛、成本及保障性等方面都不如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具有优势。

因此,2016年4月,兖矿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打造生态文明新常态”的号召,肩负煤炭企业转型升级的责任担当,启动实施“蓝天工程”,并将其定位为转型升级发展的一号工程。

兖矿集团2017年煤炭产量1.35亿吨,营业收入1992亿元,利税总额157亿元,是一家资产总额3050亿元、世界500强排名399位的国际化企业,将蓝天工程列为“一号工程”彰显的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国企的担当。

也许,很多人仍会对蓝天工程存在疑问,不过我们或许能从兖矿集团董事长李希勇的这段话里寻到答案:“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新闻推荐

送“福”下乡

23日,济宁市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者团队,相继走进邹城市峄山镇石马村和曲阜市小雪街道白杨树村,为当地村...

邹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邹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