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寺村产权制度改革激发新活力

济宁日报 2018-05-26 09:41 大字

本报邹城讯(通讯员韩强吴凡伦)近年来,邹城市白塔寺村作为大束镇产权制度改革的先期试点,成立了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成员拿土地入股参与集体经济建设。村民变股民,激活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实现了共同富裕。

依托优势谋发展。该村素有种植苹果的基础和优势,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白塔寺苹果”就曾是远近闻名的济宁市12种果蔬名品之一。家家户户都是果树管理行家里手,600亩优质苹果园一度给村里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

2014年底,该村因修高铁连接线集体搬迁,200多户人家住进了新型社区,村民居住环境一夜之间步入了小康生活。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村里却没有集体经济,想维持村民的好生活,就必须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经过村“两委”、党员和村民代表的多次讨论商议,决定重拾种植苹果传统产业,发展精品苹果。

让集体资产“活”起来。该村现有人口1037人共266户,经过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815人共245户。合作社总资产265万元资源1367.2亩,选举产生理事会成员5人监事会成员3人。作为量化资产总额,配置815股每股资产份额为3257.45元,每股资源份额为1118.92平方。

经村“两委”及合作社成员代表的商议决定,采取成员拿土地入股年底保底分红的模式发展集体苹果产业。每名合作社成员可以拿0.5亩的确权土地自愿入股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并享受每年每亩不少于1000元的保底分红。另外,该村还成立了山东白塔寺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其中46%的利润直接分配给股民,54%的利润属合作社集体所有。经成员代表大会一致研究通过,该公司把每年获得利润收益的30%当作分红发给合作社成员,另外24%用作村里的发展基金,让村民最大程度地分享到集体经济发展的巨大红利。

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回首30年前的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度改革,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现在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体现集体经济优越性的同时,再次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以前集体资产对该村民来说感觉没有多大关系,现在集体资产都变成了股金,村民都变成了股民,有了话语权,村民参与村级事务尤其是果园的管理和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白塔寺精品苹果产业也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原有耕地和果园加上旧村复垦,该村已发展有机苹果500余亩,计划到明年底累计发展果园面积将达到1000亩。果园采用生产机械化和肥水一体化的现代化种植模式,全部采用有机肥料,选用国内最先进的M9和T337自根枮枮木,品种为永红二号、龙山红和美国粉红佳人。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让白塔寺村尝到了甜头,共享了发展红利。建立了合作社代表微信群,实时动态发布合作社的各项收入支出,每月定期将财务账目汇总后发到群里,并张贴在村务公开栏上,让每个成员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真正的做到“当家做主人”,行使产权制度改革赋予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新闻推荐

撑起一片蓝天 邹城市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纪实

本报通讯员张成近年来,邹城市紧紧围绕“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要求,通过整...

邹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