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母亲在孔子孟子的内心播撒了爱的种子
山东是人类文明东方腹地,邹城、曲阜比邻,孔子、孟子都诞生在这片人文沃土之上,虽然他们生活的年代相距百年,但他们的学术思想与政治主张的核心“仁爱”,有着血缘般的传承关系。那么究竟是谁最早在他们的内心播撒了爱的种子呢?长成参天的仁爱精神之树呢?答案是母亲。首都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主任王红旗从母亲文化的前历史出发,阐释了孟母教子的当代意义。
母亲不能再没有名字
据史书记载,孔子、孟子自幼在母亲的教育下成长。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母亲,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历经世代的诗书传诵而家喻户晓。
“在女性没有社会地位和职业的时代,孟母独自担当起养育儿子的责任。她的生活艰辛可想而知,她为给儿子寻找一个适宜的、良好的成长环境,三迁其家,让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而且她发现孟子读书不够专心,有些不思进取的厌学的苗头,就当面用刀把织布机上的布割断,严肃告诫孟子,只有从小好学,才能有所得,荒废学业如同割断织布,就会半途而废,再次让孟子受到启发,得到激励,自觉地从早当晚勤奋读书,认真学习。这样一位亲和、严肃与坚强的母亲,以言传身教、因势利导的教子方式为后世敬仰。”王红旗说。
孔子的母亲因历史记载更略,她如何以家存的古圣先贤典籍,自己创办私学来教育孔子就成了千年之谜。“虽然她只活到三十八岁,但是从孔子出生到成人,他们都是相依为命,生活在一起。”王红旗说,2017年两位山东籍的青年作者林峰、叶长强由红旗出版社出版了《孔母颜征在》一书,她有幸在出版之前拜读文稿,以‘母亲颜征在是孔子从生命到精神的塑造者\’为题,为书做序。她认为这本书的问世,为研究孔母对孔子的影响以及孔母教子,开启了一扇门扉,并提议把原来的书名《孔母》改成《孔母颜征在》。
“如果在我们当代为母亲立传,母亲不能再没有名字。孔母与孟母是中国历史上千千万万母亲的杰出代表,但并不是男权文化意义上的传统母亲。她们以自己女子本不弱,为母则更强的母爱生命故事,在先哲的心灵世界最早播下了仁者爱人的种子。虽然在封建男权文化历史里没有母亲,或者是作为其父其子的陪衬而出现,但世世代代的母亲以庇护和教育孩子成长的亲子经验,传承生生不息的母爱接力,汇成滔滔汩汩的母亲文化历史长河,使人类大爱绵延不息。”王红旗讲道。
“母亲文化的核心内涵是母爱,《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阐释了家国同构的治国之道。在《孟子·离娄章句下》有‘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强调的君子之道都是母爱文化的精神。”
母爱源于母生文明时代的原形母亲
翻开中华母亲文化的前历史,即原始母系氏族社会,会发现母爱源于母生文明时代的原形母亲。“女性人是人类生命起源的第一形态,原始母系氏族社会是人类社会起始的第一形态。在漫长的母系氏族社会,女性是人类生命与社会之家的原形母亲。她们在创生宇宙自然与社会家园的过程中,找到了人类精神生命创造最原始的土壤,创造了人与人、人与家、人与自然,万物育我唯一的平等的关怀伦理,构建了一个和谐的宇宙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母爱是人类生命之爱,世代繁衍传承的主动脉,像母亲的乳汁哺育着人类纯真的爱的灵魂,昭示着未来人类和平的理想社会。”王红旗说。
在她看来,无论男权文化如何贬低母亲的形象,掩盖母亲历史的真相,遮蔽母亲爱的精神价值,发源于大家庭的母爱原出能量,都是人类世界情感文化的最基本构成,家国伦理与哲学的源根。“人类不仅有家之母亲、国之母亲,人类本是宇宙之子,在地球母亲的怀抱里,坐地日行八万里,悬浮于宇宙母亲的生命之岛。因此宇宙是一棵巨大的亲情树,只有一种语言,那就是爱。母爱是人类一切爱的源头,经一万年进化,已汇成人类共同精神。”
中华民族的原形母亲是女娲,王红旗说,“当代考古已经充分证明女娲真有其人,她是一位原始部落领袖。因为母亲女娲以生命之爱创造了人类的三大壮举,被封为三皇之一的第一女皇与伏羲氏、神农氏齐名。她以至高无上的母亲大爱,母仪天下的康泰,厚泽万世之灵魂,为后世留下了母生文明时代母亲文化的精神遗产:以民为子的人本思想、家国同构的朴素思想、相亲相爱的伦理观念。据《尧典》记载,母亲女娲抟黄土以造人后,为了使人类能够尽快的繁衍,在每年农历的三月三日,春暖花开时节开办青年男女弹琴示爱的春社情人节。她以母亲的慈爱与威严,最早建立了人类以爱为基础的婚姻家庭。”
据《淮南子》记载,母亲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带领子民重建家园,经历了与自然水神顽强的搏斗,天地才恢复了原来的秩序。“补天也包括补人文之天,可见她博大的母爱情怀,以民为子的美德,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理想,是孕育当代民族性和人类性的永恒的文化母乳。”王红旗讲道。
当代缺乏对孟母教子
母爱精神本质的认识
当代母亲文化历史的建构,是从社会现实家庭出发,聚集当代母亲教育的先进理念与子女相伴成长的先进经验。但是如今有诸多的母亲只重视孟母教子的外在形式,从儿时起就为孩子选名校、择名师或者送孩子走出国门,而缺乏对孟母教子母爱精神本质的认识,忽视对孩子教育润物细无声的爱心和耐心。而是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功近利,把孩子塑造成母亲父亲想要的样子,而不是孩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甚至因长期缺乏平等的爱的对话,而造成事与愿违的悲剧。
“教育是百年大计,家兴国才强。从人类文化艺术出发,回顾中国社会金色童年时代的母亲文化历史,捡拾人类初心的家文化与母爱样式,从原形母亲、古代杰出母亲的文化精神遗存里惊喜的发现,母爱的人本精神是数万年流淌在中华民族文化血液里的生命基因。能够揭开当代人类物质财富遮蔽下的精神贫困,摆脱私欲、物欲、权欲的沉重的翅膀,提供深厚的中国母亲文化经验。尤其在探索全球化的新文明之道正在向东方转向之时,孟母教子作为中华母亲教育的象征典范,对重塑家国风、民族魂、人类心具有世界性的普世价值,能够唤醒人类内心情感深处沉睡着的,或是永远令人清静的情绪,爱的觉醒,为人类未来点起新的爱与希望。因为母亲文化以其博大、悲悯、智慧的平等的和谐的爱,以无形的而深刻的形式影响着人类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用亘古不落的暖阳,普照人类的精神原乡,我们灵魂的诗意栖息地,所以这就是我们当代来谈孟母教子最大的价值。”王红旗说。
新闻推荐
□记者吕光社张誉耀通讯员张长青张为科报道本报邹城讯5月11日,新时代新乡贤邹城论坛在邹城市举...
邹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邹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