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邹城农村的经济、生态、文化这三篇“文章” 村里有大变化,要啥咱就有啥
现代化食用菌生产企业“村里”扎根
本报记者万德龙通讯员张长青郑莹莹
无论是农业现代化还是农产品电子商务,皆化身美丽乡村通往现代化乡村的金钥匙。近年来,在孟子故里,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凭借强大生态优势、依靠农业农村现代化,挺起腰板,将农村生产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经济篇:强了品牌,农民鼓起了腰包
每逢周末,邹城市中心店镇采摘园内游客络绎不绝,草莓成了富东村的卖点。走俏的行情,让这里的种植户孔德金喜上眉梢,20多座高标准大棚,每年能给他带来60多万元的收入。
孔德金种植致富的经历也是东傅村产业强村的真实写照。“村里种植草莓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从来没有今天这样的好局面,这都是赶上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好政策!”孔德金说。
产业兴旺,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金钥匙”。今年,邹城市围绕壮大现代农业、全面提质增效的目标,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着力打造农村三资管理、财务管理、产权交易三大平台,健全市镇村三级联动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同时,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启动食用菌全产业链升级计划,以农业示范园带动,整合大枣、核桃、大樱桃等传统优势农产品,实行统一品牌形象、统一对外推介,做强邹东绿色农产品品牌。择优启动“田园综合体”发展试点,加快打造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意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
●生态篇:美了环境,塌陷地成了公园
这里,曾经是千疮百孔的采煤塌陷地,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国家级湿地公园。被誉为“鸟类中的大熊猫”之称的震旦鸦雀和世界极危鸟类青头潜鸭频频现身,让太平湿地名气大振,成为了融生态保护、科普教育、文化展示、观光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的典范。前不久,在2017中国(海南)美丽乡村发展大会上,太平镇斩获“中国美丽乡村最具魅力村镇”殊荣。
为提升农村生态文明水平,邹城加快实施12个镇驻地综合改造提升工程,着力完善路水电气以及公共停车场、小游园、小广场等设施配套,建设出一批文化旅游名镇。坚持优势产业、乡土文化与特色小镇互动并进,集中突云梦湖小镇、上九山记忆小镇、华夏国学小镇等7个特色小镇。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努力推动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和51个环境后进村集中整治,加快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全面完成改厕,启动农村饮水提升、村村通天然气以及供热工程,着力打造农村社区服务中心2公里或30分钟生活服务圈,构筑全域景区化发展生态建设新格局。
●文化篇:唱了起来,传统剧回了乡村
锣鼓铿锵,弦乐声声,在唐村镇孔家河村,来自邹城市戏曲家协会、驻地企业和周边村居的数十位票友欢聚一堂,成功举办戏曲孔家河票友中心揭牌仪式和唐村镇乡贤说唱团成立大会。
“让寂静多年的乡音重新回到群众身边,这是我们说唱团最大的心愿!”成员王昭柱说。托孔家河戏曲文化资源优势,新乡贤们致力于传统戏曲文化与村民生活的有机结合,通过举办戏曲活动和票友交流,深入挖掘本地乡土文化,积极培养青少年戏曲爱好者,努力推动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为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市财政持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力度,实现镇街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大院、文体小广场、农家书屋全覆盖;并以“孟子乡音”文化惠民品牌为引领,创新搭建“幸福文化快线”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常态化推出基层文化惠民演出,成为乡村振兴发展中的“隐形福利”。
新闻推荐
本报邹城讯(通讯员张景堂顾兴殿)近日,邹城一中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学习宣传宪法及全国“两会”精神,增强宪法意识,提升法治观念。该校通过观看宪法宣誓仪式、国旗下专题演讲、宪法...
邹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