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龙头邹城市,跑出动能转换“加速度” “邹城智造”背后有颗双引擎

济宁晚报 2018-03-01 10:45 大字

本报记者 万德龙 通讯员 张长青 郑莹莹

长期位居全市各县市区经济体量首位的邹城市,化工、矿山机电、煤电等传统优势产业在业内占据重要地位。近些年,在邹鲁大地上,“邹城制造”向“邹城智造”的步伐越发坚挺,兖矿蓝天洁净煤项目,智能机器人……以新动能的锐势发展和传统动能转型升级的“双引擎”,助推工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提升。

机器人产业从0到1,从1到N蜕变

“这是具有协调区域感应,效率与安全兼备的高智能机器人,综合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邹城市中心店镇珞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锆,边伸手去触碰着一款小型机器人,边向记者演示它的灵巧。作为行业的佼佼者,珞石科技研发中心坐落于素有“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园,90%以上的研发人员是来自清华、北大、北航及海外著名高校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青年力量。坐落在邹城的生产基地,集生产、组装、测试于一体,可年生产工业机器人产品达2000台套,覆盖电脑、通讯和消费性电子“3C”等多个产业。

近年来,邹城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培植,持续优化科技创新供给,大力推进机器人专业产业园建设,相继引进诺博泰、仰孟高科等一批优质项目,机器人产业实现了从0到1的转变,从1到N的蜕变,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截至目前,全市机器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及零部件、服务配套企业达到27家,并成功承办了三届全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四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获得了持续5年的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总决赛承办权。

其实,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明珠”的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崛起,只是邹城新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邹城加快推动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应急安防和节能环保等6大新兴产业壮大,坚持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八大产业基地”,点燃发展新引擎。

“煤城”做“煤”文章,研发推广洁净煤

“依托邹城工业园区优势,坚持把公司布局与园区规划建设相结合,在集约集聚发展上持续发力,形成焦化生产、余热余压和水循环利用、煤化工产品深加工、焦炉煤气资源综合利用五大循环经济链条,全力打造高端煤化工产业融合基地。”荣信煤化公司总经理司相芳说。

在距离荣信10公里之外的蓝天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则以创新赢得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了传统工业新动能转化的典范。蓝天针对当前全国7亿吨散煤洁净燃烧和工业锅炉超低排放问题,组建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牵头的散煤高效清洁利用和节能与超低排放循环流化床技术实验室,将高硫煤、烟煤、末煤等“次煤”经过两次添加剂加工后,变成低硫无烟、易燃无味、持续燃烧时间长的新型洁净煤,使产品烟尘排放浓度降低95%以上,燃尽程度大于95%,热效率由40%提高到75%以上,现已与临沂、烟台等多个地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可以看到,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现有工业基础,邹城积极做好“存量变革”和“跨界融合”文章,研发新科技、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转换新动能,全面提升传统产业档次和发展水平,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转化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为此,邹城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济宁行动计划”和济宁市“9+6”重点发展规划,重点推动煤炭电力、化工造纸、机电设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荣信煤化、宏河集团、集盛食品等一批传统行业龙头快速膨胀,金鼎实业、奔腾油漆、天工机电等技改典型涅槃重生,实现传统化工向精细化工、新兴化工方向拓展,矿山机电产业向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转换,煤电产业向节约、清洁、安全循环高效利用发展,食品和服装产业向深加工和高档层次提升,实现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创新招商方式,干部懂经济、懂项目、懂专业

项目是经济发展牛鼻子,更是保持投资拉动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和体现。去年孟子故里招商引资捷报频传:比亚迪、国泰服饰、中国再生资源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先后在邹城布局,投资额创历史新高。这耀眼成绩单的背后是该市创新招商方式、推动园区平台建设、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优化发展服务环境的真实写照。

以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目标,组建邹西现代工业新城管委会,高标准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着力搭建工业发展服务、科技孵化、金融服务、人才支撑四个平台,持续完善生产、生活、生态配套设施。以“四新”经济作为主抓手,建立“四新四化”重大工程项目库,设立人才科技专项资金6000万元,建立产业发展引导、股权质押增信等基金,出台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引进两院院士、国家创新人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5名,新增省级以上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创业平台8家,18家企业新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此外,市委市政府还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四新”经济的意见》、《关于实施“邹鲁英才”计划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大工业发展扶持力度,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邹城的干部懂经济、懂项目、懂专业!”众多的企业负责人发出这样地感慨。在招引项目上,邹城市特别成立了投资促进工作委员会,并组建电子信息、轻轨交通等十大产业招商办公室,成立6支驻外专职招商队伍,先后举办专题招商活动14次,成效显著。同时,实施指挥部工作机制,17个指挥部县级领导牵头负责,对116项重点工程实行包保推动,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问题在一线解决、业绩在一线体现。此外,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成立并联审批服务中心,探索建立“容缺受理”模式,实施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重点项目实行“保姆式服务、一站式办理”,构筑吸引项目投资、加快转型发展的“洼地效应”,全面激活了区域发展活力。据悉,2017年邹城相继入选“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国县域经济50强”、“中国工业百强县”。

新能源——泰玻3亿米电子布生产现场

智能制造在邹城落地生根

新闻推荐

邹城优化交通格局让农村路网更加畅通

本报邹城讯(通讯员陈得印李长井)邹城市坚持科学规划引领,优化农村路网布局,县道公路网规模增加至301.1公里,乡道公路网规模增加至444.1公里,分别提升67%、97%,进一步优化了农村路网布局;投资2600余万元,完...

邹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邹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