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故乡就是家,乡邻就是家人 臧永芝回乡创业不忘助村民致富

济宁晚报 2018-01-23 10:45 大字

本报记者张昭晖通讯员马海滨

她曾是一位“北漂”,在外打工创业20年,取得巨大成绩。其中,一段用时三年省吃俭用偿还债务的经历被传为佳话。2013年,回乡创业的臧永芝创办了绿鑫春生态庄园,并肩负社会责任,帮助周边村民致富,让不少村民过上“老有所依,幼有所养”的生活。谈及自己的事业,臧永芝说,她的动力就是尽最大能力给身边的人带来幸福。

臧永芝在生活上帮助乡邻

同渡难关,夫妻终迎事业成功

上世纪90年代初,臧永芝和丈夫在济宁邹城市石墙镇的集市上开了一家儿童服装店,小日子过得也算红红火火。一次到北京进货的机会,让她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我也要来这里生活!”

1993年底,臧永芝关掉了服装店,和丈夫一起当起了北漂。起初,臧永芝在一家酒店做收银员,之后凭着在打工生涯中积累的经验和人脉,两口子做起了酒店食品配送生意。因夫妻二人诚实守信、服务周到,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客户积累到数十家酒店。

然而,正当生意做得蒸蒸日上时,一个巨大的灾难降临了。他们的一个大客户在年底结算时竟然人去楼空,为了给那家酒店及时供应菜品,他们垫付了近30万元的货款,而这些钱都是问亲戚、邻居、朋友借的。在消沉了几天后,臧永芝鼓励丈夫重新振作起来:“我们来自圣人之乡,老辈里就有诚信立业的传统。别人可以坑我们,但咱绝不能坑别人。”于是他们下定决心,不还清债务绝不离开北京。

之后的三年时间里,臧永芝与丈夫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几乎没正经吃过一顿饭,一天到晚大都靠方便面、咸菜、馒头和老家带去的煎饼度日。不管春夏秋冬,酷暑严寒,臧永芝和丈夫每天坚持从凌晨四点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靠着一辆平板车,穿梭在北京大大小小的农贸市场。由于他们的菜品质新鲜,价格便宜,渐渐赢得越来越多的回头客。臧永芝看着账本上一笔笔划掉的债务,信心也越来越大,最终还掉了全部的债务。而他们的这段经历也被传为一段佳话,勤劳让她赢得了口碑和市场,走向了更大的成功。

回乡创业,带乡亲同上致富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越发强烈,旅游休闲业快速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方法,已越来越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一种集有机种植、休闲观光、旅游度假等为一体的生态综合体,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和追捧。

2013年的一天,“北漂”多年的臧永芝回到家乡邹城市石墙镇,投资1000万元创办了山东绿鑫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家利用当地优质资源的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运作,利用天然生态环境出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健康食品,开发休闲旅游观光项目。“绿鑫春”成立四年来,吸纳和培养周边村庄劳动力300余人,为村民创收500余万元。此外,臧永芝和她的“绿鑫春”每年都支持两所当地小学2万至3万元的助学金,资助贫困家庭、贫寒学子5万至10万元,每个月至少都要举办一次公益爱心活动。

谈及回乡创业的原因,她表示自己本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回乡创业是一个梦想,也是一种永远难释的乡土情怀。“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一个人丢在家里,孩子的童年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关爱。只有回乡创业,才能留住这些劳动力,让更多孩子享受到父母的关爱,还孩子一个温暖的童年。”臧永芝说。

关爱员工,她是合格的大家长

2016年,一部关注留守儿童、倡导社会大爱的影片《回暖》,在第四届温哥华华语电影节“红枫叶”奖评选中斩获组委会奖,又入围中国国际青年电影展风尚奖。这部影片女主角的原型就是臧永芝,再现的就是她感恩社会、回报家乡的动人事迹。

在“绿鑫春”员工们的心目中,臧永芝不仅是董事长,更是一个大家长和知心大姐。目前,有几十名员工都是她在创业初期从老家带出去的,一同征战商场多年,转战多地,如今又一同回乡创业,一同造福一方。作为大家长,臧永芝最关心大家的生活和学习,她本人则身体力行,坚持自学,先后考上了清华MBA工商管理研修班、北京大学EMBA创新金融班、私募(PE)班。在平时,只要有学习的机会,她再忙也一定不会放过。谈起对员工与农户的支持,臧永芝说她非常感动,自己将会尽最大的努力为他们带来幸福的人生。

新闻推荐

发展要有高质量 新旧动能转换挑大梁 2018 现代化经济体系崭露头角

本报记者万德龙今年,报告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放在全年重点六个方面工作的首位。满载新旧动能转化红包的快递包裹将陆续发出,全市三大产业的工作者请查收。农村工作者请查收!乡...

邹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邹城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