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坚持创新引领,打造独具一格“济宁特色”

济宁日报 2017-12-28 10:18 大字

全面落实深化改革各项措施,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破解发展瓶颈,加快实现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水利制度体系,保障水安全。

河长上岗,打好管水治水“组合拳”。全面实行河长制,全市乡级以上管理的539条河道、312座水库及南四湖都有了河长,共落实市县乡村四级河长6187名。狠抓河长制相关规章制度建设,率先在山东省出台河长制工作问责办法,从制度上明确了“问谁责、谁来问、问什么、怎么问”等问责操作实践。创新性开展党员爱心护河行动,大力推进河湖问题排查、专项实施方案编制、“清河行动”等基础性工作,共整治违法建筑与违法活动5802处,安装河长公示牌3820处,编制223条河湖“一河一策”方案和117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湖管理和保护范围划界方案,南四湖非法采砂实现“清零”。

改革水价,下好全省试点“先手棋”。水权水市场交易改革试点顺利通过省评估验收。开创性提出农业水权“三权四机制”的工作内容,开展泗河、尼山水库水资源确权登记,探索出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的基本路径;开展再生水确权交易探索,明确济宁市南水北调截蓄导用蓄水区水资源经营权,目前已向济三电厂供水,实现了水资源的科学高效利用,也为蓄水区实现良好管理提供了保障。启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成邹城市、兖州区、金乡县、鱼台县试点县任务56.72万亩,进一步明晰工程水权、农业水权、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发展节水农业收到明显成效。

明确主体,构建工程管护“新格局”。邹城市、曲阜市小型水库管理改革试点明确水库管理主体和管护责任,落实管护人员和经费,明晰工程产权,建立人员考核、巡视检查与险情上报、维修养护等管理制度,初步构建起“专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标准化考核”的小型水库管护新格局。金乡县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工作,以全面推广“河长制”为核心,落实以镇、街道为管护责任主体,以市场运作为主要手段的管护新模式。日常保洁实行专业化管理,建立较为完善的法规制度、执法保障和监督考核体系。

深化放管服,铺设便民利企“高速路”。认真执行“三集中三到位”制度,积极开展审批事项合并、下放、消减工作,公布简政放权“五张清单”,将原有13项许可服务事项缩减为9项,在压减审批事项的同时最大限度提高行政效能,对涉及水利许可服务的所有事项,公开承诺办结时限。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加强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监管,有效促进审批事项的规范服务。

新闻推荐

议邹鲁文明传承,树文化自信 40个文化名城的百余代表齐聚邹城,共谋邹鲁文化发展大计

在第四届邹鲁文化城市论坛上,发布《邹鲁文化丛书》(全卷)。23日,来自福建、浙江、海南等11省40个邹鲁文化城市的百余名代表齐聚邹城,参加以2017邹鲁文化城市座谈会。现场,与会代表们共议邹鲁文化...

邹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邹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