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邹城市供电公司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村民灌溉也用上了“可靠电”

齐鲁晚报 2017-12-09 16:22 大字

本报济宁12月7日讯(记者贾凌煜通讯员朱璐)“浇地用电通到井口,享受到和城里一样的高可靠性用电待遇。”日前,邹城市的农民正感受着机井通电给他们带来的新变化。今年以来,邹城市供电公司通过新建、升级线路,解决了129个中心村的用电项目和217个机井通电项目,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这几天,邹城市峄山镇大故村村民刘井元再也不用为小麦封冻水的灌溉问题发愁了。“电通到了机井口,免去了拖拉机带发电机抽水灌溉的麻烦,以及发电机电压低、出水量少的尴尬。”刘井元介绍,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后,他包下了大故村凫峄路北面100多亩地,种植核桃、土豆、辣椒等时令蔬菜、水果。“一年四季都需要浇地,以前用发电机抽水,100多亩地浇一遍得五六天,光浇地每亩地的成本就在40元。”他说,如今,用上了“机井通”动力电,两天就能全部浇完,每亩地浇水的费用只需要10元钱。

在邹城市大束镇二沟村村民陈峰家中,干净亮堂的房屋内,电视机、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陈峰介绍,以前村里只有1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线路老化、供电半径长,家里电压很低。家用电器根本没法用,线路跳闸时有发生。今年中心村改造后,供电公司新上了4台200千伏安变压器,又更换了1台500千伏安变压器,重新改造了供电线路、新装了电表箱,供电可靠性能大大提升。

“中心村”和“机井”通电工程是邹城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去年以来,邹城市供电公司累计投资1.98亿元,新建升级中低压线路300条,完善45个村变电设施,完成129个中心村项目和217个机井通电项目,解决146个村灌溉用电问题。

新闻推荐

中心店镇三大引擎加快产业发展

本报邹城讯(通讯员蒋慧潘玉军门超孙静李真)今年以来,中心店镇紧紧围绕“三创两抓一提升”发展思路,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突出智能化和信息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和升级改造...

邹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