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甘心为群众“跑腿”50载记邹城市石墙镇大石三村报账员刘朝斌

济宁日报 2017-12-05 09:08 大字

本报通讯员郑微王磊史延龙

刘朝斌,邹城市石墙镇大石三村人,自1967年以来历任村党支部委员、村委委员、报账员。他50年如一日,骑着那辆带着岁月痕迹的自行车,坚持为群众跑腿,为群众服务,“有事找老刘”渐渐成为了村里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从一个毛头小伙子,干到了两鬓斑白的老人。他曾连续八届当选镇人大代表,先后获得镇“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人大代表”等荣誉称号。

他曾说:“我就是为群众跑腿的,为群众服务的,只要群众满意,就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肯定。”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他以共产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为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贡献,塑造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典型。

坚定信心树立党员形象

刘朝斌在工作中积极认真负责,对党忠诚、言行一致,服从组织分配,严格要求自己,真正起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刘朝斌树立了共产党人乐为群众跑腿,甘为群众奉献的榜样,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注重实干,务求实效,他坚信群众的事无小事,低保办理、残疾救助、宅基地纠纷、婆媳矛盾调处,家长里短全参与,不厌其烦做工作,掏心掏肺讲道理,营造了和谐团结的党群关系。50年来,他以一份诚心与坚守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使他的名字深深印在了群众心里,是群众心里的智者、家人,他用一颗共产党员的赤诚之心诠释了新时期农村党员干部应有的情怀。

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

民生代办工作刚开始,有的群众不理解怎么回事,甚至有抵触情绪。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刘朝斌把坐在办公室“守株待兔”式办理,变成了深入群众“投石问路”式办理。他作为民生代办员,坚持每天值班坐班,早晚入户走访,收集民生代办信息和需求,积极协助办理,一年来共代办民生事项1260余件,收集社情民意320余条,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28条,树立了共产党人先锋形象。为了群众的事,他从来不怕“跑腿”。在民生代办工作中,每月为群众做事不少于10件,全年综合累积不下600余件,其中主要包括:计划生育、外出务工证明、新农保、合作医疗、大病救助、困难救助、低保、残疾人、孤儿救助、走访慰问、老年人银行卡领取以及电费缴纳等工作。

村民王玉启,从小在外漂泊几十年,家里人都认为失踪了。可就在不久前,60多岁的他突然回到家中,不仅身体多病,而且还带回了一个同样体弱多病的妻子。回家后的王玉启一无所有,不仅无住房,而且无责任田、无固定收入,生活十分困难。刘朝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先是积极向镇里相关部门申报办理了低保证,随后又办理了合作医疗证、社会养老保险。当刘朝斌把相关证件交到王玉启老两口手中的时候,夫妻二人抓住老刘的手,眼含热泪地说:“老刘,你真是俺的救命恩人……”

村民王云来改嫁到大石三村,由于户口未迁到村里,女儿王丽丽也未能一同入户,随着时间的流逝,王丽丽现已长大成人。务工、出嫁都要户口和身份证,刘朝斌得知情况后,立即和户籍部门联系,前后往城里跑了五六次,终于补齐了相关手续,为王丽丽办理了入户手续,并办理了二代身份证,彻底解决了一家人的大难题。村民吴兴连的妻子李洪珂患有精神疾病,后又得了乳腺癌,先后花去医药费10万元,家庭非常贫困。刘朝斌得知后,主动到家中看望,及时帮助他办理了大病救助,申请了6000元的大病救助金。

扎根基层服务村民群众

1967年5月,刘朝斌放弃村民办教师的岗位,义无返顾地回到村里从事会计工作,一干就50年。他认真落实村级事务管理“六规范”制度,狠抓财务规范管理。坚持每月召开民主理财会,增加工作透明度,重大村务征求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村级村务清清楚楚,向村民交了一本半个世纪的明白账。在报账员工作中,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不乱花一分钱,爱护集体的一草一木,协助村“两委”做好各项工作,改善了村办公设施,新建了高标准的群众服务中心和百姓大舞台,提高了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做到“多看、多听、多问、多想、多干、多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良好品质。

“每一项工作都是一份事业,关键在于你是抱着哪种心态去做。”这是刘朝斌工作的座右铭,体现了他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他用实际行动为共产党员和民生代办员的优秀品行做了最好的诠释。50年如一日的坚守,靠的就是共产党员的为民信念,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新闻推荐

这里,老年生活乐悠悠

本报记者王雁南本报通讯员杨威9月28日,邹城市12349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启动运营,这一平台不仅有效解决了老年人物质、文化、医疗、家政服务等方面的需求,还使养老服务业真正进入“智能化”时代。近...

邹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邹城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