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圆桌派 大家话儒学

济南日报 2017-09-21 10:18 大字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论题1:礼乐文明与当代社会的价值重构郭齐勇:礼中的行为规范

就是文明的习惯作为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的郭齐勇认为,儒家的礼起源于习俗,是社会生活的规范、规矩,包括冠、婚、丧、祭、朝、聘、乡、射等等,每一种都有其具体的含义。礼乐文化是孕育儒家的土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在这基础上重构了礼乐文明,提升了其内在价值,使其理想化、系统化。礼之中有不少行为规范其实就是文明的一个习惯,在今天仍然有价值。比如说吃饭的时候不要发出“咤咤”声,不要专挑一样好东西吃,不要侧耳偷听别人说话,站立要正、坐姿要雅等,这都是礼。

董平:礼是多元生活秩序

的制度综合来自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的董平认为,当前,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国文化之主体精神的回归,重建价值世界已经到了迫切的地步。“礼”作为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制度,主要用来处置四个层面的基本问题——政治管理秩序、人伦理法秩序、社会公共生活的交往关系及其法则、处置日常生活中与那些“看不见的”交往对象之间的关系。“礼”实际上就是一个关于多元生活秩序的制度综合。

丁鼎:礼对学校教育

和社会教化意义重大来自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丁鼎认为,《礼记·大学》开宗明义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校训皆借用(或节用)于此。《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西安理工大学直接以这段话作为校训,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山东师范大学“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等皆源于此。可见,《大学》、《中庸》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万德龙报道)论题2: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代路径杨朝明:中华文明可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来自孔子研究院的杨朝明认为,早在孔子以前数千年的“三代之明王”时期,中华文明就已经为人类确认了坐标。孔子倡导“天下为公”,是希望天下的人都按照“社会人”的要求修养自身,而不是只考虑一己之私。如安乐哲先生所说,儒家讲求的正是“角色伦理”,这就是儒家的“正名”主张。中华“先哲”、“先王”站在人类发展的中心点,思考“人心”与“道心”的关系,为人类谋福祉,系统而完备。如果更多走近中国早期文明,看到它的高度,了解它的深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就有洋溢的动力。

吴光:文化自信本质就是道德自信来自浙江社会科学院的吴光认为,文化自信就是对本民族文德教化、人文精神传统和道义力量的信仰与践行。文化自信的本质是道德自信。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贡献了以“仁”为根本之道、以“义礼智信忠廉和敬”为常用大德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和“以人为本,以德为体,以和为贵”的道德人文精神。(苏茜茜报道)

论题3:儒学与乡村建设廖晓义:儒家文化在基

层——乐和家园来自洙泗书院的廖晓义认为,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乃至全球治理的基石。乐和家园作为一个以党委政府为主导、以村民居民为主体、以传统文化为主脉、以社工服务为助力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是用儒家文化创新现代治理的基层实践。乐和呈现出来的是五个系统:个群相和的社会共同体、义利相和的经济共同体、身心相和的生命共同体、心脑相和的文化共同体、物我相和的生态共同体。

曾凡朝:乡村儒学应扎

根乡村社会什么是乡村儒学?借用颜炳罡先生的说法,乡村儒学即儒学的乡村形态。它既是传统乡村儒学的延续,又是新的历史时期应对人类问题对儒学的新发展。乡村儒学本色是扎根于乡村社会,切合于民众生活,贯穿于民众的伦理实践。乡村儒学最基本的特质是“大众化、草根化、世俗化、生活化、实践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儒学也可称为“大众儒学、草根儒学、世俗儒学、生活儒学、实践儒学”。

高胜:新乡贤助推乡村

治理现代化如今,在邹城市唐村镇,“新乡贤”被定义为党委政府眼中的“明白人”,村干部倚重的“德高望”,老百姓心里的“自己人”。他们引导干部群众回到乡贤的精神原点——孟子,从《孟子》一书中汲取精神资源,创建“邹鲁乡贤馆”,把邹鲁乡贤“请回来”;创立“唐村乡贤大讲堂”,说乡贤道乡贤,让干部群众“零距离”亲近乡贤;创编“唐村镇乡贤三字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教育群众;筹建“唐村镇乡贤书院”、“乡贤大道”,用“笨功夫”往深处扎根。

(万德龙报道)

论题4:少儿读经利弊得失之检讨柯小刚:反思野蛮读经,调整读经方法来自同济大学的教授柯小刚在谈及少儿读经时提到,读经的意义自不待言,功德无量,但如何读经却值得思考。“儒学”并不是一套现成的僵化体系,而是一种动态的朝向历史经验和未来可能性开放的生命学问。“当代社会”也不是一种僵固的结构形态,而是充满可能性和可塑性的“生成之物”。因此,当代社会的儒学教育应该是一种日新其德的“儒学”与充满可塑性的“当代社会”之间的建设。

段炎平:让孩子幸福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来自曲阜国学院的段炎平说,教育最终是以人为本的,是以学生为本的,而让孩子成功与幸福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传统教育在学校中不能只是口号,同学们要在老师示范指导下努力去践行行为规范,进而做得更好!

(苏茜茜报道)制图/张亚伟

董平

郭齐勇

丁鼎

杨朝明

吴光

段炎平

柯小刚

高胜

曾凡朝

廖晓义

新闻推荐

买理财到兴业

现金管理钱包,现金宝1号,每日可申赎,3.9%;第35期N款(新客),184天,5万起,5.2%;私行客户专属教师节特别款,91天,100万起,5.05%(300万,5.15%);第35期A款,35天,5万起,4.9%(30万,5.0%);稳盈2M,2个月,5万起,4.9%-5...

邹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邹城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