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风鹏正举育英才开拓进取谱华章——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邹城市实验中学建校二十周年巡礼

济宁日报 2017-09-06 11:23 大字

本报通讯员屈庆伟二十载栉风沐雨,乘着教育深化改革的春风,1997年7月,在儒风浩荡的孟子故里,一所现代化的国办高级中学——邹城市实验中学拔地而起!

二十年春华秋实,邹城市实验中学以其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学校管理、扎实的校风学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瞩目的辉煌业绩。

学校连年被两市教育局评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和高中艺体教学工作先进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山东省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校、山东省创新教育实验基地、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全国环境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开拓进取育人兴邦

建校伊始,学校领导团队站在新的起点上,牢记“责任重于泰山,质量就是生命,形象重于生命”的立校誓言,践行“战略决定方向,思路决定出路,结构决定功能,过程决定结果”的现代管理理念,按照“理性思考问题,主动干好工作”的要求和“实施精细化管理,让一切秩序井然”的管理目标,坚持“要做就做最好,要干必须一流”的工作标准,大力实施科研兴校和人才强校战略,带领全体教职工团结拼搏,负重前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使学校迅速步入山东省知名规范化高中的行列。

建校第一年,她就以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管理、文明的校风、优异的成绩让全市教育界刮目相看;建校第二年,就被济宁市教育局评为规范化学校,并成为邹城广大初中毕业生心向往之的学校;建校第三年,又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也是在这一年,首届高考旗开得胜,本科升学人数高居济宁市同类学校第一。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在高歌猛进、好评如潮的二十年蓬勃发展过程中,邹城市实验中学还创造了邹城高中教育史上的许多第一:第一个建校三年就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的高中;第一个建起艺体馆,组建艺体特长班,承办济宁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的学校;第一个文化科和艺体升学双冠军学校;第一个长年聘请外籍教师的学校;第一个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创办校报、校刊的学校;第一个组织优秀学生进行北大、清华励志行的学校;第一个绿化面积占校园总面积超过40%的学校……

在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上,学校紧紧抓住三个环节,即精细“立法”,让事事有章可循;精细“执法”,使人人照章行事;精细“督法”,实行逐级检查考核。在管理标准上,学校提出“要做就做最好,要干必须一流”,“就是扫地也要扫出个全国第一”的努力方向。在管理原则和方法上,坚持教育在先、教管结合,有面有点、点面结合,刚柔相济、惠威相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有布置、有检查,抓反复、反复抓,有效地实现了学校管理的井然有序。

目前,学校占地180亩,建筑面积近6万余平方米,教职工336人,其中专任教师314人,在校生3655人,教学班68个,已成为全市百姓心目中有口皆碑的品牌学校和学子向往的优质高中。

就道于斯弘道由兹

教育,关乎世道人心。其神圣使命即雕塑人的生命,培植人的灵魂。学校始终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把学生的成长发展和人生幸福放在第一位,应当是过程幸福、前途光明的教育,是培养真正高尚人的教育。雕塑,需要精工出细活;培植,需要精心与呵护。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永葆教育情怀。

优秀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更关注社会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今天,更关注学生的明天;不仅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和博学,更有高山仰止的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用自己广阔的教育视野,和对理想、事业的执着追求,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去感染每一位学生,点燃每一份激情,促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幸福和成功。为此,学校以“名师工程”为总抓手,强根固本,为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突出思想引领。以“养浩然之气,做博学之人”的校训精神为基点,号召每一位教职工遵循教育规律,“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实实在在地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努力做到“立师志、扬师风,做有良知的教育者”,“提师能、激创新,做最受欢迎的老师”,吃苦耐劳,兢兢业业,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

二是突出活动促进。学校坚持每天“一课一研”,每周教学研讨,每学期教学竞赛,每学年师德演讲,坚持新分教师上汇报课,青年教师上达标课,骨干教师上展示课;坚持结对帮扶,名师带动,倡导高效课堂,形成教育教学特色,大力促进普通教师向优秀教师转变,优秀教师向名师转变,涌现出一大批省市级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和杏坛名师。2014年,学校成功承办山东省历史优质课和语文优质课两项省级教学评比活动,并速抓良机,在全校开展了“优质课优在何处”的讨论、竞课、评比专题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队伍教学理论、实践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是突出制度保障。学校通过建立各种有效机制,多方鼓励教师主动发展。先后制定并完善《教师考核办法》《优秀教师评选方案》《名师评选方案》《师德标兵评选方案》等制度办法,明确标准,科学量化,极力引导教师争做“五型”(学习型、实干型、科研型、专家型、奉献型)、“五感”(有方向感、有责任感、有约束感、有幸福感、有成就感)教师。

四是突出科研提升。学校坚持理念先导,每年均为教师配备经典教育教学书籍,浓厚科研氛围,让教师始终抓好业务学习。坚持选派骨干教师“走出去”,先后赴华东师大、北京师大、南京师大、浙江大学、潍坊一中、淄博一中、衡水中学、合肥一中、九江一中等名校交流学习,不断开拓教师的视野。坚持开展“高考专家进校园”等“请进来”活动,每年邀请各学科命题组、阅卷组组长或成员为教师作针对性、诊断性讲座,不断提高教师的境界。坚持自学反思,要求教师向书本学,向名师学,每天学一点,每周摘一点,每月写一点,每期总结一点,通过撰写读书笔记和教学反思的形式,切实把学习变成习惯,转化成方法和能力。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不断总结完善,学校乘势而为,推陈出新,逐渐打磨出符合新课改要求的“五环四维”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明德至善成风化人

教育的根本任务即立德树人,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学校在坚持教学中心地位的同时,突出“德育为首”,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使命,坚持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激发学生学习成长乐趣,提高精神文化素养,教真育爱,传善授信,全面发展,成人成才。

具体德育目标是:一是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讲责任、明事理、懂规范、善思考、勤学习、重实践、会合作、有毅力、能创新”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二是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心胸宽广、乐观豁达、进取向上”的品质;有“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责任心和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逐步使学生的“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获得和谐发展。三是美德养成。培养学生“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家庭讲孝道、社会讲公德”的美德,努力成为现代文明情操与道德行为一致的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为此,学校一是大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通过教师例会、班主任培训等形式,不断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是通过建章立制,不断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拓宽德育渠道,改进德育方法,构建德育体系。

三是着力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督促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

四是大力丰富校园活动,积极搭建寓教于乐的德育平台。在坚持开展好每日“班级文化宣讲”、每周“国旗下讲话”、每月“班级文化墙及板报评比”、每年“校园文化节”“运动会”等活动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礼仪演讲比赛”“邹越感恩演讲”“孟子思想演讲比赛”“汉字听写大赛”“唐诗宋词吟诵比赛”“校园好声音”“最美朗读者”“励志远足”“十八岁成人仪式”“爱心助学”等活动,印制《安全教育》《礼仪常识》《孟子研读》《走近科学》《国学选萃》等校本教材,对学生开展礼仪教育,培养行为美德;实施感恩教育,培育仁孝精神;进行经典诵读,浸润书香灵气。同时设立“道德大讲堂”,大力实施“四德工程”,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教育”,邀请法制专家进行法制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是坚持不断优化校园人文环境,积极赋予校园环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及育人功效,从而达到“每面墙壁都说话”、“一草一木都育人”的环境育人效果。一是“生态环境”的建设。经过科学规划和近二十年的发展,目前学校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草地如茵,一园一景,确保了学生学习环境优美、身心愉悦舒畅。二是“人文环境”的建设。学校坚持以孟子思想为校园文化的核心,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橱窗宣传栏、班级文化墙和板报的基础上,通过立石、立牌的形式,对楼体、草坪、操场、园圃等进行文化主题命名,通过张贴名人名言、宣传画的形式,对办公室、走廊、墙壁、台阶进行文化主题设计,以及在学校主楼大厅和会议室壁挂《实验中学赋》等形式,大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和文化氛围。学校建成体育文化墙和以《劝学经》为主要内容的文化长廊,激发了广大学子励志学习、奋发有为的精神。学校还辟出一至五楼专区,专门进行人文宣传教育。一楼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倡导实干,摒弃空谈,呼吁学生要有雄心壮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伟大复兴而努力。二楼以校训“养浩然之气,做博学之人”为主题,通过对校训的阐释,对孟子、屈原等历史先哲的事迹介绍,倡树学生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引导学生深悟“天降大任”的责任意识。三楼以“治学、明智”为主题,通过对荀子《劝学》的解读,对顾炎武治学手不释卷、孙康映雪读书等故事介绍,号召学生刻苦学习,持之以恒,志存高远,淡泊明志。四楼以“修身、厚德”为主题,选录《礼记》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名段,号召学生以修身为始,以平天下为志,终生做到人生十德,即仁、义、礼、智、孝、和、节、信、勇、忠。五楼以“立世、平天下”为主题,意在告诫广大学生在治学明智、厚德修身的基础上,要百尺竿头、层楼更上,要有更大的抱负,人生要为一件大事而来,这也正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思。三是文化设施建设。学校在坚持开放图书馆、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的基础上,先后建成孟子讲堂、校史馆、孟子文化墙、文化长廊、名人雕塑等文化设施。进入学校大门之后,南面是孟子文化墙及孔子、屈原等中国名人雕塑,北面是西式文化长廊及爱因斯坦、牛顿等外国名人雕塑。南北两面遥相呼应,东西文化交互合璧,中外先哲伟人的智慧和光辉时时刻刻激励着广大学生,泛舟学海,攀登书山,“养浩然之气,做博学之人”。

通过以上措施,最终形成了学校“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强大育人合力。

春华秋实风鹏正举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学校一年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跨越,经过二十年的艰苦努力,如今已是桃李芬芳,馨满天下。2000年第一届毕业的孙昂,当年考入山东大学,后又考上清华大学研究生,再后又考上美国纽约大学的博士,如今是美国俄勒冈州蓝十字会首席数据科学家;冯国营,当年考入西南交通大学,现任电子科技大学学生管理科科长;2001年毕业的朱小桂,当年考入吉林大学,现在吉林省委组织部;曹磊,当年考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如今是《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客户端运营室副主编;许开銮,当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现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05研究所;2002年毕业的赵永刚,当年考入贵州大学,如今是贵州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教授;胡长安,当年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在安徽省公安厅;陈伟,当年考入山东大学,现在中科院金属所;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戚鲁媛,现在法国科学院;刘计峰,在德国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王春燕,在澳大利亚的澳新国际传媒集团任节目主持人;孙来芝,在中科院;付文清,在清华大学;朱光明,在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郭存举,在《经济日报》社总编室等等。2009年,时在西安交大深造的我校毕业生刘地,在回母校看望恩师的时候,曾经兴奋而骄傲地说,有8位我校毕业生同时在西安交大上学,从同一个普通高中考出这么多的名牌,极为罕见。

学校教学成果丰硕,特长教育也日益亮点凸显,累计为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高等学府输送艺体人才3000多人,成为学校的一大办学特色。2006届毕业生李伟萍,在全国第二届水上运动会上,勇夺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单桨冠军。2007届毕业生张海坤,在12届全运会上摘得男子1500米金牌,目前已是国家队的主力。还有清华美院的张枭、任修坤,中央美院的屈臣旭、殷鸣,中央戏剧学院的冯宝冈,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林格林卡音乐学院的研究生陈兵,济宁电视台编导、主持吴楠,记者仲志维,邹城电视台播音主持徐凡等等。每年的国庆、元旦,学校艺术团均举行汇报演出,给全校师生送上精彩的节目和高水平的书画展览。同时,学校还多次承办、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文艺汇演和社区演出,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广大市民的广泛赞誉。

2015年1月,在邹城市人民政府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举行的社会满意度调查中,学校取得了全市高中第一的社会认可度和满意度。同年8月,邹城市教育局委托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举办了“家长评议学校”活动,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师德师风建设、关心爱护学生、学校收费、校园安全、学校环境和教学设施六个方面随机拨打电话抽查,邹城市实验中学再居全市各高中之首。

学校办学精益求精,品牌效应日益彰显,不仅吸引了省内外众多教育同行来校学习交流,还吸引了英国、瑞典和日本等国家的教育代表团来校参观考察。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柳斌有感于学校的办学成就,欣然提笔,写下了“开拓进取,育人兴邦”的题词,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万生也挥毫寄语“以德育人,科研兴校”。后记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实验人已经用责任、勤奋和智慧创造了今天的辉煌,但我们深知,成功只存在于昨天的记忆里或对明天的追求中,今天的成功也只是朝前迈进的新起点。

接两千年儒风养浩然之气,创风气之始;承百家之鸣做博学之人,发名校新声。目前,邹城市实验中学在上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支持下,以“德育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为思路,以构建“人文校园、书香校园、数字化校园、绿色校园”为着力点,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构建和谐校园,成就幸福人生,建设齐鲁名校,传承人类文明;办成一所让师生共同成长、学生永远感念的书香学府”为愿景,全体师生正以蓬勃向上的朝气、敢为人先的锐气、时不我待的大气、朝夕必争的勇气、创优争先的豪气,践实革新,继往开来,向着国家级示范高中迈进!我们坚信,敢想敢为的实验人在未来的征途上一定会书写更新更美的杏坛华章,一定会给关心她发展的人们一个又一个惊喜!

新闻推荐

集聚新动能焕发新活力——济宁市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农业发展新动能纪实

■本报记者王粲本报通讯员郑伟张欣今年上半年,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10.5亿元、增长4.3%,其中,农业增加值达到141亿元、增长4%;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

邹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邹城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