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上升到79.1岁

济宁晚报 2021-09-17 08:10 大字

9月15日,“庆祝建党百年·巡礼健康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济宁专场在济南举行。记者在发布会中了解到,近年来,济宁市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在创新实施“先看病、后付费”“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等系列亮点举措的基础上,接续实施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条件、服务质量、管理能力显著提升。据了解,2020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上升到79.1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4.32/10万、2.13‰和3.14‰,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疫情转入常态化防控以来,济宁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扎紧境外来人、疫情重点地区来人、进口冷链食品、核酸“应检尽检”等“四个口袋”。积极稳妥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截至9月14日,济宁市累计报告接种疫苗1259.9万剂次,累计接种647.3万人,其中612.1万人完成全程接种。

同时,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市执业(助理)医师数、护士数、总床位数分别比2015年增长32.2%、37%和23.2%。重点专科建设取得新突破,建成6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59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6个省级精品特色专科,总体数量居全省“第一方阵”。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7家县级医院达到三级水平。加大高层次人才招引,建成“名医工作室”39个,市民不出市就能享受到国内顶级医疗专家服务。

此外,济宁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39家公立医院全部启动综合改革,运行质量显著提升。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济宁市建成医联体62个,被确定为国家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市。探索深化医改“三医联动”,以鱼台县为试点,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行医保基金、人事薪酬等“八统一”,取得“两升两降”(县域内就诊率同比上升、县域外同比下降,县域内医保支出同比上升、县域外同比下降)的明显效果。其他县市区均选取一家公立医院与一至两家乡镇卫生院,试点推进“四不变”“六统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家庭医生全人群签约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签约率均居全省前列。(本报记者刘伟栋)

新闻推荐

国网鱼台县供电公司 关于长期不用电客户的销户公告

鱼台县城区范围内拆迁(建设路以南,北大桥以北,湖凌二路与湖凌三路之间;鱼新一路妇幼保健院、工商局、和平村、税务东院);以上区...

鱼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鱼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