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下插秧 龙虾作伴 这样的鱼米之乡怎叫人不爱

济宁晚报 2020-07-14 07:41 大字

本报记者万德龙

通讯员缪学振

一条条产业项目的流水线,一个个硕果累累的果蔬大棚,一座座干净整洁的美丽庭院,一片片绿色“五统一”稻米基地,一张张甜美幸福的笑脸……盛夏时节,鱼台大地处处呈现出百姓生活幸福、乡村美丽宜居、产业有序发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做强稻米产业今年在9个镇街建设148处标准化绿色稻米生产基地

盛夏时节,走进清河镇亿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绿色稻米生产基地,一台台高速插秧机马达轰鸣,一行行整齐的秧苗覆盖稻田。“我们今年一共投入了22台插秧机,每天能够完成1000余亩的插秧任务,6月底前,我们就能全部完成合作社5千多亩‘五统一’绿色稻米插秧任务。”鱼台县清河镇亿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坤说。

鱼台县为做优做强稻米产业,继续实施绿色水稻发展战略,2020年在9个镇街建设148处标准化绿色稻米生产基地,面积达12万亩,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管理、统一订单收购、统一品牌销售。该县财政还专门拿出3720万元扶持资金,免费给予生产基地每亩稻种5公斤,每亩育苗、插秧补助260元,农户不用花一分钱就能种上金粳818和津稻263两个优质水稻品种。同时,县农业农村局成立4个绿色稻米产业技术指导小组,24小时跟踪技术服务。

鱼台县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坚持“做优做响‘五统一’绿色稻米产业,做精做强毛木耳产业,做大做活龙虾产业,做深做美杞柳产业”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思路,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鱼台力量。

●储备村级后备干部每村约十名、每镇街上百名、全县三千余名

在罗屯镇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海军的带领下,走入茂盛谷物合作社的蔬果大棚,合作社负责人闫玉萍正和社员鹿小敏查看绿宝甜瓜和贝贝南瓜的长势和成熟情况。

刘海军紧紧抓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时机,积极转变种植模式,流转32亩土地种植甜瓜,投资60余万元建设高标准恒温日光棚,种植反季节香椿,同时试种珍惜菌类大球盖菇、羊肚菌,采用间作套种、大棚种植新模式,以点带面,发展菌类新品种特色产业。有了产业做支撑,村民的经济收入也有了保障。“去年我们实现销售收入30万元,给群众分红后增加村集体年收入5万余元,下一步,我们将辐射带动周边村种植蔬果和菌类,创新销售渠道,趟出一条独具刘庄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刘海军信心满满地说。

鱼台县不断深化村级组织“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培养成党建专员、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把党建专员、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培养成村主职干部,形成了“每村约十名、每镇街上百名、全县三千余名”的村级后备干部储备规模。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旧坑塘变纳凉好去处

走进鱼台县谷亭街道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李庄村,一处美丽的湿地公园映入记者眼帘,从公园里的黄色木栈道上远远望去,处处是风景:清澈的水塘里,芦苇荡漾,睡莲含苞待放;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喷泉相映成趣,宛若一幅美丽的油画。

“以前这里是一个废弃的坑塘,现在经过改造变成了池塘,种上了荷花,建起了广场、大舞台、喷泉,还安装了体育器材等健身娱乐设施。旧坑塘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成了大伙儿的消暑纳凉的好去处。”李庄村村党支部书记李明义说。

今年以来,该县成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专班,不断创新机制,督导村容村貌、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及农民良好生活习惯等,并实现县域范围内城乡环卫“一把扫帚”扫到底、全覆盖。

新闻推荐

鱼台县滨湖街道 观赏泥鳅有“钱”景

本报鱼台讯(通讯员随燕寒)初夏的午后,凉风习习,在鱼台县滨湖街道大李庄村东边的池塘里,一条条泥鳅慵懒闲适地游荡在水中,不时泛...

鱼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鱼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