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孝贤文化润人心

济宁日报 2020-05-14 07:06 大字

本报通讯员杨森童

鱼台县实验中学学生姚思琪,自小和残疾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用稚嫩的双肩扛起了家庭的重担,被评为“济宁市新时代好少年”“2019年度感动鱼台·十大孝贤人物”。她的感人事迹传遍鱼台大街小巷,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仅两天时间里,姚思琪就收到近万元的捐助。同样被评为“十大孝贤人物”的爱心企业家、鱼台县王鲁镇丰谷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宝启,不顾企业年终的繁忙,来到姚思琪家中,为她送去1000元善款和4袋米面、两桶食用油,叮嘱她好好学习,在学业上、生活中遇到困难可随时联系他。这是鱼台县弘扬孝贤文化、德润人间真情的一个缩影。

“身边的好人最能影响我们的思想和生活,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学会珍爱身边每一个人!”鱼台县滨湖孝贤公馆居民宋双双的言语中饱含着对孝贤人物和道德模范的敬重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鱼台广大干部群众以先进典型人物为榜样,积极投身到“四德”工程建设中来,参加爱、诚、孝、仁“四德”之星评选活动,争当先进典型。该县建立公民道德档案,在广大村居、企业、学校、机关最显眼的地方都设立了“善行义举四德榜”,村居覆盖率达到100%,上榜人数占人口总数的58.5%以上。一个个鲜活的“四德”故事、孝贤人物涤荡着人们的心灵;密密麻麻的名字和数字,记录着子女对老人的一份份孝心。

自孝贤人物评选活动开展以来,鱼台县已有300多个村建立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四德”宣传“文化墙”2万余米、宣传栏780余个,发放“四德”建设明白纸15万份,编印《文明礼仪教育读本》《孝贤故事》《孝看常李寨人》等“四德”工程和孝贤文化读本2万余册;全县打造“孝贤文化一条街”52条,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392个,举办典型人物专题报告会30余场次,激励着更多人加入好人行列。通过开展“四德”之星评选和“孝贤文化进校园”等5大类28项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培树了老砦镇、唐马镇、王鲁镇闫庙村、鱼台县教体局、鱼台县税务局和鱼台县第一中学等80多个示范镇村、机关、企业及学校。

这些孝贤人物中,有几十年如一日精心侍奉年逾百岁、身患重病婆婆康复的“好儿媳”、唐马镇王堂村74岁村民张凤英;有20多年来足迹踏遍全镇各个角落的水利“活地图”、唐马镇水利站技术员王心堂;有用山东大汉的钢铁柔情诠释了夫妻大爱、人间真情的“好丈夫”、滨湖街道观鱼西苑居民张鹏……一个个身影虽然平凡普通,却书写着与众不同的厚重人生。

在先模人物的感召下,鱼台人成为“四德”的践行者,凡人善举纷纷涌现:“中国好人”曾现平、“全国书香之家”鉴兆飞、“山东好人”刘国星、“济宁好人”李小刚、景来记……全县涌现出各类典型1000余名,其中2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0人入选“山东好人榜”,省市县三级“道德模范”96名、省市县“榜上有名”先模人物及提名奖54名,众多好人树起一座座道德坐标,引领了社会新风尚。

鱼台县还积极发挥孝贤品牌的道德引导力和影响力,在张黄镇大闵等村精心打造孝贤文化教育基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基地。县、镇、村先后投资260余万元,建成闵子祠大殿,建设孝贤文化广场,绘制了孝贤图画、标语,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宣传墙。充分利用县、镇、村已有公共场所,在90%以上的镇街、开发区、村居建设了孝贤主题公园、文化活动广场。利用电影、长篇小说、歌曲、快板、秧歌、小品、戏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创作了数字电影《真爹假娘俏媳妇》、长篇小说《闵子骞传》、大型古典戏曲《孝子闵子骞》、歌曲《闵子骞》、书法作品《孝贤故里》、美术作品《芦衣顺母》、摄影作品《“孝”逐颜开》等一批孝贤文艺精品,擦亮了“孝贤故里”“孝贤文化”品牌。

新闻推荐

鱼台 职业技能培训 助贫困人员脱贫增收

为提高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职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实现贫困家庭脱贫增收,鱼台县人社局积极开展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引导...

鱼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鱼台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