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爆棚!鱼台柳编产品畅销海外 地里长出小金条 编织村民幸福梦

济宁晚报 2020-01-07 09:32 大字

本报记者 万德龙

通讯员 乔志宇 缪学振

孔孟之乡大地上孕育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有一样来自鱼米之乡的农产品显得十分特殊,看似平凡无奇的它,当凭借手艺人精湛的工艺展现出来时,就成为了农民增收的新法宝。

2019年12月31日,首届中国·鱼台杞柳博览会在鱼台县鱼稼里广场开幕,为鱼台杞柳产业升级、乡村振兴助力。此次柳博会持续两天,以“描绘生态画卷、编织美好生活”为主题,力求打造规模大、创意新、影响广、效益佳、服务优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盛会。博览会举办期间,柳编技能大赛、杞柳产业推介、杞柳编织培训班、“大美鱼台,绿色生活”手绘百米画卷、放鱼节、“醉美鱼台,乐享生活”摄影展等10多项活动同时举办。

上世纪80年代,鱼台开始种植杞柳,经过数十载繁育,成为远近闻名的“杞柳之乡”。鱼台杞柳种植主要采取“企业+行政村”“企业+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种植面积3万余亩,从事加工农户8900余户,专业技术工人600余人,产品研发人员100余人,共计带动20000余人就业,形成了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格局。鱼台县现有杞柳深加工企业30余家,其中,具有出口资质企业10家,规模以上企业11家。产品主要以柳帘、柳篱笆、伸拉帘等园艺品为主,柳编工艺品为辅,产品款式达200余款,畅销欧盟、北美和东南亚等22个国家。企业一方面通过外贸公司签订订单进行出口,另一方面通过广交会、德国园艺品博览会,直接和客户签订订单,可实现经济总产值5亿余元。

在一家从事柳编进出口贸易的企业生产车间内,企业负责人王勇峰告诉记者,目前他们采用“企业+村+农户”订单式生产,可以在农闲时节解决数百人就业。在清河镇王台村,几位大姐正趁着上午的阳光暖和,三五成群的在自家小院里进行柳编加工。“我们是按件的,根据工艺的复杂程度定的价格也不一样,一个月平均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一位大姐告诉记者,原料和技术都是加工企业提供的,自己和姐妹们边聊天边干活,还有时间照顾老人和孩子,再也不用出远门打工了。

如今在鱼台,“政府搭台、农民唱戏”成为培育农业产业的鲜明特色。一系列节会的成功举办,将小龙虾、毛木耳、杞柳等当地优质农产品推向更大舞台。在鱼台的杞柳产业发展规划中,还将通过土地流转,建设标准化杞柳种植基地,实现杞柳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此外,通过规划建设杞柳产业园区,进一步完善杞柳工艺品展馆、杞柳园艺品展馆、杞柳研发中心、杞柳培训实践中心、杞柳旅游观光带,大力引进人才,全方位发展杞柳产业,逐步形成以杞柳种植为基础,柳编产品加工为引领,柳编文化旅游为特色的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

新闻推荐

鱼台杞柳博览会开幕

农村大众报鱼台讯(记者张超通讯员乔志宇缪学振)12月31日,首届中国鱼台杞柳博览会开幕式在鱼稼里广场举行,来自全国...

鱼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鱼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