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派乡村振兴鱼台服务队为村庄建起棉被厂 一床棉被“捂热”湾里村
村民们正在加工棉被。□ 本报记者 孟一 姜国乐
“哥几个上工了!动作都利索点,省矿产勘察队的兄弟们可都指着咱的棉被御寒呢!”12月11日天刚蒙蒙亮,鱼台县鱼城镇湾里村惠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门口就聚起了赶工的村民。虽然零下1摄氏度的气温让忙着装车的村民几乎被蒙进了蒸腾的白雾里,可大家没有任何怨言,因为这是全村第一家带有村集体股份的公司。
7点10分,载着330套被褥的大货车准时向潍坊出发了,70岁的老妈妈王英春还没来得及放下手中粘着棉花的针线就踉跄着挪步到路边,目送货车一点点远去。
“虽然种了一辈子的棉花,可棉花就只当棉花卖,没赚着几个钱。”待货车完全驶离视线,王英春一边念叨一边回到屋里,戴上老花镜和姐妹们一起席地而坐,继续套起了被子。去年9月,省派乡村振兴鱼台服务队来到村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起棉被厂。
湾里村是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祖祖辈辈大都靠种棉花为生,但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好棉花一直没有找到好的营收方式。
为帮助湾里村找到具有可行性和持久性的发展路子,服务队从村民最熟悉的棉花下手,跑遍了省内的棉花加工基地,只为把这个行业的现状摸清楚。当服务队队员们对棉被加工流程、设备技术、市场需求、销售渠道等环节了然于胸,再加上入户调研、听取民意,办棉被厂的主意越来越有谱了。
去年12月,湾里村召开村民大会,家家户户都派了代表参加,随着一只只手的举起,惠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终于在村民的期待中成立了。企业采用“村委会+公司”的模式运营,服务队划拨财政专项资金30万元,转增公司,占股51%,其他3名股东投入29万元,占股49%,实现了集体控股。
“你要说咱有啥优势?那就是棉花真、用料足,所有棉花都是咱村民自己种的,套出来的被褥不光暖和,还不用担心黑心棉之类的质量问题。”谈起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湾里村党支部书记王秀花直言,因为厂子是村集体的项目,人人都把厂里的事当自家事干,很是上心。
可好质量并不意味着广销路,尤其对新上马的乡村小型项目而言,开拓市场成了最大的难题。于是,服务队瞅准了学校和省矿产勘察队等用棉被大户,撂下面子,一家家地上门谈业务,一次不行就两次,靠着不怕吃苦的韧性,硬是给村里签来了第一批订单。
“服务队在的时候,咱们可以咬着牙硬上?可等咱们走了,厂子是不是就活不下去了?”带着这样的疑问和顾虑,服务队一边从村里寻找年轻人,手把手地教他们学习电商知识,第一时间打通网络销售渠道;另一方面揪住公司的几个大股东,想方设法把他们的生产和经营积极性调动起来。
上个月,急剧下降的气温并没有带来棉被的热销,服务队借机给公司股东敲个边鼓,摆起了“鸿门宴”。晚上收工后,省派乡村振兴鱼台服务队队长刘祥元把村里的另外3名股东请到办公室,当即撂下了一句狠话:“为啥棉被卖不出去?每个人都要找出3个理由,穿靴戴帽的不算,别人说过的不算,说不到位今天谁也甭想回家睡觉!”
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很多只想投钱营利却没琢磨过怎么经营的企业股东一下犯了难,嘴里还嘀咕着,“这个队长真不易缠。”可也是这样的一次“逼问”,让这些等着坐享其成的股东第一次绞尽脑汁地思考企业的未来发展。“必须把产品送去做质量检测,让客户了解到咱们棉被的品质”“要满足现代人对被罩、床罩的外观需求,不能再光套大花被罩了”“要做出名堂就得有叫得响的品牌……深夜11点多,大家不断分析问题、提出建议。
“服务乡村产业发展,怕的是没思路、没点子,但更怕好不容易蹚出来的路子守不住、走不实。”刘祥元告诉记者,他们目前正在村里开展有针对性的电商、营销和企业经营培训,确保项目推进后继有人。与此同时,服务队还在村里建起了电商运营中心,聘请第三方力量介入企业的网络销售环节,让棉被产业真正把湾里村捂热。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万德龙通讯员缪学振冬日的乡村格外安宁,庄稼地上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迎来了难得的清闲,享受农闲的惬意。然而,在鱼台县...
鱼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鱼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