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流程再造 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济宁市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济宁日报 2019-10-25 08:41 大字

今年以来,按照国家、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部署要求,全市政务服务系统干部职工以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深入推行审批服务便民化等有关要求,充分发挥行政审批服务局体制优势,加速推进审批服务流程再造,积极构建政务服务“一窗受理、一次办好”和行政审批“一枚印章管审批”双轮驱动改革新模式,政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

集成高效、市县同权

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是省委省政府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一次办好”改革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委编办《关于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组建市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的意见》,积极推动政务服务管理、相关部门的行政审批及有关政务服务等职责整合,今年初,市和14个县市区(功能区)全部按时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作为政府工作部门,加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牌子。坚持以划转为原则、不划转为例外,按照“应划尽划”的要求,推动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且经常发生、申请量大、有明确审批标准和程序的事项,全部集中划转。目前,市级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中,涉及市场准入、投资建设、国土规划、交通运输、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等领域的 29 个市直部门单位的148项行政许可事项、78项关联事项全部划转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集中实施,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按照新机构三定方案对审批职能进行优化整合,科学设置职能科室,分类实施行政许可事项和涉及行政审批的现场踏勘和综合验收工作。坚持以人合、心合、力合、事合为导向,有效解决了机构整合、职能融合、人员磨合等一系列过渡性问题,实现了每个人既能各司其职,又能紧密协作,做到工作上相互配合,团结成事;生活上相互关心,团结处事,全局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项工作有落实、有创新、有提升,推动“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向纵深发展。县市区平均划转140项行政许可事项、29项关联事项,实现了行政许可事项高度集成、人员大幅精简、效率大幅提高,形成全市上下贯通、运转顺畅、联动高效的运行机制。今年8月份,为解决各县市区审批服务事项划转差别较大、标准不一等问题,会同市委编办,抽调业务骨干集中办公,梳理出了县市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划转事项指导目录,明确划转事项、人员和工作时间节点等问题,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事权一致。同时,济宁市在全省最先开展了行政审批“市县同权”改革,将市级保留的 230 项行政许可事项,除上级部门委托行使的 9 项外,其余 221 项全部下放至各县市区同权办理,市县同权比例达到 96.09%,有力提升了县域“全链条”办理能力,市、县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至少75%,市级平均办理时限由9.3天缩短至4.6天。实践证明,“一枚印章管审批”打破了原职能部门“职责同构”壁垒,审批盖章不再跑“马拉松”,申请事项得到“马上办”,群众和企业办理审批时限大幅缩短,有效激发了创业者的创新创业激情。

政务服务流程再造

一窗受理、一次办好

济宁作为全省7个“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试点市之一,肩负着先行先试的使命,为此济宁市积极进行“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探索。一是对现有窗口资源进行整合,重新规划为民服务大厅,结合企业和群众办事频度,分类整合服务窗口,按照相近、相通、“一件事”的思路,整合设置成商事登记、社会事务、经贸交通、基本建设、公安服务、公用事业、惠企服务、税务综合、不动产登记、公积金服务、人设医保综合、中介超市等 12大功能区,形成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服务新格局,避免企业和群众办事在不同窗口之间来回奔波。目前,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综合窗口设置、综合窗口项目调整、审核要素固化、“全科型”工作人员培养、办公设备配置、网络运行调试“六到位”。配置了政务服务智能终端机、样表机、自助服务机等自助设备,企业和群众在自助服务区可以了解审批信息、查看办理进度、打印审批表格,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和群众需求。在市为民服务大厅开设了集成缴费中心,集成了市民日常涉及的水、电、气、公交、通讯等缴费业务,一次性满足公众的多重需要,实现“进一扇门、办多项事”。同时,为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推行“政务服务+邮寄服务”,提供免费复印打印、帮办代办、网络查询等舒心服务,配备了惠企政策一本通、民生事务一本通,为企业群众提供“打包”服务。二是群众企业紧扣办事便利快捷,以企业和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为导向,聚焦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社会事务等全力解痛点、疏堵点、破难点,激活为民服务“末梢神经”,群众和企业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办事省心、省时、省力和省钱。企业开办进入“1天时代”。全面推开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打造“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的闭环审核流程,实行关键环节管控,以分钟计时,约束银行、税务、刻章公司等政企办事时间,最大程度压缩时间。今年5月24日,任城区从事五金机电业务的陈陆军先生前往为民服务大厅办理企业开办业务。陈先生听朋友说,企业开办需要一周的时间,担心长时间排队等候,陈先生特意早早赶来,待工作人员一上班就办理。而令陈先生意想不到的是,不到4个小时的时间不仅完成了企业登记,而且整个企业开办流程全部办理完毕。目前,全市企业开办均实现了1环节、0材料和1个工作日办结,企业住所名称变更、章程备案、经营期限变更实现即时办结。三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打造了“四维联动”新机制。通过重塑内部结构和运行模式,优化业务流程,创新管理制度,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由物理集中向化学融合转变,实现集中审批向集成审批转变。研发了工程建设项目线上审批系统,通过该平台,监管人员可以通过可视化手段实时掌握审批工作进展,为济宁市解决复杂审批事项流程难调整、审批过程难管控的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抓手。统筹集中审批事项、管控关键事项节点、并联推进一般事项,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打造审批部门、监管部门、建设单位、中介机构“四维联动”新机制,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增效,企业厂房建设施工许可实现了即时办结,一般性政府投资项目、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环节分别由原来的63个、60个压缩到24个、17个,提速50%、75%。通过“减、放、并、转、调”方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平均压减30%、申报材料平均压减60%,以房地产项目全流程材料由89份精简到14份材料,办理时限至少压缩56%。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基本实现“一张蓝图”明确建设条件、“一个系统”实施统一管理、“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审批手续大大简化、用时大大缩短。鱼台县王鲁镇中心学校副校长李艳军十多年一直从事学校项目建设报批工作,对改革带来的变化感同身受,他说原来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要跑规划局、建设局、国土局多个部门,现在只需要到鱼台县政务大厅一个窗口就能办理完结,办事效率之高、便民利企服务举措之多让人惊叹不已。四是社会事务审批一次办好。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办成一件事、一次办好”为目标,统筹推进办事导向的组织重构、权限重设和流程重置,企业和群众最多跑一次、提交一次材料、不见面审批等,就可以办成一件事或者办成多件事。通过压减申请材料、优化审批流程、推行告知承诺制等措施,大幅度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如:门头牌匾和建筑标识设置(在建筑物、设施上张挂张贴宣传品)是一项高频审批事项,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积极优化审批环节,改革城市管理审批所有申请事项都要勘查现场的做法,凡是情形相对简单、窗口能够依据工作经验判定的,不再要求勘查现场,情况较为复杂、不能通过申请材料直接判定的,再要求组织现场勘查,实现大部分城市管理审批可以当场办结。由于门头牌匾审批的基本要求是只是一个字“美”,没有固定的强制标准,只有一些基本的引导性要求,为了便于群众理解掌握,设置形象美观的门头牌匾和建筑标识,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办事指南中细化了审批标准,并采集了100个符合“美”的要求的样本,给办事群众用作参考,极大方便了办事企业和群众。济宁市任城区勤学教育培训学校有限公司一直未能解决门头牌匾问题,今年4月30日,该公司负责人来到市行政组审批服务局寻求帮助,当天下午下班后工作人员就赶赴现场,与该公司负责人认真研究门头牌匾的设置方案,帮助该公司选定了门头牌匾设置的合理位置。5月6日,窗口负责同志与该公司负责人在初始设计方案基础上反复讨论修改,很快设计出美观大方、符合规定的门头牌匾,同时邀请有同样需求的大厦其他楼层的3家小微企业一起加入进来,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主动换位思考,坚持从方便企业、群众的角度出发,深化审批方式改革,山东祥宇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承担移动、联通、电信、广电公司的管线维护业务,经常申请挖掘城市道路,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收到申请后,一般当日或次日即完成现场勘查并办结,该公司负责人十分感动,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点了一个大大的“赞”。这一切变化得益于行政审批服务局新机制,推动了审批事项由物理集中向化学融合、集成服务转变,促进了政府绩效的提升;得益于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新理念,设置办事流程从部门视角变为用户视角,提高了服务对象对政府提供服务的满意度,助推政府治理能力走向现代化。

“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

政务上云、一网通办

事实证明,“互联网+政务服务”已经成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基本依托,是实现“一次办好”、“一网通办”的重要基础,是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动力。济宁市坚持用绿色发展理念和集约化治理方式,破解资源浪费难题,推进云平台建设和业务上“云”部署,为“一网通办”提供技术支撑。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需求驱动、逐步到位”的原则,以需求为导向,投资建设了政务服务云平台,既确保了工作需求,又避免了资源闲置浪费。目前,全市40多个部门单位的170个业务系统已完成上“云”部署。这些系统上“云”后,年均支付使用费、人员成本费大度降低,水、电消耗和机房建设等方面的生态环境成本也大幅降低,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坚持用开放发展理念和协同化实施方式,破解“数据烟囱”难题,推进大数据和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为“一网通办”挖掘数据动能。按照数据全归集、真共享、广应用、保安全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了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宏观经济、公共信用、电子证照六大基础信息资源库。同时,按照“上下贯通、内外打通、前后联通”的要求,对不同时期、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建设的业务系统逐步进行统一整合,目前,市级政务服务网打通了与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村农业厅、省应急管理局、省市场监管局等11个省直部门系统数据下发通道,市级“一窗受理”系统同时在市县两级上线运行,实现了不动产登记、公积金、社保办事系统、公安系统身份证信息与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推送,建成了“一网通”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了12个部门单位“百项事项”一证通办。市直部门单位482项行政许可(子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网办理,县级6498项行政许可中6480项网上可办,申请人可以通过济宁政务服务网、“济宁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济宁新闻APP等多渠道获取办事指南、咨询预约、业务申报等。今年上半年,市直部门共受理行政许可事项13332件,当期受理办结13017件,办结率97.64%;网上申报13255件,网上申报率99.42%。

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覆盖城乡、功能完善

坚持“为民服务初心”,将市县镇(街道)三级政务服务大厅全部更名为“为民服务中心”,相继出台了为民服务大厅管理规定或管理办法,对大厅建设、事项进驻、办事服务标准等提出规范要求,要求县、镇、村服务场所分别不低于20000平方米、1000平方米和50平方米,全市掀起市、县政务服务大厅改造高潮。今年初,按照“国内一流”标准建设的市级新政务大厅正式启用,逐步完善为民服务大厅软硬件设施,融入儿童友好、母婴服务、无障碍服务等理念,将市为民服务大厅建设成办事最高效、环境最温馨、群众最满意的“城市客厅”。全市14个县市区完成搬迁启用新政务服务大厅,95%的镇村完成场所提升任务。同时,按照“五统一、一加强 ”要求(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建设规模、统一进驻事项、统一网络平台、统一运行规范、加强人员队伍),规范镇村政务服务事项、服务模式和人员配备。目前,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均成立了副科级的为民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市场监管、人社、医保、公安等部门进驻的事项。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向村居延伸,全市所有的行政村全部建立了为民服务站点,下步将向镇街布设综合政务服务自助终端,与邮政、通讯、银行合作,合作推出“一件事”主题式服务,打造“代办点+自助服务终端+村干部集中服务”的为民服务新模式,打造基层“一站式”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实现百姓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变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最美一公里”,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市的四级政务服务新体系。按照“三级十同”的原则,重新梳理了审批局权责清单,在此基础上完善各有关要素,按照全省统一要求,按时完成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和上网运行工作,实现了市县行政许可事项的标准化。根据“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的要求,逐级逐项编制标准化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同时科学细化量化审批服务标准,压减自由裁量权,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初步实现裁量行为的细化、规范化以及自由裁量空间的最小化。着力打造“为您着想”一链办理服务品牌,对面广量大、人民群众创业需求较多的事项,比如“我要开幼儿园”、“我要开饭店”等,以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制定了43项“一链办理”事项,逐项编制工作规程,形成了“一链办理”事项“一套材料、一张表单、一个流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政务服务队伍建设

严管厚爱、务实担当

面对新机制、新队伍,新任务、新要求,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始终坚持新时期20字好干部标准,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服务优的政务服务团队。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开展了“一名党员一面旗”活动,每一名党员都是义务帮办代办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引领作用,做到了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和党员就在哪里发挥作用,以党建工作凝聚人心,切实将服务理念传导到每位同志,打造了“济时办”济宁政务服务品牌。狠抓业务培训学习,按照“干什么、学什么、比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考什么”的原则,科学制定培训实施方案,指导“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常态化开展,每周举办两次“政务服务大讲堂”,一月一次专家报告会,一季度一次综合考试,把每位同志都培养成审批服务行家里手。多次选派骨干业务人员走出去,先后赴济南、青岛、淄博和江苏、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参观学习、挂职锻炼,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提升能力。实施严管厚爱专项行动,建立审批制度、服务制度、帮办代办制度、投诉举报制度等16项制度,推动办事程序、办事依据、办事时限、办事结果“四公开”。对窗口单位,每月从工作纪律、业务规范、创新创优服务等方面进行分类考核,每季度评选一次“红旗窗口”“服务标兵”。开设了惠企政策兑现服务专窗,为企业提供财会法律、融资担保、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打包”服务,邹城、金乡、高新区、太白湖4个县市区实现了企业开办免费刻制公章。开发建设了回访评价系统,开通了帮办代办和“找茬”专窗,实行了首席帮办代办轮流值班制度,全程提供帮办代办、接受咨询投诉、征集意见建议。对标北京经验和上海做法,制定了优化提升政务服务20条措施,推行窗口无否决权机制,建立起干部执行力和工作实绩档案,实现了服务窗口只说“Yes”、不说“No”,窗口工作人员自觉做到“三不三要”,即:不能说这事不能办,要对群众和企业说明怎么才能办;不能说这事不归我们管,要首问负责帮着办;不能责备抱怨群众和企业申报的材料证明全不全,要为不知道怎么办的群众和企业当好代办员。同时,进一步完善错时延时服务、双休日节假日预约服务、免费复印邮寄等。今年以来市为民服务中心延时服务累计1078人次、449个小时,免费邮寄办件约2.6万件。

下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继续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制度创新、实施流程再造,以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证明事项承诺制、容缺受理制改革试点为抓手,对“办一件事”流程持续优化,实行以“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为特点的“一链”服务。推动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办事大厅深度融合,将更多的行政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纳入“网上办事大厅”,加快推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预约办”等在线政务服务创新模式,实现网上咨询、网上预约、网上办理等功能,打造“网上大型政务超市”,让群众和企业网上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打造有速度的政务服务。强化帮办代办力量,服务企业群众实行一对一、保姆式、全过程,丰富预约、错时、延时服务和双休日、节假日办理渠道,多渠道多途径提高办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打造有温度的政务服务。扎紧扎实制度“笼子”,让审批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聚光灯”下行权,在“监视器”下用权,打造有透明度的政务服务。

新闻推荐

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十条工作线” 突出问题曝光(第十一批)

根据《关于明确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十条工作线”责任分工的通知》(济气综治办函〔2019〕52号)要求,“十条工作线”各责任单位...

鱼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鱼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