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韧担当 “孝”对人生 记济宁市道德模范、鱼台县滨湖街道于屯村村民张艳梅
本报记者唐修岳
在鱼台县滨湖街道于屯村,只要提起张艳梅,街坊邻居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她虽是婆家的大儿媳,但在老人看来如亲闺女一般;她虽是小叔子的长嫂,却成了小叔子眼中的亲姐姐;善良贤惠的她,不仅为一家7口撑起了一片天,更通过不懈努力让一家人的日子和和美美,越来越有奔头。张艳梅也因此先后获评“济宁好人”“山东好人”。2019年,被授予“第七届全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走进张艳梅的家,一栋十分普通的农村老房映入眼帘,院子里晾着一件件洗过的衣服。张艳梅的家十分朴素,房屋里面灰暗陈旧,基本上没有装修,但收拾的井井有条、干净整洁,让人感觉非常舒适。堂屋右侧的墙壁上挂着张艳梅一家老小的全家福,左侧和最里面的房间摆放着两张床,那便是张艳梅一家休息的地方。然而,2012年以前张艳梅一家住的并不是现在的老房子。张艳梅小叔子由于身体不太好,生活一直靠家里补贴。到了结婚的年龄也没有房子,在当地想娶个媳妇难上加难,小叔子的婚事也就成了公婆的大心思。为了小叔子能尽快找个对象,2012年,张艳梅主动和丈夫商量,把自己住的宽敞明亮的大房子让出来,自己和丈夫、孩子则搬进了已经建造30多年的老房。“房子对于我们来说住哪里都是住,但是小叔子有了婚房那就不一样,这是关系到他一辈子的大事。”张艳梅话语很朴实,她坦言只要一家人幸福平安,做这点牺牲不算什么。
后来张艳梅有了两个孩子,不仅要为公婆和小叔子看病买药,还要保证一家人的一日三餐、接送孩子上学。“有时候忙完这些家务事,躺下休息时都到凌晨一两点钟了,很累却睡不着,就是想哭。”张艳梅说,她曾在被窝里偷偷哭过,但第二天还是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继续日复一日操劳着。
张艳梅的公公偏瘫已有14年,她坚持每天为公公按摩身体,耐心帮公公换洗衣服,擦脸、洗手、剪指甲,总是让公公保持干净舒爽。担心老人家食欲不振,张艳梅常做些蛋羹、豆浆、米粥等易嚼、易消化又有营养的食物,耐心伺候公公进食。在张艳梅的精心照顾下,老人脸色十分红润,精神头也很足。“这么多年,俺老两口吃穿都是艳梅照应着,俺家这个儿媳妇,比亲闺女还要亲。”谈起张艳梅,婆婆王秀荣赞不绝口。
为了能在照顾家人的同时更好地赚钱,2014年,张艳梅和丈夫一起筹集资金,创办了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了联合收割机和耙地机,开展农业生产机械作业。“孩子一天天长大,日子正在一天天变好,有了这个专业合作社,我和丈夫干劲更足啦。”张艳梅说,对于未来,她很有信心,日子一定会在一家人的努力之下越来越有奔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苏茜茜通讯员李艳日前,市残联紧紧围绕“康复健身、共享残运、喜迎新中国70华诞”活动主题,在市残疾人康复就业中心...
鱼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鱼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