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白纱罩顶,蛙鸣此起彼伏 鱼台农民引进“稻蛙共作”模式

农村大众报 2019-07-16 14:03 大字

农村大众报鱼台讯(通讯员谢劼)近年来,鱼台县大力发展“稻虾共作”效果显著。稻田出产的有机稻米香甜软糯,小龙虾个大筋道,可以说是打响了鱼台稻虾品牌。在鱼台县老砦镇,也有一处“共作”田,不过它却不是“稻虾共作”,而是“稻蛙共作”。

傍晚时分,走进李宗峰的承包田,白茫茫的纱网映入眼帘,一眼望不到边,蛙鸣此起彼伏,一浪盖过一浪,置身其中感受田园风光,让人陶醉不已。老李见到笔者十分高兴,和笔者交谈起来。“这片地有30亩,我从年初开始承包过来,现在已经全部利用起来了。”通过交谈得知,老李承包后合理规划,挖上环沟,下置管道用于排灌水,再分成小块,每一块都围上防逃逸网,再在上面覆盖上防鸟网,这样一块基础的“稻蛙共作”田就改造完成了。

说起“稻蛙共作”,老李给我们讲起了缘由。2018年,老李偶然看到了青蛙养殖的信息,通过联系青蛙养殖协会,加上去南方各地考察,整整一年时间的学习让老李积累下了经验,觉得可以一试。在湖北的一处青蛙养殖基地,老李发现了“蹊跷”,这地里种的不是和老家一样的水稻吗?就这样,学习青蛙养殖的同时,老李也把“稻蛙共作”经验带回了老砦镇。

“稻蛙共作”没有想的那么简单。蛙苗也就是蝌蚪要先放入孵化生长,等蝌蚪变成青蛙不需要太多的水时才能排水插秧。因为青蛙密集所以只能手插秧苗,其实非常费力气。水稻需要排灌的水也不能直接使用,而是要经过太阳照射,否则不利于青蛙的成长,甚至导致其死亡。“稻蛙共作”这么麻烦自然有非常多的好处,首先就是不用担心水稻的病虫害,长出来的虫子基本上都被青蛙吃光了;其次水稻还有利于青蛙生长,为其提供一些食料并且遮阳庇荫,提高成活率;最后,长出的青蛙肯定要比只喂饲料的好吃,稻米因为没有施肥打药也是绝对的生态有机。

“我对‘稻蛙共作\’充满了信心,9月份青蛙就可以销售,水稻10月底也可以收割,基本处于同一时间,不耽误明年蛙苗培育和新稻的种植。关键是经济效益好,蛙肉鲜美,稻米香甜,都能卖上好价格。”

新闻推荐

乡村课堂学技能

今年以来,济宁市人社部门立足各地产业特色,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引导各地根据产业特色创新培训内容,着力提升农村劳动力技...

鱼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鱼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